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L-酒石酸2,2-二吡啶胺钴铁电功能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815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L-酒石酸2,2-二吡啶胺钴铁电功能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分子式为[Co(dpa)(L-C4H4O6)]2·8H2O,其中dpa为2,2-二吡啶胺,该铁电功能材料为纯度不低于99%的单斜晶系粉体,空间群结构为C2,其铁电特征参数分别为:剩余极化强度2Pr=0.03μC·cm-2,矫顽电场2Ec=9.0kv·cm-1,饱和极化强度Ps=0.203μC·cm-2;该铁电功能材料具有较好的铁电特性。该铁电功能材料的制方法利用新配制的碳酸钴与L–酒石酸2,2-二吡啶胺混合溶液反应,得到L–酒石酸2,2-二吡啶胺钴溶液,再析晶,研磨成通过100目筛铁电功能材料粉体,具有流程少,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原料使用廉价的钴盐与酒石酸,无污染,成本低,易于产业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电功能材料,具体涉及L-酒石酸2,2- 二吡啶胺钴铁电功能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铁电功能材料具有介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铁电性以及电光效应、声光效应、光折变效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等重要特性,可用于制作铁电存储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空间光调制器、光波导介质移相器、压控滤波器等重要的新型元器件。这些元器件在航空航天、通信、家电、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晶体学角度,只有I (C1),m(Cs),2 (C2),2m (C2v),3 (C3),3m (C3v),4 (C4),4m (C4v),6 (C6),6m (C6v)的 10 种极性点群符合铁电功能材 料的要求。最早的铁电效应是在1920年由法国人Valasek在罗谢尔盐中发现的,这一发现揭开了研究铁电材料的序幕。在1935年Busch发现了磷酸二氢钾KH2PO4 -简称KDP,其相对介电常数高达30,远远高于当时的其它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薄膜制备技术的突破为制备高质量的铁电薄膜扫清了障碍,并且近年来随着对器件微型化、功能集成化、可靠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铁电块体由于尺寸限制已经不能满足微电子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L?酒石酸2,2?二吡啶胺钴铁电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分子式为[Co(dpa)(L?C4H4O6)]2·8H2O,其中dpa为2,2?二吡啶胺,2,2?二吡啶胺分子式为C10H9N3,该铁电功能材料为纯度不低于99%的单斜晶系粉体,空间群结构为C2,其铁电特征参数分别为:剩余极化强度2Pr=0.03μC·cm?2,矫顽电场2Ec=9.0kv·cm?1,饱和极化强度Ps=0.203μC·cm?2,其粉体的晶胞参数为:β=120.99(3)°。FDA00002439539100011.jpg,FDA00002439539100012.jpg,FDA00002439539100013.jpg,FDA0...

【技术特征摘要】
1.L-酒石酸2,2- 二吡啶胺钴铁电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分子式为[Co (dpa)(L-C4H4O6) ]2 ·8Η20,其中dpa为2,2- 二吡啶胺,2,2- 二吡啶胺分子式为CltlH9N3,该铁电功能材料为纯度不低于99%的单斜晶系粉体,空间群结构为C2,其铁电特征参数分别为剩余极化强度 2Pr=0. 03 μ C · cnT2,矫顽电场 2Ec=9. Okv · cnT1,饱和极化强度 Ps=O. 203 μ C · an2,其粉体的晶胞参数为-M =■ 25.919(5) Α,Λ = 8.7605( 18)A,c = 18.584(4) Α, β =120. 99 (3)。。2.权利要求I所述的L-酒石酸2,2-二吡啶胺钴铁电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碳酸钴的制备按钴盐与碳酸盐的摩尔比I:1 I. 5,将钴盐溶于碳酸盐溶液中,搅拌溶解后,静置沉淀完毕,离心,得到紫红色沉淀的碳酸钴,用水冲洗干净,所述碳酸盐溶液的浓度为O. I lmol/L ; b、L-酒石酸2,2- 二吡啶胺混合溶液的制备按L -酒石酸和2,2- 二吡啶胺与甲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岳青戚金丽常海圣虞晓科朱红林许伟林建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