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管机防划芯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180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轧管机芯棒,具体为冷轧管机防划芯棒,包括芯棒尾件、芯棒和芯棒束节,相邻芯棒之间通过芯棒束节连接,芯棒尾件与尾端的芯棒连接,芯棒束节与芯棒之间套有一芯棒支撑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冷轧管机防划芯棒上增加支撑环后,可以有效防止钢管内壁划伤,并减少了定期清理轧机芯棒表面的工作,降低了生产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轧机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轧管机芯棒,具体为冷轧管机防划芯棒
技术介绍
无缝钢管生产的主要生产设备-冷轧管机的加料方式多采用尾端加料,加料时轧机芯棒固定,管坯从芯棒尾端处被推料装置轴向推进到待轧制区域,在整个加料过程中,轧机的芯棒是位于管坯中的,由于芯棒在轧机上没有有效的支撑,特别是较长的管件生产中,近15m长的芯棒压在钢管内表面上,因其自重和表面粗糙的原因,在加料过程中的钢管内壁与芯棒间的摩擦往往会造成管坯的内壁划伤,而被划伤的部位在经过轧制变形后不易被消除,这样将影响成品管的内壁质量,造成成材率降低。在钢管被芯棒划伤的同时,芯棒的外表面往往也会出现相应的划伤,且多为点和线的形式,线为摩擦时被划出的凹槽,点为凹槽末端被带出金属堆积的金属瘤,在管坯通过芯棒时,芯棒上凸出的金属瘤会对钢管的内壁形成划伤。通过机加工的方式把芯棒上的金属瘤清理干净,短时间会使划伤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当穿过几支管坯后,芯棒上又会形成新的金属瘤,造成新的划伤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以有效防止划伤管内壁的芯棒,具体的技术方案为:冷轧管机防划芯棒,包括芯棒尾件、芯棒和芯棒束节,相邻芯棒之间通过芯棒束节连接,芯棒尾件与尾端的芯棒连接,芯棒束节与芯棒之间套有一芯棒支撑环。芯棒支撑环为圆环,芯棒支撑环的外径大于芯棒直径并小于管坯的内径,面向加料的一侧有斜度,便于加料时管坯的端口能顺利导入。芯棒尾件与尾端的芯棒之间也有一芯棒支撑环。芯棒支撑环采用铸造铝青铜制成。加料时,管坯由推料装置送入芯棒,在管端推进到芯棒尾件处的支撑环处时,由于支撑环的外径大于芯棒直径,芯棒将被支撑环抬起,使管坯内壁与芯棒分离,随着管坯的继续推进,逐个通过芯棒上的支撑环,这些支撑环逐个将芯棒抬高,保证整个加料过程中,管坯内壁只与支撑环接触,不会与芯棒间产生摩擦。本技术提供的冷轧管机防划芯棒上增加支撑环后,可以有效防止钢管内壁划伤,并减少了定期清理轧机芯棒表面的工作,降低了生产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轧机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冷轧管机防划芯棒,包括芯棒尾件3、芯棒I和芯棒束节2,相邻芯棒之间通过芯棒束节2连接,芯棒尾件3与尾端的芯棒I连接,芯棒束节2与芯棒I之间套有一芯棒支撑环4。芯棒支撑环4通过芯棒束节2与芯棒I的端面将其定位,具体的位置和数量根据管坯的长度定,以每支管坯长度的范围内由2 3个支撑环为宜。如图2所示,芯棒支撑环4为圆环,芯棒支撑环4的外径大于芯棒I直径并小于管坯5的内径,面向加料的一侧有斜度,便于加料时管坯的端口能顺利导入。芯棒尾件3与尾端的芯棒之间也有一芯棒支撑环4。保证管坯5从开始通过尾端芯棒时内壁就与芯棒脱离。芯棒支撑环4采用铸造铝青铜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承受加料时,管坯端口的冲击,同时还有良好的耐磨性,具有相当的使用寿命,并且不会对钢坯5的内壁造成划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轧管机防划芯棒,包括芯棒尾件、芯棒和芯棒束节,相邻芯棒之间通过芯棒束节连接,芯棒尾件与尾端的芯棒连接,其特征在于:芯棒束节与芯棒之间套有一芯棒支撑环。

【技术特征摘要】
1.轧管机防划芯棒,包括芯棒尾件、芯棒和芯棒束节,相邻芯棒之间通过芯棒束节连接,芯棒尾件与尾端的芯棒连接,其特征在于:芯棒束节与芯棒之间套有一芯棒支撑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管机防划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支撑环为圆环,芯棒支撑环的外径大于芯棒直径并小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涛汤国振陈勇蒋陈
申请(专利权)人: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