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及其副臂臂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381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4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及其副臂臂座。其中,该副臂臂座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至少一个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杆组件。第一支架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架的第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与起重机的主臂相连接的第一接叉孔,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接叉孔与第二支架上的第一接叉孔位置相对应;调节杆组件连接在第一支架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架的第一端之间,用于调节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对应的第一接叉孔之间的距离。该副臂臂座通过调节杆组件调节副臂臂座上对应的第一接叉孔之间的距离,使第一接叉孔与主臂上的销轴孔同轴,进而使销轴容易插拔,解决了现有副臂臂座因接叉孔和销轴孔错位而导致的安装困难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副臂臂座
技术介绍
副臂是起重机起升机构的主要部件,副臂主要包括臂座、桁架结构和折叠臂三部分。副臂通过臂座上的四个接叉孔与主臂末节臂头部四个销轴孔配合,并用插销连接。副臂与主臂销接后,可以延长主臂的长度,从而满足更高高空作业的需求。目前,起重机副臂臂座的接叉孔一般采用焊前机加工工艺,焊后左右接叉孔之间的距离会有所变化,但左右接叉孔之间的距离不能调节,致使副臂与主臂安装时,副臂上的接叉孔与主臂上的销轴孔错位,插销安装困难,需要借助外力安装;此外,同一副臂难以在其他起重机主臂上安装,不具有互换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起重机副臂臂座,用于将起重机的副臂与主臂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臂座包括: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起重机副臂臂座,该副臂臂座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架的第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与起重机的主臂相连接的第一接叉孔,并且,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接叉孔与第二支架上的第一接叉孔位置相对应;至少一个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杆组件,调节杆组件连接在第一支架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架的第一端之间,用于调节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副臂臂座,用于将起重机的副臂与主臂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臂座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第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起重机的主臂相连接的第一接叉孔(41),并且,所述第一支架(1)上的第一接叉孔(41)与所述第二支架(2)上的第一接叉孔(41)位置相对应;至少一个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杆组件(3),所述调节杆组件(3)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第一端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上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叉孔(41)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副臂臂座,用于将起重机的副臂与主臂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臂座包括: 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 ),所述第一支架(I)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2 )的第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起重机的主臂相连接的第一接叉孔(41),并且,所述第一支架(I)上的第一接叉孔(41)与所述第二支架(2)上的第一接叉孔(41)位置相对应; 至少一个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杆组件(3 ),所述调节杆组件(3 )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I)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第一端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架(I)和所述第二支架(2 )上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叉孔(41)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副臂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组件(3)设置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架(I)或所述第二支架(2)上的第一接叉孔(41)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副臂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组件(3)包括: 第一连接管(31),其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I)的第一端; 第二连接管(33),其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2)的第一端; 螺杆(32),螺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33)的第二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攀峰徐冶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