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雁欣专利>正文

白骨壤果实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2578 阅读:4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白骨壤果实的加工工艺,包括鲜果软化;初步脱涩:将软化后的果实用清水清洗去盐后,装人缸内,每100公斤果实放入2~12公斤的山碴,分层混放,放满后加盖密封,存放20~48小时;二次脱涩:将经初步脱涩的果实用清水洗净,放入缸内,每装一层果实,喷洒少量白酒,装满后加盖密封,存放48~72小时;去皮;去苦味;干燥杀菌包装成为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两次脱涩处理,可以将果实的涩味全部去除,且去涩味的原料都为食用物品,安全可靠,并且二次脱涩中,加入白酒,既可增加果实的香味和脆度,又可以对果实的保存起到防虫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树植物果实的深加工,具体涉及一种白骨壤果实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白骨壤是我国红树林中的先锋树种,广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4省沿海滩涂的低潮至高潮带。对土壤适应性较好,可在河口湾泥滩,也可分布到半泥沙至沙质海滩。白骨壤群落面积约占我国红树林区的30%,白骨壤植株3 5年生即可结果,单株产量3 50kg。在我国白骨壤果实(俗称榄钱果)5 9月成熟,全国产量估计在30万t以上。白骨壤果实营养成分丰富,具有较高的粗淀粉、可溶性总糖、粗纤维含量,而粗蛋白、粗脂肪、果胶含量较低,同时功能成分单宁含量为理想的含量值。不同土壤上生长的白骨壤,果实食用品质迥异,在泥质滩涂上生长的无苦味、质软,在沙质滩涂上生长的则略带苦味、质硬。因而,采摘时偏爱泥质滩涂产的白骨壤果实。白骨壤果实虽然在我国南亚热带以南沿海广泛食用,但在果实的加工及其营养品质方面研究较少。在红树林宜林地扩种白骨壤,将红树林保护与经济利用相结合,对提升红树林的经济价值和全民对红树林的环保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现有当中,对白骨壤果实的加工技术还不成熟,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主要是去除白骨壤果实的涩味不彻底,影响白骨壤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白骨壤果实的加工工艺,包括白骨壤果实的采收和挑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1)鲜果软化:将经挑选、洗净后的果实用含盐量为5~10%的盐水浸泡8~24小时,让鲜果的表皮软化;2)初步脱涩:将软化后的果实用清水清洗去盐后,装人缸内,每100公斤果实放入2~12公斤的山碴,分层混放,放满后加盖密封,存放20~48小时;3)二次脱涩:将经初步脱涩的果实用清水洗净,放入缸内,每装一层果实,喷洒少量白酒,装满后加盖密封,存放48~72小时;4)去皮:将二次脱涩后的果实洗净,放入温度为70~90℃的水中浸泡20~60分钟,当温度为20~30℃时,将果实去皮;5)去苦味:将去皮后的果实放入温度为30~40℃...

【技术特征摘要】
1.白骨壤果实的加工工艺,包括白骨壤果实的采收和挑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1)鲜果软化:将经挑选、洗净后的果实用含盐量为5 10%的盐水浸泡8 24小时,让鲜果的表皮软化; 2)初步脱涩:将软化后的果实用清水清洗去盐后,装人缸内,每100公斤果实放入2 12公斤的山碴,分层混放,放满后加盖密封,存放20 48小时; 3)二次脱涩:将经初步脱涩的果实用清水洗净,放入缸内,每装一层果实,喷洒少量白酒,装满后加盖密封,存放48 72小时; 4)去皮:将二次脱涩后的果实洗净,放入温度为70 90°C的水中浸泡20 60分钟,当温度为20 30°C时,将果实去皮; 5)去苦味:将去皮后的果实放入温度为30 40°C的水中,浸泡30 90分钟后捞出虑干; 6)将去苦味后的果实放入锅中爆炒至熟透,或放入烘干机烘干后,进行杀菌,最后真空包装成为成品。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雁欣
申请(专利权)人:黎雁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