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型风冷辊道可升降型尾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559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3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厂线材生产线风冷辊道尾段设备,为解决摩根型风冷辊道尾段高度方向调整但不影响长度方向的调整问题,提供一种摩根型风冷辊道可升降型尾段结构,包括上工作台、中间底座,上工作台和中间底座为分体结构,中间底座左侧与上工作台通过摆动回转轴连接,中间底座右侧焊接丝母、并设置有与丝母配套的可作用于上部工作台的升降丝杆。当转动升降丝杆时,带有辊子的上工作台绕着摆动回转轴转动,从而实现辊子高度调整,由于只是上工作台摆动,中间底座保持水平,因此不影响电动推杆带动整体设备水平横移。此项改进结构简单,增加的零件数量少,成本底,尾段高度调整行程达110mm且使用情况良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厂线材生产线风冷辊道尾段设备的
,具体是一种摩根型风冷辊道可升降型尾段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传统的摩根型风冷辊道尾段上工作台和中间底座是由螺栓固定的一体结构,利用电动推杆将工作台和中间底座横移从而实现尾段的横移,因此它只能满足长度方向的调整,不能满足高度方向的调整。它的高度方向的固定使线材在进入集卷筒时不能满足要求,即根据产品规格不同,高度不同的调整要求。随着线材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种类逐渐增加,线材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摩根风冷辊道尾段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摩根型风冷辊道尾段高度方向调整,但不影响长度方向的调整问题,提供了一种摩根型风冷辊道可升降型尾段结构。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摩根型风冷辊道可升降型尾段结构,包括上工作台、中间底座,上工作台和中间底座为分体结构,中间底座左侧与上工作台通过摆动回转轴连接,中间底座右侧焊接丝母、并设置有与丝母配套的可作用于上部工作台的升降丝杆。本技术的摩根型风冷辊道可升降型尾段与现有技术相比:中间底座左侧与上工作台通过摆动回转轴连接,中间底座右侧焊接丝母、并设置与丝母配套的可作用于上部工作台的升降丝杆。当转动丝杆时,带有辊子的上工作台绕着摆动回转轴上下转动,从而实现辊子高度调整,调整行程达IlOmm;因只是上工作台摆动,中间底座保持水平,下底座固定不动,所以不影响电动推杆带动整体设备水平横移。此项改进结构简单,需要增加零件数量少,成本底,适应了尾段高度调整行程达IIOmm的要求,且使用情况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摩根型风冷辊道尾段结构,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图中:1_上工作台;2_中间底座;3_摆动回转轴;4-丝母;5_升降丝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摩根型风冷辊道可升降型尾段结构,包括上工作台1、中间底座2,上工作台I和中间底座2为分体结构,中间底座2左侧与上工作台I通过摆动回转轴3连接,中间底座2右侧焊接丝母4、并设置有与丝母4配套的可作用于上部工作台I的升降丝杆5。当转动升降丝杆时,带有辊子的上工作台绕着摆动回转轴上下转动,实现了高度的调整;中间底座保持水平,下底座固定不动,从而在不影响电动推杆带动整体设备水平横移下实现辊子高度调整,调整行程可达110mm。此项改进只增加了摆动回转轴和升降丝杆,增加的零件数量少且结构简单,成本底。权利要求1.一种摩根型风冷辊道可升降型尾段,包括上工作台(I)、中间底座(2),其特征在于:上工作台(I)和中间底座(2)为分体结构,中间底座(2)左侧与上工作台(I)通过摆动回转轴(3)连接,中间底座(2)右侧焊接丝母(4)、并设置有与丝母(4)配套的可作用于上部工作台⑴的升降丝杆(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钢厂线材生产线风冷辊道尾段设备,为解决摩根型风冷辊道尾段高度方向调整但不影响长度方向的调整问题,提供一种摩根型风冷辊道可升降型尾段结构,包括上工作台、中间底座,上工作台和中间底座为分体结构,中间底座左侧与上工作台通过摆动回转轴连接,中间底座右侧焊接丝母、并设置有与丝母配套的可作用于上部工作台的升降丝杆。当转动升降丝杆时,带有辊子的上工作台绕着摆动回转轴转动,从而实现辊子高度调整,由于只是上工作台摆动,中间底座保持水平,因此不影响电动推杆带动整体设备水平横移。此项改进结构简单,增加的零件数量少,成本底,尾段高度调整行程达110mm且使用情况良好。文档编号B21B45/02GK203044540SQ20122071921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赵艳红, 贾增耀, 高晋芳, 田宏星, 毛金刚 申请人: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根型风冷辊道可升降型尾段,包括上工作台(1)、中间底座(2),其特征在于:上工作台(1)和中间底座(2)为分体结构,中间底座(2)左侧与上工作台(1)通过摆动回转轴(3)连接,中间底座(2)右侧焊接丝母(4)、并设置有与丝母(4)配套的可作用于上部工作台(1)的升降丝杆(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红贾增耀高晋芳田宏星毛金刚
申请(专利权)人:太重煤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