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灯的配光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用于合适地控制车辆左右成对配置的灯的配光的低成本的配光控制装置。所述配光控制装置包括对车辆(CAR)的前方区域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CAM)和配光控制单元,所述配光控制单元根据由该摄像装置(CAM)拍摄的图像,检测在车辆的前方区域存在的前方车辆,根据检测到的前方车辆的位置,使成对的灯(LHL、RHL)的一方的灯(RHL)的V-LoL的配光变化,摄像装置(CAM)配设在车辆(CAR)的左右方向的靠近一方的灯(V-LoL)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灯的配光控制装置技术区域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汽车等车辆的前方区域进行照明的灯的配光控制装置,特别涉及检测在自身车辆前方存在的车辆、合适地控制配光的配光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对于在自身车辆前方存在的先行车或对向车等的前方车辆,防止晃眼,且更明亮地照明自身车辆的前方区域,提出过控制自身车辆的前照灯的配光的技术。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以下技术:检测自身车辆的前方的车辆位置,根据检测到的车辆位置,进行将附加配光图案添加到前照灯的近光配光的一部分的配光控制,即,进行将附加配光图案添加到不存在前方车辆的区域的配光控制,由此,不会对该前方车辆产生晃眼,且照明自身车辆的前方区域的广阔区域。又,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以下技术:在前照灯的远光灯内安装发光元件和摄像元件,由該摄像元件检测在自身车辆的前方区域存在的前方车辆,通过配光控制,以便照亮除去检测到的前方车辆的区域,防止对前方车辆产生的晃眼,且对自身车辆的前方区域的广阔区域进行照明。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0-95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60379号公报在专利文献I中,将可以在近光配光上添加附加配光图案的前照灯分别配置在车辆的左右,但这样的具备用于添加附加配光图案的构造的前照灯因其构造复杂,价格昂贵。又,如专利文献2那样,将摄像元件内置于灯体内的灯,为了确保配设摄像元件的空间,使得灯大型化且价格昂贵。因此,在将专利文献I或2中记载的灯适用于汽车的前照灯配置在该汽车左右时,存在 使前照灯整体大型化且前照灯整体成本变得极为昂贵的问题。还有,用于控制这样的前照灯配光的配光控制机构也必须分别控制左右二个前照灯的配光的结构,包含配光控制机构的前照灯整体或配光控制装置都成为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设有左右成对配置灯的车辆中,能低成本地实现既能防止对于前方车辆产生晃眼又能照亮自身车辆的广阔区域的车辆用灯的配光控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的配光控制装置,具有车辆左右成对配设的灯,使上述成对灯的照明光重叠得到所需要的配光,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控制装置包括:摄像装置,对车辆的前方区域进行摄像;以及配光控制单元,根据用该摄像装置摄像的图像,检测在该前方区域存在的前方车辆,根据检测到的前方车辆的位置,使得上述成对灯的一方灯的配光变化;上述摄像装置配设在上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上述一方的灯侧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较好的是,摄像装置的摄像光轴相对一方的灯的光轴,在车辆左右方向,配设在同一位置或附近位置。例如,摄像装置配设在接近一方的灯的位置,或配设在车辆上部的一方的灯侧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一方的灯作为可变配光型灯构成,通过配光控制单元使得配光图案变化。例如,作为能进行将相当于远光配光的附加配光图案重叠到近光配光的配光控制的可变配光型灯构成。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各灯的照明光重叠以得到所需要配光的左右成对灯中,只有一方的灯用可变配光型灯构成,通过对这一方灯的配光,特别是两灯的配光没有重叠的区域的配光进行控制,可以控制车辆的配光。因此,与左右两侧都配设可变配光型灯,对两侧灯进行配光控制的结构相比较,可以使灯整体的结构简略化,实现低成本化。还有,通过将用于检测在车辆的前方区域存在的前方车辆的摄像装置的光轴配设在车辆左右方向一方的灯侧的位置,最好是配设在与一方的灯的光轴相同的位置或附近位置,降低摄像装置和灯间产生的视差,能以高精度进行对于前方车辆的合适的配光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将实施形态I的汽车的正面图和右前照灯的一部分截断的正面图。图2是表示沿着图1的I1-1I线的放大截面图和配光控制装置的块(block)结构图。图3是表示左右的近光灯的概念构成的模式立体图。图4是没有检测到前方车辆时的配光图和可变遮蔽件(shade)的状态图。图5是检测到对向车时的配光图和可变遮蔽件的状态图。图6是在直线前进方向检测到先行车时的配光图和可变遮蔽件的状态图。图7是在左前侧区域检测到先行车时的配光图和可变遮蔽件的状态图。图8是说明摄像装置和灯的视差的图。图9是实施形态2的汽车的正面图。图10是实施形态2的变形例的汽车的正面图。符号说明如下:CAR —汽车LHL,RHL—前照灯Hi —远光灯Lo —近光灯V-LoL—可变近光灯CL 一最外端标识灯SI S3 —分割遮蔽件PLo —近光配光图案Al A3 —附加配光图案I —灯壳体2 —投射型灯3 一遮蔽件驱动装置11 一灯体12 一前面罩21 —光源22 —反射镜23 一照射透镜24R-可变遮蔽件,24L-遮蔽件100 —灯 ECU101 —点灯开关102 一配光控制开关110—配光控制部120—前方车辆检测部130 一遮蔽件控制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实施形态I]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是将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车的前照灯的配光控制装置的实施形态I的汽车的正面图,在汽车CAR的前部左右配设右前照灯RHL和左前照灯LHL。左前照灯LHL作为在一个灯壳体内安装最外端标识灯CL、以近光配光进行照明的近光灯LoL、以及以远光配光进行照明的远光灯HiL的灯构成。右前照灯RHL如图1中放大的局部截断正面图所示,在一个灯壳体内安装最外端标识灯CL、可变近光灯V-LoL、以及远光灯HiL。該可变近光灯V-LoL详细后述,作为可以将相当于远光的附加配光图案重叠到近光配光上的灯构成。由于分别设在上述左右各前照灯LHL、RHL的最外端标识灯CL和远光灯HiL,以及设在左前照灯LHL的近光灯LoL采用以往提供的一般结构的灯,在此省略详细说明。设在上述右前照灯RHL的可变近光灯V-LoL被称为所谓ADB (Adaptive Driving Beam,自适应驱动光束),在近光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的上侧区域局部附加重叠相当于远光配光的配光图案,若换一种看法,也可以说将远光配光的配光图案的局部遮住,上述可变近光灯V-LoL是能实行这种配光控制的灯。又,在该实施形态I中,在上述右前照灯RHL的灯壳体内安装用于对自身车辆的前方区域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CAM。上述右前照灯RHL如图2中沿着图1的I1-1I线的放大截面构造所示,具有由灯体11和透明的前面罩12构成的灯壳体1,在該灯壳体I内配设图中未示的上述最外端标识灯CL以及远光灯HiL,同时还配设上述可变近光灯V-LoL和摄像装置CAM,尤其,該摄像装置CAM配置于可变近光灯V-LoL的正上方位置。即,可变近光灯V-LoL的照明光轴Lx和摄像装置CAM的摄像光轴Cx配置在同一垂直面上或大致相同的垂直面上。上述可变近光灯V-LoL是由包括将旋转椭圆设为基体的反射镜22、配设于該反射镜22的第I焦点位置的光源21、将后侧焦点配置于上述反射镜22的第2焦点位置的照射透镜23、以及对从上述光源21射出经反射镜22反射的光的一部分进行遮光的可变遮蔽件24R的投射型灯2构成。上述光源21使用白炽灯泡或放电灯泡,或者是LED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可变遮蔽件24R如后所述由多个分割遮蔽件构成,在此,由沿水平方向分割成三的三个分割遮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灯的配光控制装置,具有车辆左右成对配设的灯,使上述成对灯的照明光重叠得到所需要的配光,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控制装置包括:摄像装置,对车辆的前方区域进行摄像;以及配光控制单元,根据用该摄像装置摄像的图像,检测在该前方区域存在的前方车辆,根据检测到的前方车辆的位置,使得上述成对灯的一方灯的配光变化;上述摄像装置配设在上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上述一方的灯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19 JP 2012-0089501.一种车辆用灯的配光控制装置,具有车辆左右成对配设的灯,使上述成对灯的照明光重叠得到所需要的配光,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光控制装置包括: 摄像装置,对车辆的前方区域进行摄像;以及 配光控制单元,根据用该摄像装置摄像的图像,检测在该前方区域存在的前方车辆,根据检测到的前方车辆的位置,使得上述成对灯的一方灯的配光变化; 上述摄像装置配设在上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上述一方的灯侧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车辆用灯的配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多良直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