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杂交瘤细胞株1H2、其产生的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赭曲霉毒素包括7种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是由多种生长在粮食(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大米和黍类等)、花生、蔬菜(豆类)等农作物上的曲霉和青霉产生的。其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毒性最大,在霉变谷物、饲料等中最常见。OTA主要经胃肠道吸收,在人体血液中半衰期长达840h,有很强的肝毒性和肾毒性,是引起巴尔干肾炎的主要原因,除此,其还具有致畸和致癌作用,与上尿路肿瘤发生率的增加密切相关。鉴于OTA的肾脏毒性、肝脏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畸性,其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2B类可疑人类致癌物。且OTA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因此OTA污染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为此,很多组织都对食品及饲料中的OTA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定,如欧盟规定谷类等食品中OTA最高浓度为5y g/kg,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委员会暂定人每日对OTA最大耐受量为0.17ng/(kg.d)。而我国又属于小农户分散型的种植模式,因此鉴于OTA的广泛发生性,加强对食品及农产品中OTA的检测尤其是快速检测 ...
【技术保护点】
杂交瘤细胞株1H2,其特征在于:它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C201329。
【技术特征摘要】
1.杂交瘤细胞株1H2,其特征在于:它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0.C201329。2.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它由保藏编号为CCTCCN0.C201329的杂交瘤细胞株1H2分泌产生。3.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在赭曲霉毒素A含量测定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I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1H2注射预先用福氏不完全佐剂处理过的BALB/c小鼠,收集该小鼠的腹水,纯化即得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纯化方法为辛酸-硫酸铵法,具体步骤为:用双层滤纸过滤小鼠腹水,4°C,12000r/min离心15min以上,吸取上清,将所得腹水上清与4倍体积的醋酸盐缓冲液混合,搅拌下缓慢加入正辛酸,每毫升腹水所需的正辛酸体积为30 35 μ L,室温混合30 60min,4°C静置2h以上,然后4°C,12000r/min离心30min以上,弃沉淀,将得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武,李鑫,张奇,何婷,丁小霞,张文,李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