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端面铣削上压头装置,具体的说是用于压紧钢板两边端面,减少钢板铣削时的震动的,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造船、造桥工业的快速发展,用于拼板焊接的板材加工也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这一变化越发凸显出现阶段我国板材加工设备的相对滞后,特别在厚板材针对拼板焊接前,为了满足发展需求,既要提高边沿多种形状的加工精度,又要提高加工效率。如何提高板材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已成为造船、造桥行业一道必须克服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作出以前,普遍采用的是单油缸单压点将钢板压紧,油缸相对主机固定。这种设置存在钢板输送不平稳、检修困难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钢板端面铣削上压头装置,采用单油缸多压点结构,且整个压头装置相对主机能够方便打开,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使用方便,成本低。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钢板端面铣削上压头装置包括前底座、后底座、压轮座和主机架,前底座和后底座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压轮座位于前底座内,其特征是:前底座上端固定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下端连接压轮座,压轮座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多个滚轮机构。主机架和后底座一侧通过上铰接机构和下铰接机构连接,上铰接机构位于下铰接机构正上方。主机架和后底座另一侧通过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连接,上连接机构位于下连接机构正上方。进一步的,油缸的活塞杆和压轮座通过第一圆螺母锁紧。进一步的,滚轮机构包括固定在压轮座上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滚轮。进一步的,压轮座上设有挡板,挡板位于滚轮机构侧面。进一步的,上铰接机构包括固定在主机架上的第一转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板端面铣削上压头装置,包括前底座(1)、后底座(2)、压轮座(3)和主机架(4),前底座(1)和后底座(2)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压轮座(3)位于前底座(1)内,其特征是:前底座(1)上端固定油缸(5),油缸(5)的活塞杆下端连接压轮座(3),压轮座(3)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多个滚轮机构(17);主机架(4)和后底座(2)一侧通过上铰接机构(10)和下铰接机构(11)连接,上铰接机构(10)位于下铰接机构(11)正上方;主机架(4)和后底座(2)另一侧通过上连接机构(22)和下连接机构(23)连接,上连接机构(22)位于下连接机构(23)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端面铣削上压头装置,包括前底座(I)、后底座(2)、压轮座(3)和主机架(4),前底座(I)和后底座(2)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压轮座(3)位于前底座(I)内,其特征是:前底座(I)上端固定油缸(5),油缸(5)的活塞杆下端连接压轮座(3),压轮座(3)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多个滚轮机构(17);主机架(4)和后底座(2) —侧通过上铰接机构(10)和下铰接机构(11)连接,上铰接机构(10 )位于下铰接机构(11)正上方;主机架(4 )和后底座(2)另一侧通过上连接机构(22)和下连接机构(23)连接,上连接机构(22)位于下连接机构(23)正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端面铣削上压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油缸(5)的活塞杆和压轮座(3)通过第一圆螺母(6)锁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端面铣削上压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滚轮机构(17)包括固定在压轮座(3 )上的第二转轴(20 ),第二转轴(20 )上通过第二轴承(19 )连接滚轮(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端面铣削上压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轮座(3)上设有挡板(21),挡板(21)位于滚轮机构(17 )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端面铣削上压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铰接机构(10)包括固定在主机架(4 )上的第一转轴支座(12 )和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信保,杨念记,孙志明,陆松茂,周敏铨,薛静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