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钴-氨基酸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73276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钴-氨基酸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技术领域。配合物化学式为:[Co(L-pasp)2]·3H2O(I)和[Co(D-pasp)2]·3H2O(II)其中pasp=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阴离子配体。配合物I的制备工艺采用钴盐和N-(2-吡啶甲基)-L-天冬氨酸作为反应原料;配合物II的制备工艺采用钴盐和N-(2-吡啶甲基)-D-天冬氨酸作为反应原料;在常温挥发条件下反应得到晶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合物催化剂样品对催化甲基苯基硫醚、乙基苯基硫醚、苄基苯基硫醚等不同硫醚氧化为相应亚砜的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率。制备简单,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
,具体地说涉及一类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配合物对特定的硫醚氧化成亚砜的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效果,并且此类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有望在催化氧化领域取得进一步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天然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含有N、0、S等供电子原子,并且其侧链具有灵活的配位方式,是构筑功能配合物的理想单元(Seo J.S.,Whang D.,Lee H.,Jun S.1.0hJ.,Jeon Y.J.,Kim, K.Nature, 2000,404,982 - 986.)。通过在氨基端引入具有较强配位能力的官能团如吡啶基团,使其与氨基酸的羧酸基团协同组装,可以构筑出稳定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iske, L.A., Jacobson, R.A., Angelici, R.J., Inorg.Chem.1980, 19, 2028 -2034; Li, X.,Iiuj Τ.,Huj Β.,Li, G.,Zhang, H.,Gaoj R.Cryst.Growth Des.2010,10,3051 -3059.),近年来大量氨基酸手性配位聚合物已经成功合成,此类配合物材料在光、磁性、手性拆分、催化、分子识别等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Chen, X.Μ.,Liu, G.F.,Chem.Eur.J.2002, 8, 4811 - 4817.Appelhans, L.Ν., Kosa, Μ., Radha, A.V.Simoncic, P., Navrotsky, A.,Parrinello, Μ., Cheetham Α.K., J.Am.Chem.Soc2009, 131, 15375 - 15386.)。常见的硫醚氧化为相应亚砜的条件一般比较苛刻,通常都需要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较长的反应时间、较高的反应温度或者溶于某种特定的反应溶剂中才能反应(Bahrami, K., Khodaei, Μ.M., Yousefi, B.H.Tetrahedron Lett.2010, 51, 6939-6941.)。而本专利技术中,氨基酸衍生物类配位聚合物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为相应亚砜的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产率较高。有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特提出了一类具有选择性催化性能的N-(2_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及其制备工艺,以填补国内外相关领域之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类N-(2-吡啶甲基)-L (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该类配合物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为相应亚砜的性能,热稳定性好且制作方法简单易行,产率高,可重现性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中N-(2-吡啶甲基)_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的化学式为.3H20(I)或.3H20(II),其中 pasp 为 N—(2-批啶甲基)-L (D)-天冬氨酸阴离子配体,其分子式如下: 权利要求1.具有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式为:.3H20 (I)或.3H20 (II),其中 pasp = N-(2-批 P定甲基)-L(D)-天冬氨酸阴离子配体,其分子式如下: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分别进行: 将计量的钴盐和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分别溶于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混合静止一段时间后过滤,将得到的红色澄清溶液室温下自然挥发,5-10天后得到红色针状晶体,将之过滤收集,然后用乙醇洗涤,干燥,即可得到具有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性能的热稳定性钴(II)配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2:1— 1: 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盐与N- (2-吡啶甲基)-L (D)-天冬氨酸的摩尔比为1:1一 1: 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盐为氯化钴、醋酸钴或硝酸钴。6.权利要求1所述的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的应用,用于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为相应亚砜,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一定计量的N-(2-吡啶甲基)-L (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和硫醚置于烧瓶中,向其中加入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一定计量比的氧化剂过氧化氢异丙苯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一定温度下搅拌若干小时,即可达到催化氧化硫醚为相应亚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催化剂催化氧化硫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钴(II)配合物催化剂的以摩尔比计为硫醚的5% —10%。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催化剂催化氧化硫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硫醚与过氧化氢异丙苯的摩尔比为1:1一 1: 5。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催化剂催化氧化硫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硫醚与甲苯的摩尔比为1:95。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催化剂催化氧化硫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I小时一 10小时; 其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C—50°C ;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硫醚为苄基苯基硫醚、甲基苯基硫醚或乙基苯基硫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钴-氨基酸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
配合物化学式为·3H2O(I)和·3H2O(II)其中pasp=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阴离子配体。配合物I的制备工艺采用钴盐和N-(2-吡啶甲基)-L-天冬氨酸作为反应原料;配合物II的制备工艺采用钴盐和N-(2-吡啶甲基)-D-天冬氨酸作为反应原料;在常温挥发条件下反应得到晶态材料。本专利技术配合物催化剂样品对催化甲基苯基硫醚、乙基苯基硫醚、苄基苯基硫醚等不同硫醚氧化为相应亚砜的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率。制备简单,有利于大规模推广。文档编号C07C315/02GK103113417SQ20131005277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致慧, 张晴晴, 瞿保华, 陈群, 何明阳 申请人:常州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具有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式为:[Co?(L?pasp)2]?·3H2O?(I)或?[Co(D?pasp)2]?·3H2O?(II),其中pasp?=?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阴离子配体,其分子式如下:???????或???L?pasp?????????????????????????????D?pasp?????????????????。428614dest_path_image001.jpg,627514dest_path_image002.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致慧张晴晴瞿保华陈群何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