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棒夹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1183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芯棒夹送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夹送设备存在的容易使芯棒产生变形的问题。包括结构相同的上下夹送机构,上夹送机构为在上摆杆(3)的左端侧面分别设置有上夹送主从动链轮轴承座和上夹送主从动链轮轴,在上夹送主动链轮(6)与上夹送从动链轮(28)之间设置有上夹送链条(7)和V形夹送座(8);在上摆杆(3)的右端下部设置有上摆动座(10),在下摆杆(16)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下摆动座(15),摆动油缸(13)的输出轴头部耳环(12)与上摆动轴(11)铰接,摆动油缸(13)的油缸尾部耳环(14)与下摆动轴铰接,定位油缸(25)的输出轴上的定位耳环(24)与下摆杆定位铰轴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夹送力分布合理,芯棒夹送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缝钢管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无缝钢管轧制过程中的芯棒夹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无缝钢管轧制生产中,芯棒的夹送机构大多是采用上下布置的一个主动辊和一个被动辊来进行芯棒夹送的,夹送辊与被夹送芯棒为点接触,夹紧力分布不合理,容易使芯棒产生变形。另外,为了保证芯棒的夹送速度,主动辊一般转速较大,会导致芯棒润滑层被破坏,从而使芯棒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芯棒夹送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夹送设备存在的容易使芯棒产生变形及由于润滑层破坏造成芯棒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 一种芯棒夹送机构,包括固定机架,在固定机架上设置有固定轴,上摆杆的中下部与固定轴铰接在一起,下摆杆的中上部与固定轴铰接在一起,在固定机架上设置有定位油缸,在上摆杆的左端侧面分别设置有上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和上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在上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中设置有上夹送主动链轮轴,在上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中设置有上夹送从动链轮轴,在上摆杆的右端设置有上马达,上马达的输出轴与上夹送主动链轮轴的右端连接,在上夹送主动链轮轴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上夹送主动链轮,在上夹送从动链轮轴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上夹送从动链轮,在上夹送主动链轮与上夹送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上夹送链条,在上夹送链条的顶面上设置有上V形夹送座;在下摆杆的左端侧面分别设置有下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和下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在下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中设置有下夹送主动链轮轴,在下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中设置有下夹送从动链轮轴,在下摆杆的右端设置有下马达,下马达的输出轴与下夹送主动链轮轴的右端连接,在下夹送主动链轮轴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下夹送主动链轮,在下夹送从动链轮轴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下夹送从动链轮,在下夹送主动链轮与下夹送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下夹送链条,在下夹送链条的顶面上设置有下V形夹送座;在上摆杆的右端下部设置有上摆动座,在上摆动座上设置有上摆动轴,在下摆杆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下摆动座,在下摆动座上设置有下摆动轴,摆动油缸的输出轴头部耳环与上摆动轴铰接,摆动油缸的油缸尾部耳环与下摆动轴铰接;在下摆杆的右下端设置有下摆杆定位铰座,在下摆杆定位铰座上设置有下摆杆定位铰轴,定位油缸的输出轴上的定位耳环与下摆杆定位铰轴铰接。在上夹送链条的顶面上设置的上V形夹送座与下夹送链条的顶面上设置的下V形夹送座之间活动夹送有芯棒。本专利技术能提供足够大的夹送力,且夹送过程中芯棒与夹送链无相对运动,芯棒的润滑层不会被破坏,从而降低了芯棒的磨损。同时夹送链与芯棒为线接触,使夹送力分布更 加合理,使芯棒不易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芯棒夹送机构,包括固定机架1,在固定机架I上设置有固定轴2,上摆杆3的中下部与固定轴2铰接在一起,下摆杆16的中上部与固定轴2铰接在一起,在固定机架I上设置有定位油缸25,在上摆杆3的左端侧面分别设置有上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4和上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在上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4中设置有上夹送主动链轮轴5,在上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中设置有上夹送从动链轮轴27,在上摆杆3的右端设置有上马达9,上马达9的输出轴与上夹送主动链轮轴5的右端连接,在上夹送主动链轮轴5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上夹送主动链轮6,在上夹送从动链轮轴27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上夹送从动链轮28,在上夹送主动链轮6与上夹送从动链轮28之间设置有上夹送链条7,在上夹送链条7的顶面上设置有上V形夹送座8 ;在下摆杆16的左端侧面分别设置有下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19和下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在下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19中设置有下夹送主动链轮轴18,在下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中设置有下夹送从动链轮轴29,在下摆杆16的右端设置有下马达17,下马达17的输出轴与下夹送主动链轮轴18的右端连接,在下夹送主动链轮轴18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下夹送主动链轮20,在下夹送从动链轮轴29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下夹送从动链轮30,在下夹送主动链轮20与下夹送从动链轮30之间设置有下夹送链条21,在下夹送链条21的顶面上设置有下V形夹送座22 ;在上摆杆3的右端下部设置有上摆动座10,在上摆动座10上设置有上摆动轴11,在下摆杆16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下摆动座15,在下摆动座15上设置有下摆动轴,摆动油缸13的输出轴头部耳环12与上摆动轴11铰接,摆动油缸13的油缸尾部耳环14与下摆动轴铰接;在下摆杆16的右下端设置有下摆杆定位铰座23,在下摆杆定位铰座23上设置有下摆杆定位铰轴,定位油缸25的输出轴上的定位耳环24与下摆杆定位铰轴铰接。在上夹送链条7的顶面上设置的上V形夹送座8与下夹送链条21的顶面上设置的下V形夹送座22之间活动夹送有芯棒26。芯棒在夹送位时,摆动油缸13和定位油缸25的活塞杆同时伸出,上摆杆3和下摆杆16摆动,使上、下夹送链夹紧芯棒26,然后,上马达9和下马达17同时启动,上、下夹送链以相同速度转动,直到芯棒完全出夹送工位后,摆动油缸13和定位油缸25的活塞杆同时收缩,准备开始下一次芯棒夹送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芯棒夹送机构,包括固定机架(1),在固定机架(1)上设置有固定轴(2),上摆杆(3)的中下部与固定轴(2)铰接在一起,下摆杆(16)的中上部与固定轴(2)铰接在一起,在固定机架(1)上设置有定位油缸(25),其特征在于,在上摆杆(3)的左端侧面分别设置有上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4)和上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在上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4)中设置有上夹送主动链轮轴(5),在上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中设置有上夹送从动链轮轴(27),在上摆杆(3)的右端设置有上马达(9),上马达(9)的输出轴与上夹送主动链轮轴(5)的右端连接,在上夹送主动链轮轴(5)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上夹送主动链轮(6),在上夹送从动链轮轴(27)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上夹送从动链轮(28),在上夹送主动链轮(6)与上夹送从动链轮(28)之间设置有上夹送链条(7),在上夹送链条(7)的顶面上设置有上V形夹送座(8);在下摆杆(16)的左端侧面分别设置有下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19)和下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在下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19)中设置有下夹送主动链轮轴(18),在下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中设置有下夹送从动链轮轴(29),在下摆杆(16)的右端设置有下马达(17),下马达(17)的输出轴与下夹送主动链轮轴(18)的右端连接,在下夹送主动链轮轴(18)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下夹送主动链轮(20),在下夹送从动链轮轴(29)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下夹送从动链轮(30),在下夹送主动链轮(20)与下夹送从动链轮(30)之间设置有下夹送链条(21),在下夹送链条(21)的顶面上设置有下V形夹送座(22);在上摆杆(3)的右端下部设置有上摆动座(10),在上摆动座(10)上设置有上摆动轴(11),在下摆杆(16)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下摆动座(15),在下摆动座(15)上设置有下摆动轴,摆动油缸(13)的输出轴头部耳环(12)与上摆动轴(11)铰接,摆动油缸(13)的油缸尾部耳环(14)与下摆动轴铰接;在下摆杆(16)的右下端设置有下摆杆定位铰座(23),在下摆杆定位铰座(23)上设置有下摆杆定位铰轴,定位油缸(25)的输出轴上的定位耳环(24)与下摆杆定位铰轴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棒夹送机构,包括固定机架(1),在固定机架(I)上设置有固定轴(2),上摆杆(3)的中下部与固定轴(2)铰接在一起,下摆杆(16)的中上部与固定轴(2)铰接在一起,在固定机架(I)上设置有定位油缸(25),其特征在于,在上摆杆(3)的左端侧面分别设置有上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4)和上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在上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4)中设置有上夹送主动链轮轴(5),在上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中设置有上夹送从动链轮轴(27),在上摆杆(3)的右端设置有上马达(9),上马达(9)的输出轴与上夹送主动链轮轴(5)的右端连接,在上夹送主动链轮轴(5)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上夹送主动链轮(6),在上夹送从动链轮轴(27 )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上夹送从动链轮(28 ),在上夹送主动链轮(6 )与上夹送从动链轮(28)之间设置有上夹送链条(7),在上夹送链条(7)的顶面上设置有上V形夹送座(8);在下摆杆(16)的左端侧面分别设置有下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19)和下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在下夹送主动链轮轴承座(19)中设置有下夹送主动链轮轴(18),在下夹送从动链轮轴承座中设置有下夹送从动链轮轴(29),在下摆杆(1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鹏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