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226460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7-152413号公报中公开了制造车轮用滚动轴承装置(所谓的车轮用轮毂单元)的方法。在日本特开2009-226460号公报所公开的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的制造方法中,车轮用滚动轴承装置的轴部件被依次实施多个工序的热锻而逐步朝锻造最终成型品成型,进而在冷却后实施冷加工。此外,实施冷加工的位置是将内圈凿密于车轮用滚动轴承装置的轴部件的凿密部,冷加工是凿密加工。此外,在日本特开2007-152413号公报所公开的构成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的滚道圈部件的制造方法中,车轮用滚动轴承装置的轴部件通过多个工序的冷锻而逐步成型。并且,作为冷锻的模具,使用具备浮动模的特殊的模具。在日本特开2009-226460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车轮用滚动轴承装置的轴部件的锻造最终成型品通过热锻而成型,与通过冷锻而成型的情况相比,在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方面恶劣。尺寸精度恶劣的理由是在热锻中当冷却时热集中于较厚的部分,容易产生挠曲。此外,表面粗糙度恶劣的理由是当将原材料加热至相变点以上的温度时在表面产生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用滚动轴承装置的轴部件的制造方法,该车轮用滚动轴承装置的轴部件沿轴向同轴配置有嵌合轴部、凸缘部以及轴部,所述嵌合轴部呈圆筒形状且具备沿轴向开口的凹部,所述凸缘部呈圆板形状或者放射形状且与轴向正交,所述轴部呈圆柱形状且在外周面形成有内圈滚道面,所述车轮用滚动轴承装置的轴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工序:加热工序,将钢材加热到该钢材的相变点温度以上的温度亦即热温度;热锻工序,使用中间成型品用模具对所述热温度的钢材进行成型,使之成为具有所述钢材的形状与锻造的最终形状亦即锻造最终成型品的形状的中间的形状的锻造中间成型品;以及冷锻工序,使用最终成型品用模具对所述锻造中间 ...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0 JP 2012-0100031.一种车轮用滚动轴承装置的轴部件的制造方法,该车轮用滚动轴承装置的轴部件沿轴向同轴配置有嵌合轴部、凸缘部以及轴部,所述嵌合轴部呈圆筒形状且具备沿轴向开口的凹部,所述凸缘部呈圆板形状或者放射形状且与轴向正交,所述轴部呈圆柱形状且在外周面形成有内圈滚道面, 所述车轮用滚动轴承装置的轴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工序: 加热工序,将钢材加热到该钢材的相变点温度以上的温度亦即热温度; 热锻工序,使用中间成型品用模具对所述热温度的钢材进行成型,使之成为具有所述钢材的形状与锻造的最终形状亦即锻造最终成型品的形状的中间的形状的锻造中间成型品;以及 冷锻工序,使用最终成型品用模具对所述锻造中间成型品进行冷锻,由此将所述嵌合轴部、所述凸缘部和所述轴部的形状成型为所述锻造最终成型品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滚动轴承装置的轴部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