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手动调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959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座椅手动调角器,包括外齿板、固定板、护套、凸轮、一对锁止齿板、一对复位弹簧,其在每一锁止齿板上的第一段锁定齿两端各向外增加一段第二段锁止齿和第三段锁止齿,在不受力的常态下,第二段锁止齿和第三段锁止齿不会与所述的内齿圈上的齿啮合,只有在所述的锁止齿板沿着受力方向倾斜时,第二段锁止齿或第三段锁止齿才会与所述的内齿圈上的齿逐步开始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调角器在受载情况下,不论前向或者后向受载,其增加的第二段锁止齿或第三段锁止齿能与外齿板内齿圈上的齿完全啮合,从而增加了锁止齿板与外齿板内齿圈上的齿完全啮合的齿数,从而在不增加锁止齿板数量的情况下,提高了座椅调角器的静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调角装置,特别涉及座椅手动调角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用于车辆的座椅调角器被安装在车辆的座椅上,通过座椅调角器,座椅靠背可以相对于座垫进行角度调节。调角器作为至关重要的安全性机构,在碰撞事故中,调角器应能够承受作用在座椅并从而作用到调角器上的冲击力,而不应发生大的变形或破坏。近年来,随着座椅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需要汽车座椅调角器能够承受更高的载荷。现有技术中的实现方式有如中国专利号ZL201010131101.4公开的一种座椅调角器,参见图1和图2,其包括安装在座椅靠背侧的外齿板(图中未示出)以及安装在座垫侧的固定板10,外齿板和固定板10形成相互转动。内置于固定板10上的锁止齿板20,在内置于固定板10上的一对卷簧30、凸轮40、控制盘50的推动下,与外齿板内齿圈上的齿卩齿合达到限制固定板10和外齿板的相对转动,由此将座椅靠背固定在一定的角度。该座椅调角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参见图3和图4,当调角器在受载情况下,不论前向或者后向受载,由于锁止齿板20上的锁止齿21不会全部与外齿板60内齿圈61上的齿完全啮合,有部分锁止齿21是与外齿板60内齿圈61上的齿处于半啮合状态,这样造成锁止齿板20上的锁止齿21不能全部承受载荷,因此造成座椅调角器的静强度下降。为了提高座椅调角器的强度,通常情况下,一般调角器通过增加3 4个锁板数量、增加外形体积以及替换高强度材料来提高调角器的强度,这样都将造成成本的大幅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座椅调角器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强度好、制造成本低的座椅手动调角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座椅手动调角器,包括:—安装在座椅靠背侧的外齿板,所述外齿板具有一内齿圈; 一安装在座垫侧的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外齿板和固定板的护套;配置于所述的外齿板和固定板之间的凸轮、一对锁止齿板、一对复位弹簧,在所述的一对锁止齿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齿圈上的齿啮合的第一段锁定齿;所述复位弹簧连接与所述凸轮与固定板之间,所述凸轮与锁止齿板联接,驱动锁止齿板上的第一段锁定齿与所述的内齿圈上的齿啮合和脱啮;其特征在于,在每一锁止齿板上的第一段锁定齿两端各向外增加一段第二段锁止齿和第三段锁止齿,在不受力的常态下,第二段锁止齿和第三段锁止齿不会与所述的内齿圈上的齿啮合,只有在所述的锁止齿板沿着受力方向倾斜时,第二段锁止齿或第三段锁止齿才会与所述的内齿圈上的齿逐步开始啮合并直至完全啮合。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锁止齿板沿着受力方向倾斜时,该锁止齿板的中心轴线与座椅手动调角器的铅垂线之间的夹角Θ为2 6°时,第二段锁止齿或第三段锁止齿才会与所述的内齿圈上的齿逐步开始啮合。为了在受静强度的时候,第二段锁止齿和第三段锁止齿能与的内齿圈上的齿逐步开始啮合,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锁止齿的齿顶圆与齿根圆的同心圆心且偏离于第一段锁止齿的齿顶圆与齿根圆的同心圆心,第三段锁止齿的齿顶圆与齿根圆的同心圆心且偏离于第一段锁止齿的齿顶圆与齿根圆的同心圆心,第二段锁止齿的齿顶圆与齿根圆的同心圆心和第三段锁止齿的齿顶圆与齿根圆的同心圆心以过第一段锁止齿的齿顶圆与齿根圆的同心圆心的铅垂线对称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锁止齿板上端两侧倾斜向外突出,形成第二突出部和第三突出部,其中第二段锁止齿设置在第二突出部的顶面上,第三段锁止齿设置在第三突出部的顶面上。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当调角器在受载情况下,不论前向或者后向受载,其增加的第二段锁止齿或第三段锁止齿能与外齿板内齿圈上的齿完全啮合,从而增加了锁止齿板与外齿板内齿圈上的齿完全啮合的齿数,从而在不增加锁止齿板数量的情况下,提高了座椅调角器的静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座椅调角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座椅调角器在受载工况下锁止齿板与凸轮之间的受力示意图。图3为现有座椅调角器在受载工况下锁止齿板与外齿板内齿圈的啮合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3的I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座椅手动调角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座椅手动调角器中的锁止齿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座椅手动调角器不受力常态下,锁止齿板与外齿板内齿圈的啮合状态示意图。图8为图7的I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座椅手动调角器在不受力常态下锁止齿板、凸轮、外齿板内齿圈之间的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座椅手动调角器在受力状态下,锁止齿板与外齿板内齿圈的啮合状态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I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参见图5,图中给出的座椅手动调角器由外齿板100、固定板200、护套300、两块锁止齿板400、凸轮500、两个复位弹簧600等零件组装而成。外齿板100、固定板200、护套300同轴设置,护套300将这些零部件连接在一起形成相对独立的零件,以防止固定板200和外齿板100的轴向分离。凸轮500、两块锁止齿板400、两个复位弹簧600配置于外齿板200和固定板100之间。外齿板100为一圆盖形结构,圆盖外盖面与座椅靠背连接板(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在圆盖的内盖面120上设置有两段内齿圈121和两段滑行面122 (参见图9),两段内齿圈121和两段滑行面122间隔排列。在圆盖的中心开有一孔130 (参见图5),以便于凸轮轴(图中未示出)穿过。固定板200为圆形结构,在固定板200相对于外齿板100的那一面210上均布有四个扇形凸块220,四个扇形凸块220在面210上界定出一对第一滑槽230和一对第二滑槽240,一对第一滑槽230沿第一径线方向(图中未示出)设置,一对第二滑槽240沿第二径线方向(图中未示出)设置,第一径线与第二径线相互垂直,一对第一滑槽230以第二径线对称设置,一对第二滑槽240以第一径线对称设置,在每一滑槽240内的面210上设置有与固定板200连为一体的弹簧安装柱250,在固定板200中心开有一孔260 (参见图5),以便于凸轮轴(图中未示出)穿过。固定板200背离于外齿板100的那一面270与座垫连接板连接。本实施例的复位弹簧600为卷簧,因此弹簧安装柱250设计成半圆凸柱状,以便于复位弹簧600安装在其上。两块锁止齿板400以第二径线对称方式被放置在一对第一滑槽230内,这样两块锁止齿板400能在一对第一滑槽230内向内或向外平动。在每一锁止齿板400上设置有与内齿圈121啮合的锁止齿410,而且在锁止齿板400面向外齿板100的面420上设置有下沉的解锁触手活动槽430,在解锁触手活动槽430的槽底设置有解锁槽440,解锁槽440具有使锁止齿板400锁止和解锁的运动轨迹。在每一锁止齿板400与凸轮500外缘接触位置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承力脚450、460,承力脚450、460向外撇,形成类似“八字”形状,在承力脚450、460的底面与凸轮500外缘接触部位各设置有一齿板自锁面451、461。凸轮500与外齿板100、固定板200、护套300同轴设置,位于四个扇形凸块220的中间,在凸轮500外缘上均布设置有沿凸轮500径向延伸的一对解锁触手510,解锁触手510与凸轮500成阶梯状布置。在每一解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座椅手动调角器,包括:一安装在座椅靠背侧的外齿板,所述外齿板具有一内齿圈;一安装在座垫侧的固定板;一连接所述的外齿板和固定板的护套;配置于所述的外齿板和固定板之间的凸轮、一对锁止齿板、一对复位弹簧,在所述的一对锁止齿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齿圈上的齿啮合的第一段锁定齿;所述复位弹簧连接与所述凸轮与固定板之间,所述凸轮与锁止齿板联接,驱动锁止齿板上的第一段锁定齿与所述的内齿圈上的齿啮合和脱啮;其特征在于,在每一锁止齿板上的第一段锁定齿两端各向外增加一段第二段锁止齿和第三段锁止齿,在不受力的常态下,第二段锁止齿和第三段锁止齿不会与所述的内齿圈上的齿啮合,只有在所述的锁止齿板沿着受力方向倾斜时,第二段锁止齿或第三段锁止齿才会与所述的内齿圈上的齿逐步开始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海华肖又辉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