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升祥专利>正文

一种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449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8:00
一种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涉及机械加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筒形砂轮(5)的内孔中设置挡板(6),保证工件在通过筒形砂轮的内孔时,不会出现工件进入筒形砂轮孔内而引起故障,同时使筒形砂轮与送料盘(18)的轴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其中筒形砂轮绕自身轴线旋转,工件(17)随送料盘从筒形砂轮的球形端面通过时被磨削成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工作过程中筒形砂轮的磨损均匀,同时筒形砂轮自砺能使筒形砂轮的工作球面形状保持稳定,因此能较长时间不需修整砂轮,大大提高了加工质量和设备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筒形砂轮的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轴承滚子的磨削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圆锥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
技术介绍
已知的,滚动轴承按滚动体形状的不同可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而滚子轴承又可分为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和滚针轴承等多种类型,其中圆锥滚子轴承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以及其生产、装配方便等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由于圆锥滚子的精度对轴承的精度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因此在圆锥滚子轴承生产中,圆锥滚子的磨削,特别是球形端面的磨削加工极为关键,而目前针对圆锥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设备都不尽完美,其中的一种是通过磁盘进行送料的,这种设备在送料过程中会给圆锥滚子带来有害的残磁,因此现在生产中使用越来越少。而采用无磁球形端面磨床进行加工的厂家越来越多,目前较为常用的无磁球形端面磨床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采用实心圆柱形砂轮的圆锥滚子球形端面磨床,这种设备的送料盘和砂轮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砂轮的工作端面被修整成凹球面,其中砂轮绕自身轴线旋转,圆锥滚子在送料盘的带动下从砂轮端 面的中心通过后被磨削成形,磨削后的圆锥滚子质量较好,但由于砂轮端面各点的线速度跟其半径成正比,砂轮的线速度在外径处最高,而在圆心处的线速度为零,当圆锥滚子经过砂轮中心部位时,因砂轮线速度太低而不能正常磨削,同时,由于砂轮的中心部分磨损较慢,不易保持砂轮球面形状的稳定性。为了保证圆锥滚子的磨削质量,必须频繁地修整砂轮的端面,从而大大缩短了砂轮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种无磁球形端面磨床与第一种设备不同的是采用了筒形砂轮对圆锥滚子进行磨肖IJ,为了防止圆锥滚子在磨削过程中进入筒形砂轮的内孔,将送料盘与砂轮的中心线偏转一定角度,使圆锥滚子偏离砂轮的中心从砂轮的实体部分通过,此设备虽然克服了上述设备砂轮中心部分线速度过低的不利影响和砂轮需要频繁修整的缺点,但由于该设备调整比较困难,因此无法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本专利技术采用筒形砂轮对工件进行磨削,避免了砂轮心部的磨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筒形砂轮的内孔中设置挡板,避免了工件进入筒形砂轮内孔而引起故障,同时工件沿着挡板从筒形砂轮的上部过度到筒形砂轮的下部以后能继续进行磨削,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适合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为实现如上所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采用筒形砂轮对工件进行磨削,在所述筒形砂轮的孔内设有挡板。所述的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所述挡板通过挡板支架固定在筒形砂轮的内孔中。所述的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所述工件通过送料盘沿筒形砂轮轴截面进行送料。所述的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所述筒形砂轮孔内的挡板及挡板支架在更换不同型号的工件时挡板在筒形砂轮的轴线方向位置可调。所述的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所述筒形砂轮的中心线为水平设置或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设置。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所述的优越性: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采用筒形砂轮对工件进行磨削,避免了砂轮心部的磨削,改善了机床的磨削质量,同时减少了对筒形砂轮的修整次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延长了筒形砂轮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使工件通过筒形砂轮的轴截面送进,提高了工件球面几何形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适合大范围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磨削过程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挡板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 在图中:1、带轮A ;2、皮带A ;3、带轮B ;4、电机A ;5、筒形砂轮;6、挡板;7、挡板支架;8、带轮C ;9、左导轮轴;10、皮带B ;11、丝杆螺母副A ;12、带轮D ;13、减速器A ;14、电机B ;15、电机C ;16、砂轮座;17、工件;18、送料盘;19、右导轮;20、右导轮轴;21、芯轴;22、带轮E ;23、皮带C ;24、丝杆螺母副B ;25、带轮F ;26、减速器B ;27、电机D ;28、V形口 ;29、左导轮。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 3所述的一种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采用筒形砂轮5对工件17进行磨削,所述筒形砂轮5的中心线为水平设置或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设置,在筒形砂轮5的端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球形面,其球面半径应与被加工工件的球形端面半径相等,在所述筒形砂轮5的孔内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通过挡板支架7固定在筒形砂轮5的内孔中,所述筒形砂轮5孔内的挡板6及挡板支架7在更换不同型号的工件17时挡板6在筒形砂轮5的轴线方向位置可调,所述挡板支架7在必要时可以在筒形砂轮5的轴线方向调整,其中筒形砂轮5设置在送料机构的一侧,所述送料机构中的送料盘18外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存放工件17的V形口 28,所述工件17通过送料盘18沿筒形砂轮5轴截面进行送料,送料盘18设置在右导轮19和左导轮29之间,所述右导轮19和左导轮29分别连接传动机构,由传动机构分别带动右导轮19和左导轮29呈正向和反向旋转使送料盘18上设置的V形口 28带动工件17连续进入筒形砂轮5的磨削区进行磨削。所述的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所述筒形砂轮5设置在砂轮座16的上面,所述砂轮座16通过电机C15与丝杠螺母副带动砂轮座16前进与后退,筒形砂轮5通过带轮Al、皮带A2、带轮B3和电机A4带动旋转。所述的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其中右导轮19由电机D27经减速器B26、带轮F25、皮带C23、带轮E22和右导轮轴20带动旋转,右导轮19设置在滑座A的上面,所述滑座A通过丝杆螺母副B24左 右滑动,左导轮29由电机B14经减速器A13、带轮D12、皮带B10、带轮CS和左导轮轴9带动旋转,左导轮29设置在滑座B的上面,所述滑座B通过丝杆螺母副All左右滑动,在右导轮轴20或左导轮轴9的内孔中设有芯轴21,所述芯轴21的端部设有送料盘1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法为,首先将工件17送入送料盘18上部的V形口 2,右导轮19和左导轮29绕自身轴线旋转,但其旋转方向相反,当工件17进入右导轮19和左导轮29之间的导向面以后,在右导轮19和左导轮29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工件17绕自身轴线旋转;由于工件17通过送料盘18的分隔,每个工件17之间不会互相摩擦;当右导轮19的转速大于左导轮29的转速时,工件17会以两者差速的一半绕送料盘18中心线公转;由于在筒形砂轮5的孔内设置有挡板6,有效地避免了工件17经过筒形砂轮5内孔时掉落在筒形砂轮5的孔内;随着送料盘18的不断旋转,磨削后的工件17会被带离磨削区,在自重的作用下脱离V形口 28。本专利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将筒形砂轮5的中心线与左导轮29和右导轮19的中心线垂直,并在左导轮29和右导轮19的对称位置与左导轮29和右导轮19的中心线相交。在筒形砂轮5的砂轮轴的尾端装有带轮Al,带轮Al上套有皮带A2,皮带A2的另一端套在带轮B3,带轮B3与电机A4联接,砂轮座16与电机C15相联,电机C15通过丝杆螺母完成筒形砂轮5的进、退和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滚子球形端面的磨削机构,其特征是:采用筒形砂轮(5)对工件(17)进行磨削,在所述筒形砂轮(5)的孔内设有挡板(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升祥黎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黎升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