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鲍文光专利>正文

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194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有主轴、左端盖和右端盖,左、右端盖连接转毂,转毂内安装定子,定子与转子相配合,转子连接行星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减速机构是转子带动的行星主动齿轮,行星主动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与内齿圈相配合,内齿圈带动转毂。本技术方案采用直流无刷中速电机,其转子经过减速机构带动转毂,提高整机扭矩,使电动自行车爬坡力量大,速度快。(*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特别是涉及应用在电动自行车上直流无刷中速带减速机构的轮毂电机。
技术介绍
现在电动自行车一般采用有刷和无刷低速电动机。在额定功率下通常采用电流调速运行,这样,电机扭矩小、爬坡度数小,坡度稍大就爬坡困难甚至爬不动,得靠人力推动才能上去,给用户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中速运行,采用减速机构,增大电机的扭矩,使爬坡有力;并使电动车在平地和下坡时不用电能自动滑行,达到节能的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本技术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的技术方案是有主轴、左端盖和右端盖,左、右端盖连接转毂,转毂内安装定子,定子与转子相配合,转子连接行星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减速机构是转子带动的行星主动齿轮,行星主动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与内齿圈相配合,内齿圈带动转毂。本技术方案采用直流无刷中速电机,其转子经过减速机构带动转毂,提高整机扭矩,使电动自行车爬坡力量大,速度快。本技术的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其转毂的外径Φ≤150毫米。一般是转毂的外径Φ≤144毫米为佳。其电机转速是1200-1350转/分。通常要求电机转速是1300转/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减速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减速机构A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上使用的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如图1所示,有中心的主轴7、左端盖1和右端盖5,左、右端盖连接转毂2,转毂内安装定子3及组合件,定子与转子6相配合,转子连接行星减速机构4,其主要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减速机构如图2、图3所示,是转子6带动的行星主动齿轮8,行星主动齿轮8带动行星齿轮9,行星齿轮9与内齿圈10相配合,内齿圈10带动转毂2。在实际产品中,转毂上安装钢丝与轮圈连接,轮圈外是轮胎。整机外型尺寸要小,所以转毂2的外径Φ≤150毫米。最好是转毂2的外径Φ≤144毫米。其电机转速是1200-1350转/分。最好为电机转速是1300转/分左右,通过减速机构提高整机扭矩,使电动自行车爬坡力量大,速度快。同时实际产品可在行星齿轮座11中安装离合器,当电动车在平地前进和下坡时不用电源情况下,离合器中间机构分离,电动车滑行,不用电源,节约电能,减少充电频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有主轴(7)、左端盖(1)和右端盖(5),左、右端盖连接转毂(2),转毂内安装定子(3),定子与转子(6)相配合,转子连接行星减速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减速机构是转子(6)带动的行星主动齿轮(8),行星主动齿轮(8)带动行星齿轮(9),行星齿轮(9)与内齿圈(10)相配合,内齿圈(10)带动转毂(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转毂(2)的外径Φ≤150毫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转毂(2)的外径Φ≤144毫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机转速是1200-1350转/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机转速是1300转/分。专利摘要一种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有主轴、左端盖和右端盖,左、右端盖连接转毂,转毂内安装定子,定子与转子相配合,转子连接行星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减速机构是转子带动的行星主动齿轮,行星主动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与内齿圈相配合,内齿圈带动转毂。本技术方案采用直流无刷中速电机,其转子经过减速机构带动转毂,提高整机扭矩,使电动自行车爬坡力量大,速度快。文档编号H02K21/24GK2840490SQ20052001394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鲍文光 申请人:鲍文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车直流无刷中速减速轮毂电机,有主轴(7)、左端盖(1)和右端盖(5),左、右端盖连接转毂(2),转毂内安装定子(3),定子与转子(6)相配合,转子连接行星减速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减速机构是转子(6)带动的行星主动齿轮(8),行星主动齿轮(8)带动行星齿轮(9),行星齿轮(9)与内齿圈(10)相配合,内齿圈(10)带动转毂(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鲍文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