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毂轴管制造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55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轮毂轴管制造新工艺,针对传统工艺实心毛坯加工费工费时难度大,产品抗疲劳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缺陷,采用模具水压机挤压成空心毛坯,最后外表处理成为成品,单件省时20-30分钟,省料12-15%,工装刀具节耗2-3元,产品抗疲劳寿命超过标准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适用于所有型号的汽车叉车等后桥上使用的轮毂轴管(或半轴套管、轴头)的加工制造。(*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轮轮毂
,是一种汽车轮毂轴管制造工艺方法。传统的汽车轮毂轴管制造工艺,是下料→加热→锻打→加热→成型→终锻(成实心毛坯)→钻孔→扩孔→搪孔→外表切削处理→成品。由于轴管内腔几何形状复杂,有抛物曲面与圆柱体面圆滑过渡的,有圆锥、圆弧曲面与圆柱体面圆滑过渡的内腔,所以不仅实心毛坯后钻孔、扩孔、搪孔特别费工费时,难度大,浪费原材料,而且毛坯经过钻孔后将金属纤维组织切断,抗疲劳性寿命强度大大降低,如EQ153轮毂轴管,采用传统工艺加工后,抗疲劳性台架试验冲击次数远远达不到规定的60万次标准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究一种工艺简单、省工省时、抗疲劳寿命大大提高符合标准要求的汽车轮毂轴管制造新工艺。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针对现有传统工艺存在的缺点,采用模具、水压机挤压成空心轴管毛坯。其具体工艺流程是下料→加热→予成形→予冲孔→成型→冲孔→外表处理→成品。其中予成形、予冲孔后成半空心毛坯,予成型、成型、予冲孔、冲孔各需一套模具,用水压机剂压成全空芯毛坯,最后经外表切削处理即成成品。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汽车轮毂轴管制造工艺与现有的传统工艺相比,减少了轴管内腔的钻孔、扩孔、搪孔等难度较大的工序,省工省时省料,单件省时20-30分钟,省料12-15%,工装刀具消耗省2-3元人民币,产品抗疲劳寿命大大提高,如EQ153轮毂轴管,用该工艺加工制造后,抗疲劳寿命台架试验,冲击次数达到80万次以上不损裂,超过图纸规定的60万次标准要求。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汽车轮毂轴管制造工艺适用所有型号的汽车、叉车等后桥上使用的轮毂轴管(或半轴套管、轴头)的加工制造。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轴毂轴管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下料、加热、予成形、予冲孔、成型、冲孔、予成型、予冲孔、成型、冲孔各需模具,用水压机挤压成轴管空芯毛坯,最后处表切削处理加工出成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轮毂轴管制造新工艺,针对传统工艺实心毛坯加工费工费时难度大,产品抗疲劳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缺陷,采用模具水压机挤压成空心毛坯,最后外表处理成为成品,单件省时20—30分钟,省料12—15%,工装刀具节耗2—3元,产品抗疲劳寿命超过标准以上,本专利技术工艺适用于所有型号的汽车叉车等后桥上使用的轮毂轴管(或半轴套管、轴头)的加工制造。文档编号B23P13/00GK1080581SQ93105358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明运 申请人:国营东风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轴毂轴管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下料、加热、予成形、予冲孔、成型、冲孔、予成型、予冲孔、成型、冲孔各需模具,用水压机挤压成轴管空芯毛坯,最后处表切削处理加工出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运李克敏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东风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