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化高效逆流色谱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604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4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化高效逆流色谱设备,包括机座,所述的机座上设有能相对所述的机座转动的行星架,所述的行星架上连接有驱动所述的行星架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行星架上设有行星轴,所述的行星轴上装有行星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所述的行星轮外部缠绕有多根螺旋缠绕的螺旋分离管,最内层所述的螺旋分离管的缠绕半径r1与最外层所述的螺旋分离管的缠绕半径r2之比为0.85~1。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控制多层螺旋管绕制半径来实现高β值的工程化高效逆流色谱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化高效逆流色谱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逆流色谱设备。
技术介绍
逆流色谱技术(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简称CCC)是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专利技术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于1970年论述了运动螺旋管内两个互不混溶的液相之间产生频繁的分配与传递的科学发现,为CCC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70-1980年期间,在实验室创制了“流通型行星式螺旋管离心分离仪”,为实现逆流色谱分离的仪器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理模型。根据我国抗生素等药物的组分分离与鉴定的需要,我国从1978年起在北京的实验室开创了我国的CCC技术的研究工作,并于1980年自主设计研制出第一台“水平流通型行星式离心分离机”,完成了各类抗生素、有机农药、胰岛素的分离纯化,并且首创了 CCC技术在中草药中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工作,相关研究成果于1984年首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商品仪器“水平流通型行星式逆流色谱仪”的小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1980-1990年期间,国外发现了在足够高转速的行星式运动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程化高效逆流色谱设备,包括机座(1),所述的机座(1)上设有能相对所述的机座(1)转动的行星架(2),所述的行星架(2)上连接有驱动所述的行星架(2)转动的驱动装置(6),所述的行星架(2)上设有行星轴(3),所述的行星轴(3)上装有行星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轮(4)外部缠绕有多根螺旋缠绕的螺旋分离管(5),最内层所述的螺旋分离管(5)的缠绕半径r1与最外层所述的螺旋分离管(5)的缠绕半径r2之比为0.8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化高效逆流色谱设备,包括机座(1),所述的机座(I)上设有能相对所述的机座(I)转动的行星架(2),所述的行星架(2)上连接有驱动所述的行星架(2)转动的驱动装置(6),所述的行星架(2)上设有行星轴(3),所述的行星轴(3)上装有行星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轮(4)外部缠绕有多根螺旋缠绕的螺旋分离管(5),最内层所述的螺旋分离管(5)的缠绕半径rl与最外层所述的螺旋分离管(5)的缠绕半径r2之比为0.85 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化高效逆流色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分离管(5 )为6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化高效逆流色谱设备,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的螺旋分离管(5)两端设有连接头,所述的螺旋分离管(5)连接为两根串联为一组或三根串联为一组或四根串联为一组或五根串联为一组或六根串联。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佑李能伍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优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