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的装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449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装配件(10),其包括:第一装配件构件和第二装配件构件,所述第一装配件构件和第二装配件构件可相对于彼此绕轴线(A)旋转;杆(16),其在锁定状态下与第一装配件构件上的齿环互相作用以便锁定装配件(10);以及可旋转安装的偏心件(27),在通过在闭合方向(c)上旋转而从非锁定(解锁)状态移动到锁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偏心件(27)作用于所述杆(16)上。当处于没有任何外部转矩的锁定状态下时,第一偏心凸轮(27a)和第一锁定凸轮(16a)在第一接触位置(P1)彼此接触以及在第二偏心凸轮(27b)和第二锁定凸轮(16b)之间存在间隙。由于特定外部转矩,第二偏心凸轮(27b)和第二锁定凸轮(16b)在第二接触位置(P2)彼此接触。在第一接触位置(P1),第一楔形角(α)为正值,而在第二接触位置(P2),第二楔形角(β)为负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特征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装配件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装配件从EPl 195115 BI已知。在锁定状态下,偏心件通过两个偏心凸轮作用于两个杆的两个锁定凸轮上。在闭合方向上靠后的凸轮对处的楔形角为负值。EP1806072 BI描述了一种装配件,其偏心件具有三个偏心凸轮,以及两个杆相应地具有三个锁定凸轮。中心凸轮对的凸轮在锁定状态下彼此接触,并且具有负的楔形角。在靠前的凸轮对中存在间隙,在靠后的凸轮对也是这样的情况,即在靠后的凸轮对中也存在间隙。在施加外部转矩的情况下,间隙消失。因为偏心凸轮具有两个不同的楔形角,因此彼此接触的凸轮对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合作,而锁定凸轮具有两个凸部,上述两个凸部通过中间凹入区域而彼此分隔开。为了增加装配件的强度,同时由于杆和杆导向件之间游隙的公差补偿,在DE 102005 046 806 B3中提出在装配件锁定的情况下,每个杆可在杆导向件内在杆(其在每种情况下相邻)的反方向上倾斜。根据在DE 10 2005 046 807 B3中公开的装配件,作用于偏心件上的弹簧布置具有两个弹簧,其中一个弹簧嵌合于另一个弹簧之内,且上述弹簧反作用于装配件的打开。然而,与仅仅具有一个弹簧的弹簧布置相比,这种弹簧布置组装复杂且显著增加额外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在引言中所提及类型的装配件。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装配件来实现。有利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出。在第一凸轮对处的正楔形角用于锁定杆以及用于补偿公差。具有开放分量的法向力适于由摩擦力以自锁方式进行补偿。在第二凸轮对处的负楔形角用于在载荷作用下锁定偏心件的旋转。法向力具有闭合分量。在锁定状态下,第一偏心凸轮抵接第一锁定凸轮。然而,在没有任何外部转矩施加于靠背上的情况下,在第二偏心凸轮和第二锁定凸轮之间存在间隙。只有通过施加于靠背上的特定外部转矩才可以使得第二偏心凸轮和第二锁定凸轮在第二接触位置处彼此接触。取决于靠背上的载荷方向,对于第一偏心凸轮而言,在偏心件闭合方向上靠前或靠后都是有利的。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特定数量的杆。优选地,杆数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四个。在具有多根杆的装配件中,通过使得两个相邻杆的两根杆之一具有在闭合方向上靠前的第一偏心凸轮以及两个杆中的另一个具有在闭合方向上靠后的第一偏心凸轮可以进一步优化装配件的强度。因此所述载荷增加的效果可对于两种载荷施加方向(在行进方向上以及在行进方向的反方向上)以最佳的方式作用于靠背上。在具有偶数根杆的装配件中,两个径向相对的杆还可以如此方式的构建以至于两个相对杆之一具有在闭合方向上靠前的第一偏心凸轮以及两根杆中的另一根具有在闭合方向上靠后的第一偏心凸轮。附图说明此后参照附图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图1是偏心件和杆之间区域的局部视图;图2是通过该实施例中的轴向截面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II1-1II通过该实施例的径向截面视图;以及图4是示出车辆座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I具有椅座构件3和靠背4,靠背4的倾斜度可相对于椅座构件3进行调节。为了调节靠背4的倾斜度,水平布置于椅座构件3和靠背4之间过渡区域中的传动杆7可例如通过手动操作的操作杆5而手动旋转。在车辆座椅I的两侧上,传动杆7与装配件10接合。传动杆7限定圆柱坐标系所采用的定向指示。装配件10具有可相对于彼此绕轴线A旋转的第一装配件构件11和第二装配件构件12。(名义)轴线A在该情况下与传动杆7对准。两个装配件构件11和12中每一个都可近似地描绘成圆盘形状。两个装配件构件11和12优选由金属(特别是钢)制成,其可至少部分地被硬化。为了吸收轴向作用力,即为了将装配件构件11和12轴向保持在一起而设置夹持环13。夹持环13优选由金属(特别是钢)制成,其优选不进行硬化。夹持环13优选具有基本上平面的环状形状,但在备选实施例中,其可以L形的异形方式成形,其具有筒状部,且在端面具有平面的环形部分。夹持环13牢固地连接到两个装配件构件11和12中的其中一个上,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激光焊接或通过本身已知的另外固定技术以外部环形部分固定到第二装配件构件12。通过在相对于轴向方向垂直的平面内配置的内部环形部分,夹持环13在第一装配件构件11的径向外部边缘区域中在第一装配件构件11的上方接合,其中任选地插置有滑动环,而不会妨碍两个装配件构件11和12的相对运动。此外,两个装配件构件11和12的相互面对的内表面受到保护防止异物进入以及造成污染和损坏。因此夹持环13和牢固连接到夹持环13上的装配件构件11或12夹持可相对于其移动的两个装配件构件11和12中的另一个。因此从结构观点来看,两个装配件构件11和12 一起形成(与夹持环13)圆盘状单元。对于装配件10的组装而言,例如第一装配件构件11牢固地连接到靠背4的结构上,也就是说,固定于靠背上。而第二装配件构件12则牢固地连接到椅座构件3的结构上,这就是说,固定于椅座构件上。然而,也可调换装配件构件11和12的相关联性,也就是说,第一装配件构件11则将被固定到椅座构件上,而第二装配件构件12将固定于靠背上。装配件10位于靠背4和椅座构件3之间的力路径内。装配件10构造成锁定装配件,其中第一装配件构件11和第二装配件构件12可被锁定在一起,例如,如在DE 10 2006 015 560 B3中所述的那样,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明确地并入本文。第二装配件构件12具有导向段14(在该情况下,四个导向段14),其利用直的导向面在径向方向上成对地横向引导杆16。杆16 (在该情况下,总共四根杆16)在两个装配件构件11和12之间限定的结构空间内相对于彼此以偏移状态布置(在该情况下偏移90° )。杆16在其径向外端处设置有齿布置,其可移动成(落入到)与第一装配件构件11的齿环17啮合(其构造成带齿内环)。当齿环17与杆16合作时,装配件10被锁定。在另一配置中,杆数可为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以上。第一装配件构件11布置于第二装配件构件12的凹部内,并由此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重叠,从而使得两个装配件构件11和12相互支撑。在该情况下,第一装配件构件11的径向外边缘区域布置成使得齿环17在径向方向上位于导向段14和第二装配件构件12的径向外边缘区域(其用于支撑第一装配件构件11)之间。在较高载荷下,例如当发生碰撞时,第一装配件构件11在变形后可移动成使其齿环17抵接导向段14,上述导向段14在载荷施加方向上更为接近,且在朝向齿环17的方向上具有相应(同心)的曲面。这增加装配件10的强度。第一装配件构件11可被支撑于第二装配件构件12内。然而,上述关系可被精确地调换,也就是说,第二装配件构件12可被支撑于第一装配件构件11上。但是从原理上而言这两种布置同样有利。在装配件10的中心处设置有托架21,例如托架21包括塑料材料,且其可旋转地支撑于两个装配件构件11和12中的至少之一上,在该情况下,其支撑于第一装配构件11上,更精确地是支撑于其中央开口内。在车辆座椅的两侧,托架21以旋转固定的方式与传动杆7相连接,或至少耦联以便随传动杆7联动,传动杆7被导入到中空托架21的孔23内且手动操作的操作杆5以旋转固定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2.01 DE 102010053525.71.用于车辆座椅(I)的装配件(10),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装配件(10),所述车辆座椅(I)具有靠背(4 ),所述装配件(10 )具有: a)第一装配件构件(11)和第二装配件构件(12),所述第一装配件构件(11)和第二装配件构件(12)可以相对于彼此绕轴线(A)枢转,齿环(17)构建于所述第一装配件构件(11)上,以及导向段(14)构建于所述第二装配件构件(12)上; b)至少一个杆(16),其通过导向段(14)以受引导的方式在锁定状态和非锁定状态之间径向位移,并且在锁定状态下,至少一个杆(16)与齿环(17)合作以便锁定所述装配件(10),所述至少一个杆(16)具有第一锁定凸轮(16a)和第二锁定凸轮(16b);以及 c)可旋转地受到支撑的偏心件(27),在通过在闭合方向(c)上旋转而从非锁定状态移动到锁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偏心件(27)作用于所述杆(16)上,对于杆(16)而言,所述偏心件(27)具有恰好一个适合与第一锁定凸轮(16a)合作的第一偏心凸轮(27a)以及恰好一个适合与第二锁定凸轮(16b)合作的第二偏心凸轮(27b),在没有任何外部转矩施加于所述靠背(4)上的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偏心凸轮(27a)和第一锁定凸轮(16a)在第一接触位置(Pl)彼此接触; 其特征在于: d)在没有任何外部转矩施加于靠背(4)上的锁定状态下,在第二偏心凸轮(27b)和第二锁定凸轮(16b)之间存在间隙; e)在锁定状态下,由于施加于靠背(4)上的特定外部转矩,第二偏心凸轮(27b)和第二锁定凸轮(16b)在第二接触位置(P2)彼此接触; f)在第一偏心凸轮(27a)和第一锁定凸轮(16a)之间的第一接触位置(Pl)处,限定其为正值的第一楔形角(a );以及 g)在第二偏心凸轮(27b)和第二锁定凸轮(16b)之间的第二接触位置(P2)处,限定其为负值的第二楔形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凸轮(27a)在闭合方向(C)上靠后,而所述第二偏心凸轮(27b)在闭合方向(C)上靠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凸轮(27a)在闭合方向(C)上靠前,而所述第二偏心凸轮(27b)在闭合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皮特斯
申请(专利权)人: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