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9908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检测与食品安全领域,涉及一种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测定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固相萃取小柱进行纯化,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进行检测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检测限不足的缺陷,通过摸索最佳固相萃取纯化条件、最佳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和最佳荧光检测条件而提供的一种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测定方法。所述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固相萃取、赭曲霉毒素A标准溶液的配制、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根据得到的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经验证,本方法快速有效,精密度高,检出限为0.01ng/mL,定量限为0.03ng/mL,误差约为2%,回收率在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测与食品安全领域。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测定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固相萃取小柱进行纯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联用进行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真菌的次级有毒代谢产物—真菌毒素(Mycotoxins)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s,OTs)是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之一。尤其是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以其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危害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1993年国际癌症机构(IARC)将其确定为ⅡB类致癌物。1969年在玉米中首次检出了赭曲霉毒素A,之后不断从各种植物性、动物性材料中检出赭曲霉毒素A。一直以来,粮食和动物产品被认为是人类摄入OTA的主要来源,1996年,Zimmerli首次在葡萄酒和葡萄汁中检测到OTA。随后大量的研究证明了葡萄酒中OTA的存在。事实上,目前,葡萄酒已经成为继谷类之后,人类摄取OTA的第二大来源。目前,欧盟委员会(EU)规定、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推荐的葡萄酒中OTA的最大限量均为2.0μg/kg。在传统的旧世界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测定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固相萃取:a1.固相萃取小柱纯化:用10mL甲醇、10mL水依次活化固相萃取柱小柱;a2.将待测的葡萄酒样注入固相萃取小柱;a3.使用淋洗液进行淋洗,淋洗后使用真空泵抽干固相萃取小柱;a4.再使用洗脱液进行洗脱,真空泵抽干固相萃取小柱,收集洗脱后的溶液,并使用甲醇将溶液定容在2mL的容量瓶中,得到样品溶液,过0.45μm聚四氟乙烯过滤膜之后转移至棕色高效液相色谱进样小瓶;b.赭曲霉毒素A标准溶液的配制:b1.精确称取1mg纯度为色谱纯的赭曲霉毒素A标准品,用甲醇定容在10mL棕色容量瓶中,‑20℃冰箱保存;b2.用甲醇稀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固相萃取:a1.固相萃取小柱纯化:用10mL甲醇、10mL水依次活化固相萃取柱小柱;a2.将待测的葡萄酒样注入固相萃取小柱;a3.使用淋洗液进行淋洗,淋洗后使用真空泵抽干固相萃取小柱;a4.再使用洗脱液进行洗脱,真空泵抽干固相萃取小柱,收集洗脱后的溶液,并使用甲醇将溶液定容在2mL的容量瓶中,得到样品溶液,过0.45μm聚四氟乙烯过滤膜之后转移至棕色高效液相色谱进样小瓶;b.赭曲霉毒素A标准溶液的配制:b1.精确称取1mg纯度为色谱纯的赭曲霉毒素A标准品,用甲醇定容在10mL棕色容量瓶中,-20℃冰箱保存;b2.用甲醇稀释,分别配制0.5ng/mL、1.0ng/mL、5.0ng/mL、10ng/mL、25ng/mL、50ng/mL、75ng/mL和100ng/mL的赭曲霉毒素A标准溶液,过0.45μm聚四氟乙烯过滤膜后转移至棕色高效液相色谱进样小瓶;c.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对上述步骤a、b中得到的样品溶液和赭曲霉毒素A标准溶液分别进行检测;d.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得到赭曲霉毒素A标准溶液的峰面积,并根据赭曲霉毒素A标准溶液的不同浓度与峰面积的对应关系,得到赭曲霉毒素A的标准曲线;e.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得到样品溶液中赭曲霉毒素A的峰面积,根据步骤d中得到的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吉宬孙翔宇牛玉雪游义琳黄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