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400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制造方法,具第一导电类型的硅衬底上形成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阱区,阱区内具有漂移区和体区,漂移区耐高压,体区是结型场效应管的沟道区;漂移区内形成具第一导电类型的反型层,反型层一端上有隔离结构,沟道区外侧形成具第一导电类型的栅极区,漂移区形成漏极引出端,沟道区形成源极引出端,栅极区形成栅极引出端,衬底区形成衬底引出端,漏极引出端和源极引出端为第二导电类型,栅极引出端和衬底引出端为第一导电类型;沟道区先采用光刻形成至少两条支路沟道,再通过离子注入及推进连接多条支路形成一个沟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沟道的有效杂质浓度降低,沟道更易耗尽,夹断电压降低,可得到不同夹断电压的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高压结型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高压结型场效应管JFET)器件的沟道区通过光刻定义为一个通路,然后用离子注入及推进形成沟道,沟道区的杂质浓度为注入的有效面密度。以HV N型沟道JFET器件举例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传统的HV N型JFET器件的沟道区是由光刻定义出一个DNW沟道区,然后通过离子注入形成沟道,这样沟道中的杂质浓度为DNW的有效杂质浓度,夹断电压取决于DNW注入时的剂量,这种工艺条件下的JFET的夹断电压往往只有一种,通道不易耗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夹断电压,且在同一种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的夹断电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高压结型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I步,在衬底上采用光刻形成漏极漂移区和至少两条支路沟道,通过离子注入及推进将多条支路物理性连接形成一个沟道,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导电类型,漏极漂移区和沟道区具有与第一导电类型相反的第二导电类型;第2步,在衬底上采用光刻和离子注入形成栅极区,栅极区具有第一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结型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1步,在衬底上采用光刻形成漏极漂移区和至少两条支路沟道,通过离子注入及推进将多条支路物理性连接形成一个沟道,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导电类型,漏极漂移区和沟道区具有与第一导电类型相反的第二导电类型;第2步,在衬底上采用光刻和离子注入形成栅极区,栅极区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第3步,在硅片表面形成多个隔离结构;第4步,在漏极漂移区采用光刻和离子注入形成漂移区反型层,所述漂移区反型层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第5步,在漏极漂移区和沟道区分别进行第二导电类型的离子注入,形成漏极引出端和源极引出端;在栅极区和衬底区分别进行第一导电类型的离子注入,形成栅极引出端和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结型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I步,在衬底上采用光刻形成漏极漂移区和至少两条支路沟道,通过离子注入及推进将多条支路物理性连接形成一个沟道,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导电类型,漏极漂移区和沟道区具有与第一导电类型相反的第二导电类型; 第2步,在衬底上采用光刻和离子注入形成栅极区,栅极区具有第一导电类型; 第3步,在硅片表面形成多个隔离结构; 第4步,在漏极漂移区采用光刻和离子注入形成漂移区反型层,所述漂移区反型层具有第一导电类型; 第5步,在漏极漂移区和沟道区分别进行第二导电类型的离子注入,形成漏极引出端和源极引出端;在栅极区和衬底区分别进行第一导电类型的离子注入,形成栅极引出端和衬底引出端; 第6步,淀积介电层并刻蚀形成接触孔,在接触孔中填充源极金属电极、栅极金属电极、漏极金属电极和衬底极金属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结型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第二导电类型为N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结型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结型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4步和第5步之间,在硅片表面生长一栅氧化层,其上淀积一层多晶硅,刻蚀多晶硅和栅氧化层形成位于隔离结构之上的漏端多晶硅场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结型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开明董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