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的压缩混合匀浆液的方法及液相色谱柱。在色谱柱管的上腔顶部,设有高压流动相的入液管,所述高压流动相进入色谱柱管的上腔推压活塞体下行,所述活塞下方被压缩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混合匀浆液的输入端设在上腔并有输入阀;被分离物质通过高压进液管、上筛板及分配器均匀分流后进入下腔,在固定相中被吸附及分离;在下腔底部设有柱底筛板、分配器和出液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高压液压油缸推动活塞体压缩固定相和流动相装置存在的体积庞大、液压油渗漏,造成设备污染,影响生化药液的质量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相色谱柱,尤其涉及一种无需高压液压油缸推动活塞体而达到压缩混合匀浆液的方法及液相色谱柱。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液相色谱柱在分离、纯化混合物时,首先需要高压液压油缸的活塞轴推动色谱柱内的活塞体下行,压缩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混合匀浆液,并将匀浆液中的大部分流动相从柱底筛板挤压出去,达到固定相重新有序、紧密的排列,才能够依次吸附不同的被分离物质,从而实施分离、纯化混合物。具体结构参见图1,其工作原理如下:高压液压油缸(1),其活塞轴(2)推动色谱柱的活塞体(5),压缩从输入阀(12)进入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混合匀浆液并将匀浆液中的大部分流动相经过柱底筛板及分配器(7)、出口(8)流入收集容器,经过脱液的混合匀浆液达到重新有序、紧密排列成为固定相(6)并保压,紧密排列的固定相能够依次吸附不同的被分离物质,从而实施分离、纯化被分离物质的目的,被分离物质采取高压输送从进液管(3)进入,再通过上筛板及分配器(4),过滤被分离物质中的杂质,并均匀分流后在固定相(6)中被吸附,再经高压流动相从进液管(3)进入推出固定相(6)中被吸附的被分离物质,依此从分配器及下筛板(7)、通过出液管(8)流入各自的收集容器,即完成了一个批量的提纯、纯化工艺,若要进行下一个批量的提纯、纯化生产,再次高压输入被分离物质,再用高压流动相将其 推出,收集到各自的收集器,循环往复,分配器及下筛板(7)也同时用于阻碍固定相微粒,保持固定相不被流失,色谱柱的柱桶(9)与色谱柱下法兰(10)密闭联接,卸下下法兰能够将使用已久的固定相通过高压液压油缸活塞推动活塞体继续下推将固定相推出柱桶,进行清洗以便重复使用,色谱柱无密闭上法兰(11)与柱桶不密闭,主要用于高压液压油缸的支撑及联接,同时进液管(3)也从上法兰内通过进入活塞体。但实施这一方法不但需要在色谱柱上端设置一个体积庞大的高压液压油缸,造成设备超高度,难以在普通的生化车间安装,而且高压液压油缸及其液压管路长久难免会有液压油渗漏,造成设备污染,影响生化药液的质量。参照图2,流动相与固定相混合的匀浆液从输入阀(12)进入色谱柱下腔但还未被压缩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相色谱的压缩混合匀浆液的方法及液相色谱柱,以解决传统的高压液压油缸推动活塞体压缩固定相和流动相装置存在的体积庞大、液压油渗漏,造成设备污染,影响生化药液的质量等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相色谱的压缩混合匀浆液的方法,其中压缩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混合匀浆液的步骤是采用自身生产工艺所配置的高压流动相进入色谱柱管的上腔推压活塞体下行,对进入下腔的混合匀浆液实施压缩,达到重新有序、紧密排列成为固定相并保压;被分离物质采取高压输送从进液管进入,通过上筛板及分配器,过滤被分离物质中的杂质,并均匀分流后在固定相中被吸附,再经高压流动相从进液管进入推出固定相中被吸附的被分离物质,依此从分配器及下筛板,通过出液管流入各自的收集容器,即完成了一个批量的提纯、纯化工艺。一种液相色谱柱,在色谱柱管的上腔顶部,设有高压流动相的入液管,所述高压流动相进入色谱柱管的上腔推压活塞体下行,所述活塞下方被压缩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混合匀浆液的输入端设在上腔并有输入阀;被分离物质通过高压进液管、上筛板及分配器均匀分流后进入下腔,在固定相中被吸附及分离;在下腔底部设有柱底筛板、分配器和出液口。一种液相色谱柱,色谱柱由色谱柱上法兰、色谱柱下法兰和位于色谱柱内腔的活塞将其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活塞的导杆密封穿过上法兰固定在顶梁上,顶梁两端分别与安装在色谱柱两侧的升降装置连接,该升降装置在非工作状态为浮动状;高压流动相通过入液管进入到色谱柱的上腔,推压活塞体下行;活塞下方被压缩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混合匀浆液的输入端设在上腔并有输入阀,被分离物质通过设置在导杆中心的进液管、活塞底面的活塞体筛板及分配器进入下腔;所述下法兰设有出液管,其内壁设有分配器及下筛板。所述顶梁两端连接的升降装置是低压液压油缸升降驱动机构、采用滚珠丝杠结构的升降驱动机构或螺纹副升降驱动机构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制造成本,又避免了设备超高,适合普通生化车间的安装,同时也避免了液压油的渗漏保证药液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液相色谱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液相色谱柱的流动相与固定相混合的匀浆液从输入阀进入色谱柱下腔未被压缩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液相色谱柱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液相色谱柱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参照图3,为本专利技术采用自身工艺的流动相推压活塞体下行来压缩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混合匀浆液,其方法及装置如下: 本专利技术采用自身工艺的高压流动相(13)通过高压流动相入液管(18)进入到色谱柱的上腔推压活塞体下行,压缩下腔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混合匀浆液并将匀浆液中的大部分流动相经过柱底筛板及分配器(7)、出口(8)流入收集容器,达到重新有序、紧密排列固定相(6)的方法,流动相推压活塞体时,其上腔具有很大的内压,因此上法兰(14)除了需要与色谱柱密封外,也同时需要与活塞体(5)的导杆(15)密封,才能做到高压流动相(13)不被泄流,此时进液管(3)也改道从导杆(15)中心进入,被分离物质通过进液管(3)、活塞体筛板及分配器(4),在固定相(6)中被吸附,再经高压流动相从进液管(3)进入推出固定相(6)中被吸附的被分离物质,完成了一个批量的提纯、纯化工艺,另外低压液压油缸(16)安装色谱柱的两侧,不会对色谱柱造成设备污染,与顶梁(17)联接,其作用仅仅是用来将活塞上推到色谱柱顶端,能够从输入阀(12)装入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混合匀浆液,或者将活塞下推到色谱柱底部,推出柱管,便于清洗固定相,以便重复使用,此时柱底法兰应先从色谱柱卸下来,另外当低压液压油缸在非工作状态时,其活塞应处于浮动状态,避免当活塞体(5)、顶梁(17)下推时造成低压液压油缸活塞干涉的现象。参照图4,本专利技术也可采用滚珠丝杠(19)结构,替代低压液压油缸,驱动滚珠丝杠的低速电机也应设置浮动方案的措施,当上、下位移产生滚珠丝杠旋转时,也能够带动低速电机旋转,达到无干涉现象。本专利技术的滚珠丝杠同样也能够采用螺纹副替代,采取螺母与螺母座分离、联结的方法,避免干涉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相色谱的压缩混合匀浆液的方法,?其中压缩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混合匀浆液的步骤是采用自身生产工艺所配置的高压流动相进入色谱柱管的上腔推压活塞体下行,对进入下腔的混合匀浆液实施压缩,达到重新有序、紧密排列成为固定相并保压;被分离物质采取高压输送从进液管进入,通过上筛板及分配器,过滤被分离物质中的杂质,并均匀分流后在固定相中被吸附,再经高压流动相从进液管进入推出固定相中被吸附的被分离物质,依此从分配器及下筛板,通过出液管流入各自的收集容器,即完成了一个批量的提纯、纯化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相色谱的压缩混合匀浆液的方法,其中压缩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混合匀浆液的步骤是采用自身生产工艺所配置的高压流动相进入色谱柱管的上腔推压活塞体下行,对进入下腔的混合匀浆液实施压缩,达到重新有序、紧密排列成为固定相并保压;被分离物质采取高压输送从进液管进入,通过上筛板及分配器,过滤被分离物质中的杂质,并均匀分流后在固定相中被吸附,再经高压流动相从进液管进入推出固定相中被吸附的被分离物质,依此从分配器及下筛板,通过出液管流入各自的收集容器,即完成了一个批量的提纯、纯化工艺。2.一种液相色谱柱,其特征在于,在色谱柱管的上腔顶部,设有高压流动相的入液管,所述高压流动相进入色谱柱管的上腔推压活塞体下行,所述活塞下方被压缩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混合匀浆液的输入端设在上腔并有输入阀;被分离物质通过高压进液管、上筛板及分配器均匀分流后进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万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新通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