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型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2705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爬坡型电动自行车。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电动车的动力较弱,爬坡能力较差,无法适用于一些需要爬坡的乡村道路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梁管,所述的主梁管的前、后部分别连接有车架立管、边管,车架立管、边管分别通过前叉、后叉连接前轮、后轮,前叉上端连接有把手,前叉外部设有前部壳体,主梁上通过前踏板支架连接前踏板,边管处通过电池盒托架连接有电池盒,电池盒内设有铅酸蓄电池,电池盒通过数控装置连接把手处的控制按钮,边管还通过座桶管连接有座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爬坡型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动自行车,其整体结构都是车架、电机、电池组、控制器几大主要部件构成,这几个大件,分别需要将控制器、电池组、电机等放置到电动自行车的不同位置,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电动自行车。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授权公告号:CN2392717),其是由车把、车座、车架、前、后轮安装在后轮中心轴上的电机、电瓶、驱动器以及位于两车把之间的电机控制器组成,电瓶安装在电瓶盒内,电瓶盒插嵌在电瓶座腔内,电瓶座腔位于护板壳体的型腔上部且在车架的V字型三角架的立管的后方;护板壳体安装在车架的V字型三角架的底部,护板壳体的型腔上部为电瓶座腔,在电瓶座腔上固定有插板座,插板座上设置有一对电极;电瓶上设置有一对电极,电瓶安装在电瓶盒内,电瓶盒通过其上的插板插入插板座内,使插板槽与插板座配合而将电瓶盒插嵌在电瓶座腔内,并使电瓶上的一对电极与插板座上的一对电极接触,一对电极通过导线与驱动器连接;电瓶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斜撑。但是这种电动车的动力较弱,爬坡能力较差,无法适用于一些需要爬坡的乡村道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爬坡型电动自行车,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电动车的动力较弱,爬坡能力较差,无法适用于一些需要爬坡的乡村道路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爬坡型电动自行车,包括主梁管,所述的主梁管的前、后部分别连接有车架立管、边管,车架立管、边管分别通过前叉、后叉连接前轮、后轮,前叉上端连接有把手,前叉外部设有前部壳体,主梁管上通过前踏板支架连接前踏板,边管处通过电池盒托架连接有电池盒,电池盒内设有铅酸蓄电池,电池盒通过数控装置连接把手处的控制按钮,边管还通过座桶管连接有座椅。电池盒设在整个自行车的后部,使得电动自行车在爬坡时动力较强。采用便捷的免维护的铅酸蓄电池,可以使得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较强。作为优选,所述的边管前端通过平叉组合件连接有双撑。双撑可以帮助自行车在不使用时停住,将后轮架起。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梁管的底部通过单撑板连接单撑。利用单撑可以帮助自行车在不使用时停住。作为优选,所述的边管后端连接有尾管,尾管通过尾箱支架连接尾箱。尾箱内可以摆放物品,尾箱上可以设置锁具。作为优选,所述的车架立管上固定有挂物钩。挂物钩可以用来挂一些物品,较为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平叉组合件处设有加强包皮,这样能够加强平叉组合件处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梁管上端与车架立管之间设有龙头管加强筋。龙头管加强筋能够加强主梁管上端与车架立管之间的强度。因此,本技术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对电动自行车的结构与布置进行合理设计,加强的电路控制系统,加强了整车的爬坡动力,让电动车在有坡度的乡村道路上也能轻松骑行,车载电池采用便捷的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满足骑行安全性的需要。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车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主梁管1、车架立管2、边管3、前叉4、后叉5、前轮6、后轮7、把手8、前部壳体9、前踏板支架10、前踏板11、电池盒托架12、电池盒13、座桶管14、座椅15、平叉组合件16、双撑17、单撑板18、单撑19、尾管20、尾箱支架21、尾箱22、挂物钩23、加强包皮24、龙头管加强筋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爬坡型电动自行车,如图1、图2、图3,包括主梁管I,主梁管的前、后部分别连接有车架立管2、边管3,主梁管上端与车架立管之间设有龙头管加强筋25。车架立管、边管分别通过前叉4、后叉5连接前轮6、后轮7,前叉上端连接有把手8,前叉外部设有前部壳体9,主梁管上通过前踏板支架10连接前踏板11,边管处通过电池盒托架12连接有电池盒13,电池盒内设有铅酸蓄电池,电池盒通过数控装置连接把手处的控制按钮,边管还通过座桶管14连接有座椅15。边管前端通过平叉组合件16连接有双撑17。平叉组合件处设有加强包皮24。主梁管的底部通过单撑板18连接单撑19。边管后端连接有尾管20,尾管通过尾箱支架21连接尾箱22。车架立管上固定有挂物钩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爬坡型电动自行车,包括主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管(1)的前、后部分别连接有车架立管(2)、边管(3),车架立管、边管分别通过前叉(4)、后叉(5)连接前轮(6)、后轮(7),前叉上端连接有把手(8),前叉外部设有前部壳体(9),主梁管上通过前踏板支架(10)连接前踏板(11),边管处通过电池盒托架(12)连接有电池盒(13),电池盒内设有铅酸蓄电池,电池盒通过数控装置连接把手处的控制按钮,边管还通过座桶管(14)连接有座椅(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坡型电动自行车,包括主梁管(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管(I)的前、后部分别连接有车架立管(2)、边管(3),车架立管、边管分别通过前叉(4)、后叉(5)连接前轮(6)、后轮(7),前叉上端连接有把手(8),前叉外部设有前部壳体(9),主梁管上通过前踏板支架(10 )连接前踏板(11),边管处通过电池盒托架(12 )连接有电池盒(13 ),电池盒内设有铅酸蓄电池,电池盒通过数控装置连接把手处的控制按钮,边管还通过座桶管(14)连接有座椅(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坡型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管(3)前端通过平叉组合件(16 )连接有双撑(17)。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济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莫拉克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