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压超静密数显数控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55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全液压超静密数显数控机床。目的是提高机床导轨、丝杠和轴承工作寿命,完成高超精密加工任务。结构是静压轴承由轴承内表面有工作油腔、进油腔和敏感油腔组成,静压导轨是由支承体表面有密封垫、进油孔和油槽组成,静压丝杠由内外套筒与法兰盘组成节流器,内套筒内面有供回油槽及供回油孔。优点是增强载荷承受力,增强了承受颠覆力矩的能力,延长了工作寿命,提高了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冷加工行业中的机床,尤其是指一种全液压超静密数显数控机床。 在
技术介绍
中,市场上有数控机床,主要结构是机床上有导轨、丝杠、变速箱、床头、床尾座、及转速控制盘、溜板箱位移控制器等机构,其中导轨、丝杠和轴承均为普通结构,其本身工作仅靠自身储备的油膜作润滑剂,这样在高速运转的机床中,导轨、丝杠和轴承有可能被烧结,磨损加快,产生较高的噪音,而且会严重地影响加工精度和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而研制一种全液压超静密数显数控机床,提高导轨丝杠和轴承工作寿命,使其在静压状态中,完成更高静密的加工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适宜今后发展新型超精密数显数控机床的新工艺、新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机床中的轴承、导轨和丝杠,其特点是,在静压轴承7中与轴6相配合的轴承7内表面依次排列弧形段的工作油腔4和进油腔1、敏感油腔2、进油腔1,其之间均布回油槽5,轴承7外表面分布的螺旋槽3端部与敏感油腔2和工作油腔4相通,在静压导轨8中,与导轨8配合的支承体13表面上,封闭的密封垫12内,油槽10中部有进油孔9,油槽10两端外有回油孔11,在静压丝杠16中,与丝杠16配合的内套筒14径向彼此排列供回油槽19和18,在回油槽18中均布有回油孔21,供油孔20均布在供回油槽19和18之间,内外套筒14和15用法兰盘17装配组成节流器。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静压轴承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轴承7内圆面展开示意图。图3是图1中D-D剖视结构图。图4是图1中轴承7外圆面展开示意图。图5是静压导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向放大示意图。图7是静压丝杠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局部剖视图。图9是图8中C部剖视放大图。图10是整机外形示意图。上述图中标号说明如下1—进油腔,2—敏感油腔,3—外表面螺旋槽,4—工作油腔,5—回油槽,6—轴,7—静压轴承,8—静压导轨,9—进油孔,10—油槽,11—回油孔,12—密封垫,13—支承体,14—内套筒,15—外套筒,16静压丝杠,17—法兰盘,18—回油槽,19—供油槽,20—供油孔,21—回油孔,22—液压泵站,23—液压信号转换控制阀,24—床头,25—液压刀台,26—溜板箱位移控制器,27—液压尾座。下面是本技术依附图作进一步的详述参见图1,轴承7内装配轴6,压力油从轴承7表面进油腔1孔进入,经轴6表面润滑进入敏感油腔2,又从敏感油腔2孔经外表面螺旋槽3进入工作油腔4对轴6表面进行大面积润滑。参见图2,是轴承7内表面中工作油腔4和进油腔1、敏感油腔2、进油腔1依次排列,其间相隔回油槽5,使油从工作油腔4周边经回油槽5流向轴承端面,回油落入储油室内,作再次循环工作。参见图3,是图1的D-D剖,轴6和静压轴承7之间有工作间隙,在压力油工作下,使轴6的承载力同载荷力平衡,轴6工作始终保持在稳定位置的状态。参见图4,静压轴承7外表面均布有螺旋槽,其端部连通敏感油腔2和工作油腔4,使油路畅通,静压轴承7外面还装有固定的套筒。参见图5,这是机床静压导轨8装配工作示意图,静压导轨8上装配配合的支承体13。参见图6,是图5中A向视图,支承体13配合表面上封闭的密封垫12内,有若干个油槽10,油槽10中部有进油孔9,油槽10外端有回油孔11,这样压力油从油槽10周边流向回油孔11,静压导轨8和支承体13之间间隙就是在压力油工作时,使静压导轨8抵抗载荷作用保持力的平衡。参见图7,静压丝杠16与丝杠节流器配合,该节流器由内外套筒14和15与法兰盘17组成。参见图8,是图7中B部半剖视图,内套筒14上有螺旋形的回油槽18和供油槽19,在回油槽18中开有均布的回油孔21,在供油槽19与回油槽18之间开有均布的供油孔20。整个工作原理是由供油槽19供给压力油,经供油孔20供给静压丝杠16表面工作后,经回油孔21、回油槽18返回油箱。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如下1、由于采用静压轴承、静压导轨、静压齿轮,故使载荷承受力增强,并增强了承受颠覆力矩的能力。2、提高了机床传动平稳性,精度更准确,为加工高精密零件打下基础。3、延长了机床轴承、导轨和齿轮的工作寿命。4、节约能源,为发展新型超精密高档机床和超精密机械及高新科研有重大意义。5、制造不要求很高的加工精度,成本低,易于实施。权利要求1.全液压超静密数显数控机床,包括机床中的轴承、导轨和丝杠,其特征是在静压轴承(7)中与轴(6)相配合的轴承(7)内表面依次排列弧形段的工作油腔(4)和进油腔(1)、敏感油腔(2)、进油腔(1),其之间均布回油槽(5),轴承(7)外表面分布的螺旋槽(3)端部与敏感油腔(2)和工作油腔(4)相通,在静压导轨(8)中,与导轨(8)配合的支承体(13)表面上,封闭的密封垫(12)内,油槽(10)中部有进油孔(9),油槽(10)两端外有回油孔(11),在静压丝杠(16)中,与丝杠(16)配合的内套筒(14)径向彼此排列供回油槽(19)和(18),内外套筒(14)和(15)用法兰盘(17)装配组成节流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全液压超静密数显数控机床。目的是提高机床导轨、丝杠和轴承工作寿命,完成高超精密加工任务。结构是静压轴承由轴承内表面有工作油腔、进油腔和敏感油腔组成,静压导轨是由支承体表面有密封垫、进油孔和油槽组成,静压丝杠由内外套筒与法兰盘组成节流器,内套筒内面有供回油槽及供回油孔。优点是增强载荷承受力,增强了承受颠覆力矩的能力,延长了工作寿命,提高了加工精度。文档编号B23B19/02GK2229848SQ9524514公开日1996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斌 申请人:西安天雷超精密机床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液压超静密数显数控机床,包括:机床中的轴承、导轨和丝杠,其特征是:在静压轴承(7)中与轴(6)相配合的轴承(7)内表面依次排列弧形段的工作油腔(4)和进油腔(1)、敏感油腔(2)、进油腔(1),其之间均布回油槽(5),轴承(7)外表面分布的螺旋槽(3)端部与敏感油腔(2)和工作油腔(4)相通,在静压导轨(8)中,与导轨(8)配合的支承体(13)表面上,封闭的密封垫(12)内,油槽(10)中部有进油孔(9),油槽(10)两端外有回油孔(11),在静压丝杠(16)中,与丝杠(16)配合的内套筒(14)径向彼此排列供回油槽(19)和(18),内外套筒(14)和(15)用法兰盘(17)装配组成节流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天雷超精密机床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