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空气悬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8964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0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空气悬架控制系统,包括:高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气囊的充气气路,以及开启或关闭所述气囊的放气气路的电磁阀组;用于设置悬架系统参数和选择工作模式的显示及设置模块;用于接收车身高度信息、速度信息、储气罐的压力信息以及悬架系统参数信息和工作模式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控制所述电磁阀组的开启和/或关闭的主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种传感器对客车的相关参数进行监控,实现了高位模式、中位模式、低位模式、侧跪模式、高速高度模式、底盘稳定、故障查询、参数在线标定等功能,可适应不同路面状况和车速的要求,在提高客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汽车完美的操纵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客车用空气悬架的电子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是车辆重要部件之一,它弹性的连接着车身和车桥,在汽车行驶时,用以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被动悬架主要是由钢板弹簧或者螺旋弹簧以及减振器组成的机械系统,被动悬架中的各元件的特性不可调整,只能被动地吸收能量、缓和冲击。传统的被动悬架具有固定的悬架刚度和悬架阻尼,设计的出发点是在满足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之间的折中,但无法解决同时满足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之间相矛盾的要求。被动悬架中的若采用刚性较大的螺旋弹簧使得车轮保持着与路面接触的倾向,能够提高轮胎的抓地能力,但是所带来的问题是乘坐汽车时会给人带来较强烈的颠簸感觉;若采用较软的螺旋弹簧,虽然能够适应崎岖不平的路面,提高汽车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但是这样又会使得的汽车操纵性变差。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和客车悬架技术的发展,空气悬架在客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空气悬架的发展使得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能够同时兼具,因此其已开始逐步取代了被动悬架。传统的空气悬架的控制模式是采用机械高度阀,通过高度阀阀门的开启调节对空气悬架气囊的充放气,从而保持车辆恒定的行驶高度。但是,机械式高度阀的控制方式简单、动作误差较大、功能模式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整车的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燃油经济性以及乘车方便性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客车用空气悬架的电子控制系统,以根据车辆行驶状况感知车辆状态的变化,进而控制空气悬架中气囊的充放气以改变车身高度,使得汽车行驶平顺,同时也改善整车的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燃油经济性、以及乘车方便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客车空气悬架控制系统,包括:装设于客车车架,并用于获取所述客车的车身高度信息的高度传感器;装设于客车变速箱输出轴,并用于获取所述客车的速度信息的速度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客车的储气罐,并用于获取储气罐压力信息的压力传感器;装设于客车空气悬架中气囊的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并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气囊的充气气路,以及开启或关闭所述气囊的放气气路的电磁阀组;装设于所述客车的仪表台,用于反馈所述车身高度信息、速度信息和储气罐的压力信息,并用于设置悬架系统参数和选择工作模式的显示及设置模块;以及,与所述高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磁阀组和显示及设置模块通过数据电缆连接,用于从所述高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接收所述车身高度信息、速度信息和储气罐的压力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显示及设置模块,从所述显示及设置模块获取悬架系统参数信息和工作模式信息,依据所述车身高度信息、速度信息、储气罐的压力信息以及悬架系统参数信息和工作模式信息控制所述电磁阀组的开启和/或关闭的主控制器。进一步:所述高度传感器包括角度传感器、传感器阀芯和传感器壳体;其中,所述角度传感器的旋转轴与所述传感器阀芯相连,通过将测量角度的变化转换为高度的变化进而获得所述车身高度信息;所述角度传感器和传感器阀芯固定于所述传感器壳体内。进一步,所述高度传感器为3个,分别装设于所述客车的前桥车门一侧车架、后桥左侧车架和右侧车架,所述高度传感器通过横摆杆和竖摆杆与车桥相连。进一步,所述电磁阀组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客车的前桥空气悬架中两侧气囊的充气气路,以及开启或关闭所述前桥空气悬架中两侧气囊的放气气路的第一双电控电磁阀,装设于所述前桥空气悬架中两侧气囊的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客车的后桥空气悬架中右侧气囊的充气气路,以及开启或关闭所述后桥空气悬架中右侧气囊的放气气路的第二双电控电磁阀,装设于所述后桥空气悬架中右侧气囊的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后桥空气悬架中左侧气囊的充气气路,以及开启或关闭所述后桥空气悬架中左侧气囊的放气气路的第三双电控电磁阀,装设于所述后桥空气悬架中左侧气囊的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前桥空气悬架中位于车门对侧的气囊的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的二位二通电磁阀,装设于所述前桥空气悬架中位于车门对侧的气囊的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进一步,所述第一双电控电磁阀、第二双电控电磁阀和第三双电控电磁阀均为分体式不锈钢电磁阀。进一步,所述分体式不锈钢电磁阀包括进气阀和出气阀;所述进气阀装设于所述储气罐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的充气气路中;所述出气阀装设于所述气囊的放气气路。进一步,所述二位二通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进一步,所述显示及设置模块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并用于同所述主控制器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二 CAN总线收发丰吴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 CAN总线收发模块从所述主控制器接收所述车身高度信息、速度信息和储气罐的压力信息,以及通过所述第二 CAN总线收发模块向所述主控制器发送悬架系统参数信息和工作模式信息的第二控制模块;用于从第二控制模块接收所述车身高度信息、速度信息和储气罐的压力信息并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模块;用于设置悬架系统参数和选择工作模式,并将所设置的悬架系统参数信息和所选择的工作模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设置面板;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设置面板供电的第二电源模块。进一步,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与所述显示及设置模块电连接,用于同所述显示及设置模块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一CAN总线收发模块;用于从所述高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接收所述车身高度信息、速度信息、储气罐的压力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 CAN总线收发模块发送给所述显示及设置模块,通过所述第一 CAN总线收发模块从所述显示及设置模块获取所述悬架系统参数信息和工作模式信息,依据所述车身高度信息、速度信息、储气罐的压力信息以及悬架系统参数信息和工作模式信息向所述电磁阀组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磁阀组的开启和/或关闭的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高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组通过数据电缆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 CAN总线收发模块与所述显示及设置模块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电磁阀组之间;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所述高度传感器供电的第一电源模块。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客车空气悬架控制系统利用高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对汽车行驶时的相关参数进行监控,可根据监控情况通过电磁阀组中各个电磁阀的开启和/或关闭操作对客车空气悬架中气囊进行充放气,进而实现对客车车身高度的自动调节,实现了高位模式、中位模式、低位模式、侧跪模式、高速高度模式、底盘稳定、故障查询、参数在线标定等功能,以适应不同路面状况和适应车速的要求,在提高乘客车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的同时也保证汽车完美的操纵性。同时,本专利技术中所具有的装设于所述前桥空气悬架中位于车门一侧气囊的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的二位二通电磁阀,通过该二位二通电磁阀的开关操作可实现客车的“侧跪”,使得客车车门部向地面倾斜,进而使得车门踏板靠近地面,实现老人、儿童以及上下车有障碍的人士能够轻松的上下车。这些操作以及车身高度信息、速度信息和储气罐的压力信息的反馈均可通过显示及设置模块实现。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电磁阀替代传统机械高度阀,极大的减小了充放气操作的误差,配合主控制器的实时控制,很好的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空气悬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设于客车车架,并用于获取所述客车的车身高度信息的高度传感器;装设于客车变速箱输出轴,并用于获取所述客车的速度信息的速度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客车的储气罐,并用于获取储气罐压力信息的压力传感器;装设于客车空气悬架中气囊的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并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气囊的充气气路,以及开启或关闭所述气囊的放气气路的电磁阀组;装设于所述客车的仪表台,用于反馈所述车身高度信息、速度信息和储气罐的压力信息,并用于设置悬架系统参数和选择工作模式的显示及设置模块;以及,与所述高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磁阀组和显示及设置模块通过数据电缆连接,用于从所述高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接收所述车身高度信息、速度信息和储气罐的压力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显示及设置模块,从所述显示及设置模块获取悬架系统参数信息和工作模式信息,依据所述车身高度信息、速度信息、储气罐的压力信息以及悬架系统参数信息和工作模式信息控制所述电磁阀组的开启和/或关闭的主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密科戴立伟吴纪纲吴学军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