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6744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21:11
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车架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纵向底梁,纵向底梁的左侧沿前后方向设有左桁架,纵向底梁的右侧沿前后方向设有右桁架,纵向底梁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分别通过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拉杆与左桁架的下部和右桁架的下部相连,左桁架的前端与前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左端固定相连,右桁架的前端与前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右端固定相连,右桁架的后端与后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右端固定相连,左桁架的后端与后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左端固定相连,前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底端与纵向底梁的前部固定相连,后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底端与纵向底梁的后部固定相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强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控制简单,飞行安全、稳定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飞行汽车,由于其车体结构的设计不尽合理,传动、控制系统的结构非常复杂,导致其车体结构较大,车身较重,操作控制非常复杂,飞行的安全性不够稳定,并且难以实现迅速、稳定的垂直起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强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操作控制简单,飞行安全、稳定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纵向底梁,纵向底粱的左侧沿前后方向设有左桁架,纵向底梁的右侧沿前后方向设有右桁架,纵向底梁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分别通过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拉杆与所述左桁架的下部和右桁架的下部相连,左桁架的前端与前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左端固定相连,右桁架的前端与前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右端固定相连,右桁架的后端与后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右端固定相连,所述左桁架的后端与后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左端固定相连,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底端与所述纵向底梁的前部固定相连,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底端与纵向底梁的后部固定相连;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前端与后桁架的中部固定相连,后桁架的右端与所述右桁架的后部固定相连,后桁架的左端与所述左桁架的后部固定相连;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后端与前桁架的中部固定相连,前桁架的右端与所述右桁架的前部固定相连,前桁架的左端与所述左桁架的前部固定相连;后桁架的左侧与左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后端固定相连,后桁架的右侧与右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后端固定相连;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左端与所述左桁架的后侧固定相连,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右端与所述右桁架的后侧固定相连;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前端与中桁架的左侧固定相连,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前端与中桁架的右侧固定相连,中桁架的左端与所述左桁架的中部固定相连,中桁架的右端与所述右桁架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前桁架、所述中桁架和所述后桁架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所述左桁架前端的下方设有左前轮,左桁架后端的下方设有左后轮,所述右桁架前端的下方设有右前轮,右桁架后端的下方设有右后轮,右后轮采用右后液压马达驱动,所述左后轮采用左后液压马达驱动,左后液压马达和右后液压马达分别通过液压控制装置与液压泵相连;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的中部设有前涵道风扇,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的中部设有后涵道风扇,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的中部设有左涵道风扇,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的中部设有右涵道风扇,前涵道风扇的涵道、后涵道风扇的涵道、左涵道风扇的涵道和右涵道风扇的涵道的轴线位于竖直方向,左涵道风扇的转轴采用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驱动,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位于左涵道风扇的下方,右涵道风扇的转轴采用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驱动,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右涵道风扇的下方,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和所述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分别通过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与所述液压泵相连,所述前涵道风扇的转轴与位于其下方的前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所述后涵道风扇的转轴与位于其下方的后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后减速器的底座安装固定在所述纵向底梁的后部,所述前减速器的底座安装固定在所述纵向底梁的前部,所述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安装固定在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的中部,所述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的中部;所述纵向底梁中部的上方设有恒转速的涡轴式燃气轮机,轴式燃气轮机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动力输出轴,涡轴式燃气轮机的二个动力输出轴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涡轴式燃气轮机朝前伸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前传动轴与所述前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前传动轴与涡轴式燃气轮机朝前伸出的动力输出轴之间设有前同步器,涡轴式燃气轮机朝后伸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后传动轴与所述后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后传动轴与涡轴式燃气轮机朝后伸出的动力输出轴之间设有后同步器,所述液压泵通过传动装置与涡轴式燃气轮机的其中一个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所述车架的中部设有驾驶室,车架的左右两侧包覆有侧壳体,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和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的外侧包覆有环形的外壳体。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其中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包括直径相同的前上圆环、前中圆环和前下圆环,前上圆环、前中圆环和前下圆环自上而下同圆心地并列设置,前上圆环、前中圆环和前下圆环通过6-12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前立杆固定相连,所述前减速器的壳体通过3-6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前连杆与前中圆环的内壁相连;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包括直径相同的后上圆环、后中圆环和后下圆环,后上圆环、后中圆环和后下圆环自上而下同圆心地并列设置,后上圆环、后中圆环和后下圆环通过6-12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后立杆固定相连,所述后减速器的壳体通过3-6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后连杆与后中圆环的内壁相连;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包括直径相同的左上圆环、左中圆环和左下圆环,左上圆环、左中圆环和左下圆环自上而下同圆心地并列设置,左上圆环、左中圆环和左下圆环通过3-6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左立杆固定相连,所述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的壳体通过3-6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左连杆与左中圆环的内壁相连;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包括直径相同的右上圆环、右中圆环和右下圆环,右上圆环、右中圆环和右下圆环自上而下同圆心地并列设置,右上圆环、右中圆环和右下圆环通过3-6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右立杆固定相连,所述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的壳体通过3-6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右连杆与右中圆环的内壁相连。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其中所述左前轮采用左前液压马达驱动,右前轮采用右前液压马达驱动,左前液压马达驱动和右前液压马达分别通过液压控制装置与液压泵相连。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其中所述纵向底梁、所述左桁架、所述右桁架、所述拉杆、所述前桁架、所述中桁架、所述后桁架、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和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分别采用铝合金型材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其中所述前涵道风扇的扇叶直径和所述后涵道风扇的扇叶直径为2.7-2.9米,所述左涵道风扇的扇叶直径和所述右涵道风扇的扇叶直径为0.8-1.4 米。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在需要在空中行驶时,发涡轴式燃气轮机的二个动力输出轴可拖动前传动轴和后传动轴转动,从而使前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转动,并使前涵道风扇的扇叶转动,而后传动轴则拖动后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转动,并使后涵道风扇的扇叶转动,前涵道风扇的扇叶和后涵道风扇的扇叶产生的推力即可让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升空飞行。当需要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向前飞行时,可让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处于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此时前涵道风扇和后涵道风扇的扇叶产生的推力即可让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向前运动。当需要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向后飞行时,可让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处于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此时前涵道风扇和后涵道风扇的扇叶产生的推力即可让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向后运动。当需要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在飞行过程中转向时,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的液压控制装置让液压泵分别驱动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和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驱动左涵道风扇的转轴旋转,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驱动右涵道风扇的转轴旋转,由于利用液压控制装置可精确、迅速地调控左涵道风扇和右涵道风扇的转速,可以非常灵活地控制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在空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纵向底梁(30),纵向底梁(30)的左侧沿前后方向设有左桁架(2),纵向底梁(30)的右侧沿前后方向设有右桁架(3),纵向底梁(30)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分别通过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拉杆(31)与所述左桁架(2)的下部和右桁架(3)的下部相连,左桁架(2)的前端与前涵道风扇安装架(4)的左端固定相连,右桁架(3)的前端与前涵道风扇安装架(4)的右端固定相连,右桁架(3)的后端与后涵道风扇安装架(5)的右端固定相连,所述左桁架(2)的后端与后涵道风扇安装架(5)的左端固定相连,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4)的底端与所述纵向底梁(30)的前部固定相连,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5)的底端与纵向底梁(30)的后部固定相连;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5)的前端与后桁架(6)的中部固定相连,后桁架(6)的右端与所述右桁架(3)的后部固定相连,后桁架(6)的左端与所述左桁架(2)的后部固定相连;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4)的后端与前桁架(7)的中部固定相连,前桁架(7)的右端与所述右桁架(3)的前部固定相连,前桁架(7)的左端与所述左桁架(2)的前部固定相连;后桁架(6)的左侧与左涵道风扇安装架(8)的后端固定相连,后桁架(6)的右侧与右涵道风扇安装架(9)的后端固定相连;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8)的左端与所述左桁架(2)的后侧固定相连,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9)的右端与所述右桁架(3)的后侧固定相连;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8)的前端与中桁架(1)的左侧固定相连,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9)的前端与中桁架(1)的右侧固定相连,中桁架(1)的左端与所述左桁架(2)的中部固定相连,中桁架(1)的右端与所述右桁架(3)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前桁架(7)、所述中桁架(1)和所述后桁架(6)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所述左桁架(2)前端的下方设有左前轮(10),左桁架(2)后端的下方设有左后轮(11),所述右桁架(3)前端的下方设有右前轮(12),右桁架(3)后端的下方设有右后轮(13),右后轮(13)采用右后液压马达驱动,所述左后轮(11)采用左后液压马达驱动,左后液压马达和右后液压马达分别通过液压控制装置与液压泵相连;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4)的中部设有前涵道风扇(14),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5)的中部设有后涵道风扇(15),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8)的中部设有左涵道风扇(16),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9)的中部设有右涵道风扇(17),前涵道风扇(14)的涵道、后涵道风扇(15)的涵道、左涵道风扇(16)的涵道和右涵道风扇(17)的涵道的轴线位于竖直方向,左涵道风扇(16)的转轴采用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驱动,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位于左涵道风扇(16)的下方,右涵道风扇(17)的转轴采用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驱动,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右涵道风扇(17)的下方,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和所述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分别通 过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与所述液压泵相连,所述前涵道风扇(14)的转轴与位于其下方的前减速器(21)的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所述后涵道风扇(15)的转轴与位于其下方的后减速器(22)的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后减速器(22)的底座安装固定在所述纵向底梁(30)的后部,所述前减速器(21)的底座安装固定在所述纵向底梁(30)的前部,所述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安装固定在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9)的中部,所述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8)的中部;所述纵向底梁(30)中部的上方设有恒转速的涡轴式燃气轮机(23),轴式燃气轮机(2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动力输出轴,涡轴式燃气轮机(23)的二个动力输出轴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涡轴式燃气轮机(23)朝前伸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前传动轴(24)与所述前减速器(21)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前传动轴(24)与涡轴式燃气轮机(23)朝前伸出的动力输出轴之间设有前同步器(25),涡轴式燃气轮机(23)朝后伸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后传动轴(26)与所述后减速器(22)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后传动轴(26)与涡轴式燃气轮机(23)朝后伸出的动力输出轴之间设有后同步器(27),所述液压泵通过传动装置与涡轴式燃气轮机(23)的其中一个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所述车架的中部设有驾驶室,车架的左右两侧包覆有侧壳体,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4)和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5)的外侧包覆有环形的外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纵向底梁(30),纵向底梁(30)的左侧沿前后方向设有左桁架(2),纵向底梁(30)的右侧沿前后方向设有右桁架(3),纵向底梁(30)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分别通过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拉杆(31)与所述左桁架(2)的下部和右桁架(3)的下部相连,左桁架(2)的前端与前涵道风扇安装架(4)的左端固定相连,右桁架(3)的前端与前涵道风扇安装架(4)的右端固定相连,右桁架(3)的后端与后涵道风扇安装架(5)的右端固定相连,所述左桁架(2)的后端与后涵道风扇安装架(5)的左端固定相连,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4)的底端与所述纵向底梁(30)的前部固定相连,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5)的底端与纵向底梁(30)的后部固定相连;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5)的前端与后桁架¢)的中部固定相连,后桁架¢)的右端与所述右桁架(3)的后部固定相连,后桁架(6)的左端与所述左桁架(2)的后部固定相连;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4)的后端与前桁架(7)的中部固定相连,前桁架(7)的右端与所述右桁架(3)的前部固定相连,前桁架(7)的左端与所述左桁架(2)的前部固定相连;后桁架出)的左侧与左涵道风扇安装架(8)的后端固定相连,后桁架¢)的右侧与右涵道风扇安装架(9)的后端固定相连; 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8)的左端与所述左桁架(2)的后侧固定相连,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9)的右端与所述右祐1架(3)的后侧固定相连; 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8)的前端与中桁架(I)的左侧固定相连,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9)的前端与中桁架(1)的右侧固定相连,中桁架(I)的左端与所述左桁架(2)的中部固定相连,中桁 架(1)的右端与所述右桁架(3)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前桁架(7)、所述中桁架(1)和所述后桁架(6)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 所述左桁架(2)前端的下方设有左前轮(10),左桁架(2)后端的下方设有左后轮(11),所述右桁架(3)前端的下方设有右前轮(12),右桁架(3)后端的下方设有右后轮(13),右后轮(13)采用右后液压马达驱动,所述左后轮(11)采用左后液压马达驱动,左后液压马达和右后液压马达分别通过液压控制装置与液压泵相连; 所述前涵道风扇安装架(4)的中部设有前涵道风扇(14),所述后涵道风扇安装架(5)的中部设有后涵道风扇(15),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8)的中部设有左涵道风扇(16),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9)的中部设有右涵道风扇(17),前涵道风扇(14)的涵道、后涵道风扇(15)的涵道、左涵道风扇(16)的涵道和右涵道风扇(17)的涵道的轴线位于竖直方向,左涵道风扇(16)的转轴采用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驱动,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位于左涵道风扇(16)的下方,右涵道风扇(17)的转轴采用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驱动,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右涵道风扇(17)的下方,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和所述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分别通过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与所述液压泵相连,所述前涵道风扇(14)的转轴与位于其下方的前减速器(21)的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所述后涵道风扇(15)的转轴与位于其下方的后减速器(22)的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后减速器(22)的底座安装固定在所述纵向底梁(30)的后部,所述前减速器(21)的底座安装固定在所述纵向底梁(30)的前部,所述右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安装固定在所述右涵道风扇安装架(9)的中部,所述左调节平衡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左涵道风扇安装架(8)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小平夏光耀罗建华程辉谢朝阳徐岩李炯于魁龙邢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