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鉴别鸭瘟病毒的引物组合物及试剂盒。
技术介绍
鸭痕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是引起鸭痕(Duck Plague)的病原,属于一种疱疹病毒,能感染48种以上的雁形目的家禽和野生禽类。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100%,鸭瘟的病变包括血管损伤,胃肠道粘膜的进行性变化,淋巴器官病变和实质性器官的退行性变化。接种鸭瘟弱毒疫苗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方法。鸭瘟病毒能在三叉神经节形成持续性感染。鸭瘟病毒的诊断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N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PCR试验等。NT、ELISA和普通的PCR方法只能诊断是否是鸭瘟病毒,但无法鉴别鸭瘟病毒是强毒株还是弱毒株。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鉴别鸭瘟病毒强毒与疫苗毒的PCR检测方法”(申请号:201210116719.2),通过UL2基因差异区分鸭瘟病毒强、弱毒株,但此方法仅能鉴别鸭瘟病毒是强毒还是弱毒,而无法鉴别鸭瘟病毒是欧洲源的强毒,还是中国源的强毒,也无法鉴别是中国的疫苗毒(弱毒)的VAC株或是Clone-03株。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用于鉴别鸭瘟病毒的引物组合物,由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组成,所述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的序列分别如SEQ?ID?NO:1和SEQ?ID?NO:2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春,张传健,许梦微,王志胜,侯继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