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货车用螺纹传动式手制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414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货车用螺纹传动式手制动机,包括支承装置、短轴换向装置、转动轴、移动框、传动机构、手制动拉杆,其特征是:转动轴与短轴换向装置通过齿轮啮合,在转动轴和短轴换向装置的外端分别安装有手轮,移动框套在转动轴上,与转动轴螺纹联接;传动机构包括主轴、拨叉和杠杆,拨叉一端连接在主轴上,另一端与移动框的拨动销配合;杠杆一端连接主轴,另一端与手制动拉杆连接。其优点是:工作人员能够在车辆的任一侧进行操作,操作简便,可防止误操作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动倍率为81~107,远高于NSW型手制动机的制动倍率27,因此本装置易于操作,提高了手制动装置的整体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货车用螺纹传动式手制动机,属于制动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手制动机是铁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手轮,带动基础制动装置,使闸瓦压紧车轮,产生制动作用。我国2003年之前生产的铁路货车均采用直立链式手制动机,2003年之后生产的铁路货车均采用齿轮传动的NSW型手制动机。上述两种手制动机,均安装于车辆一位端梁处,工作人员站在车体上通过转动手轮带动手制动链、手制动拉杆、制动杠杆等零部件实现制动作用。由于地域、使用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世界各国铁路货车手制动机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差异较大。如一些非洲国家,习惯于手制动机安装在车体的一位端,能够在地面手动操作;独联体国家使用的手制动机是蜗轮蜗杆式,安装在车体侧面一位端。铁路车辆采用的手制动机只需满足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维修方便等基本要求就可以了,操作工人按照操作标记就可操作该装置。为方便用户操作,需要开发一种安装在车辆底部,能够在车辆的任一侧进行操作的铁路货车用手制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铁路货车底部,能够在车辆的任一侧进行操作,性能可靠的铁路货车用螺纹传动式手制动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第一支承装置、第二支承装置、第三支承装置、短轴换向装置、转动轴、移动框、传动机构、手制动拉杆,其特征是:转动轴一端设有梯形螺纹,另一端装有换向齿轮,且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承装置和第二支承装置的内孔中,在穿过第一支承装置内孔的转动轴端头安装有第一手轮;短轴换向装置由手制动短轴和齿轮组成,手制动短轴和转动轴呈平行布置,手制动短轴穿过第三支承装置的内孔,其内端安装与换向齿轮啮合的齿轮,外端安装第二手轮;移动框有两个平行布置的座板,座板间一端设有连接板,另一端设有调整螺母,在两个座板的外侧对称地设有拨动销,移动框套在转动轴上,其调整螺母与转动轴上的梯形螺纹联接;传动机构包括主轴、拨叉和杠杆,在主轴的两端安装有轴承座,拨叉由一段直板和一段U形板构成,直板一端连接在主轴上,在U形板的两侧平面上设有滑槽,分别与移动框中的两个拨动销配合;杠杆一端连接在主轴上,另一端通过圆销与手制动拉杆连接,在手制动拉杆的外端沿手制动拉杆的长度方向开有长圆形滑槽。本技术的优点是:安装螺纹传动式手制动机后,工作人员能够在车辆的任一侧进行操作,且在转动手轮实施制动或缓解时,只须按照制动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缓解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操作,就可防止误操作现象的发生;所述螺纹传动式手制动机采用手轮、梯形螺纹、传动机构等连接,经核算,该手制动机的制动倍率为81 107,远高于NSW型手制动机的制动倍率27,因此该装置易于操作,提高了手制动装置的整体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螺纹传动式手制动机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支承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短轴换向装置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转动轴组成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移动框的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传动机构组成的主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手制动拉杆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螺纹传动式手制动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支承装置、短轴换向装置、转动轴4、移动框5、传动机构6、手制动拉杆7,其安装在车辆底架下部,能够实现作用力的传递,最终带动基础制动装置,实现制动作用。支承装置,如图3所示,上部为安装平面,平面上开有四个安装圆孔,下部设有支承内孔13及注油孔14 ;支承装置有三个,分别是第一支承装置8、第二支承装置1、第三支承装置11,三个支承装置通过螺栓、螺母分别固定在车体底架附属件上,作为短轴换向装置和转动轴4的转动支点。转动轴4 一端设有梯形螺纹,另一端装有换向齿轮2,且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承装置8和第二支承装置I的支承内孔中,在穿过第一支承装置8支承内孔的转动轴端头安装有第一手轮9 ;短轴换向装置的结构如图4所示,由手制动短轴10和齿轮3组成,手制动短轴10和转动轴4呈平行布置,手制动短轴10穿过第三支承装置11的支承内孔,其内端安装与换向齿轮2啮合的齿轮3,外端安装第二手轮12 ;短轴换向装置和转动轴4呈水平状态布置,二者的轴向中心线垂直于铁路货车底架纵向中心线;转动轴4与换向齿轮2的联接,如图5所示,在转动轴4上与换向齿轮2联接处设有定位挡肩,用来对齿轮进行限位,手制动短轴10和转动轴4可在支承内孔中作旋转运动;移动框5的结构如图6所示,由座板17、调整螺母15、连接板18组焊而成,移动框5有两个平行布置的座板17,座板17间一端设有连接板18,另一端设有调整螺母15,在两个座板17的外侧对称地焊有拨动销16,移动框5套在转动轴4上,其调整螺母15与转动轴上的梯形螺纹联接,以使第一手轮9或第二手轮12的转动转换为移动框的水平移动。传动机构6的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主轴20、拨叉21和杠杆22,在主轴20的两端安装有轴承座19,两个轴承座19分别固定在车体底架附属件上,作为所述主轴20的支点,使得主轴20呈垂直状态布置;拨叉21由一段直板和一段U形板构成,直板一端焊接在主轴20上,在U形板的两侧平面上设有滑槽,分别与移动框中的两个拨动销16配合;杠杆22 —端焊接在主轴20上,另一端通过圆销与手制动拉杆7连接,杠杆22的中心线与拨叉21的中心线呈一定的角度。手制动拉杆7的结构如图8所示,一端为U形接头,通过圆销与所述传动机构的杠杆22连接,在手制动拉杆的外端沿手制动拉杆的长度方向开有长圆形滑槽23,该长圆形滑槽23与车体的制动杠杆连接。工作人员转动车辆任一侧的手轮,均可带动转动轴转动,通过转动轴上的梯形螺纹带动移动框沿轴向中心线水平移动,固定在移动框上的拨动销在传动机构的拨叉滑槽内移动,带动传动机构的拨叉和杠杆沿主轴转动,传动机构的杠杆再带动手制动拉杆运动,最终带动基础制动装置。在这个过程中,作用力随着零部件的运动逐级传递,最终使闸瓦压紧车轮,产生制动作用。本专利技术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货车用螺纹传动式手制动机,包括第一支承装置、第二支承装置、第三支承装置、短轴换向装置、转动轴、移动框、传动机构、手制动拉杆,其特征是:转动轴一端设有梯形螺纹,另一端装有换向齿轮,且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承装置和第二支承装置的内孔中,在穿过第一支承装置内孔的转动轴端头安装有第一手轮;短轴换向装置由手制动短轴和齿轮组成,手制动短轴和转动轴呈平行布置,手制动短轴穿过第三支承装置的内孔,其内端安装与换向齿轮啮合的齿轮,外端安装第二手轮;移动框有两个平行布置的座板,座板间一端设有连接板,另一端设有调整螺母,在两个座板的外侧对称地设有拨动销,移动框套在转动轴上,其调整螺母与转动轴上的梯形螺纹联接;传动机构包括主轴、拨叉和杠杆,在主轴的两端安装有轴承座,拨叉由一段直板和一段U形板构成,直板一端连接在主轴上,在U形板的两侧平面上设有滑槽,分别与移动框中的两个拨动销配合;杠杆一端连接在主轴上,另一端通过圆销与手制动拉杆连接,在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货车用螺纹传动式手制动机,包括第一支承装置、第二支承装置、第三支承装置、短轴换向装置、转动轴、移动框、传动机构、手制动拉杆,其特征是:转动轴一端设有梯形螺纹,另一端装有换向齿轮,且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承装置和第二支承装置的内孔中,在穿过第一支承装置内孔的转动轴端头安装有第一手轮;短轴换向装置由手制动短轴和齿轮组成,手制动短轴和转动轴呈平行布置,手制动短轴穿过第三支承装置的内孔,其内端安装与换向齿轮啮合的齿轮,外端安装第二手轮;移动框有两个平行布置的座板,座板间一端设有连接板,另一端设有调整螺母,在两个座板的外侧对称地设有拨动销,移动框套在转动轴上,其调整螺母与转动轴上的梯形螺纹联接;传动机构包括主轴、拨叉和杠杆,在主轴的两端安装有轴承座,拨叉由一段直板和一段U形板构成,直板一端连接在主轴上,在U形板的两侧平面上设有滑槽,分别与移动框中的两个拨动销配合;杠杆一端连接在主轴上,另一端通过圆销与手制动拉杆连接,在手制动拉杆的外端沿手制动拉杆的长度方向开有长圆形滑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增英李景元刘齐泰高志雄郭玉芳雷虹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北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