【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多晶硅薄膜制备
技术介绍
目前制备多晶硅薄膜的方法主要要有: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固相晶化法(SPC)、准分子激光诱导晶化法(ELA)、快速热退火晶化法(RTA)等。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制备多晶硅成膜致密、均匀,而且能大面积生产,但是用这种方法制备时,所需的多晶硅薄膜所生成的颗粒较小,造成薄膜晶界多,缺陷多,影响后续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固相晶化法(SPC)虽然工艺设备简单,但是对基板材料的选择限制较大,不太适合在玻璃衬底上制作,而且即便在其他可耐高温的基底材料上,淀积多晶硅薄膜也有受所需温度太高、耗时过高、耗能大,成本过高的因素制约。准分子激光晶化法(ELA),首先是用不同能量密度的激光束,照射非晶硅表面,使得非晶硅加热熔化,液态非晶硅冷却时发生晶化。故要求激光能量密度适中,而当激光能量密度小于晶化阈值能量密度时,非晶硅不发生晶化,而太高时,由于未能形成重结晶的固液界面,薄膜内的液化区温度比熔点高得多,冷却速度过快 ,直接导致多晶硅发生非晶化或微晶化。况且激光诱导晶化法设备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在对于要求经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法刻蚀两步法铝诱导非晶硅晶化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过程和步骤:1)玻璃衬底的清洗:首先,使用曲拉通,即聚氧乙烯?8?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溶液,清洗玻璃衬底的表面污垢,然后将该衬底分别依次放在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波清洗15分钟,并用氮气吹干;2)非晶硅薄膜的形成: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上述衬底上沉积一层非晶硅薄膜,薄膜厚度300?500?nm,沉积时衬底的温度为250?℃,使用的气源为99.999%的硅烷和氢气,控制气体辉光放电的气压为50?200?Pa,射频电压为13.56?MHz;3)二氧化硅薄膜的形成:将生长好的非晶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法刻蚀两步法铝诱导非晶硅晶化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过程和步骤: 1)玻璃衬底的清洗:首先,使用曲拉通,即聚氧乙烯-8-辛基苯基醚TritonX-1OO溶液,清洗玻璃衬底的表面污垢,然后将该衬底分别依次放在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波清洗15分钟,并用氮气吹干; 2)非晶硅薄膜的形成: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上述衬底上沉积一层非晶硅薄膜,薄膜厚度300-500 nm,沉积时衬底的温度为250 V,使用的气源为99.999%的硅烷和氢气,控制气体辉光放电的气压为50-200 Pa,射频电压为13.56 MHz ; 3)二氧化硅薄膜的形成:将生长好的非晶硅薄膜样品放在氧气室中,在20-200 °〇下氧化0.5 -72小时,形成一层1-20 nm的二氧化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隽,史伟民,廖阳,李季戎,王国华,周平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