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398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在硅衬底上形成半导体层;2)打开预定窗口,并在同一窗口上对所述半导体层进行P型和N型掺杂介质注入;3)重复步骤1)和2),直至半导体层的总厚度达到预定厚度;4)对所述P型和N型掺杂介质进行扩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同一位置进行P型和N型掺杂介质的注入,提高了超级结耗尽区结构制备工艺的稳定性,并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工艺,特别是涉及超级结M0SFEFT耗尽区的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超级结MOSFET的耗尽区为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层,相对于传统的MOSFET,其击穿电压受外延层掺杂浓度的影响较小,利用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在截至状态下的相互耗尽,可以获得较高的击穿电压。但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的制造比较困难,目前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多层外延加注入扩散;二是厚外延生长加深沟槽刻蚀与填充。第二类制造工艺比第一类更困难,但成本比第一类工艺低。对于第一类制造工艺,又可以细分为两种:第一种如图1所示,其第一半导体层2的掺杂介质由硅外延原位掺杂形成,第二掺杂介质3则通过注入和扩散形成。具体工艺步骤包括:步骤1,在半导体衬底I上生长第一半导体层2,图1(1);步骤2,在预定窗口上进行第二掺杂介质3注入,图1 (2);步骤3,重复步骤I和步骤2,直至半导体层的总厚度达到预定厚度,图1 (3) (η-1);步骤4,最后进行第二掺杂介质3扩散,图1 (η)。第二种如图2所示,其P型和N型柱层都由掺杂介质注入和扩散来形成。具体工艺步骤包括:步骤I,第三半导体层6生长,图2 (I),但此第三半导体层6非掺杂或具有较低的掺杂浓度;步骤2,在第一预定窗口上进行第一掺杂介质7注入,在第二预定窗口上进行第二掺杂介质8注入,图2(2);步骤3,重复步骤I和2,直至半导体层的总厚度达到预定厚度,图2 (η-1);步骤4,最后进行掺杂介质扩散,图2 (η)。对比这两种制造工艺,第一种成本较第二种低,但工艺控制比较难,因为硅外延原位掺杂而形成的杂质浓度的精度很难满足工艺的需求,从而导致生长的不稳定性;而第二种掺杂介质浓度都是由注入来完成,故精度比较高,但成本也高,所以寻找工艺稳定性好且成本不闻的工艺仍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的制备方法,它工艺稳定性好,且制造成本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在硅衬底上形成半导体层;2)打开预定窗口,并在同一窗口上对所述半导体层进行P型和N型掺杂介质注A ;3)重复步骤I)和2),直至半导体层的总厚度达到预定厚度;4)对P型和N型掺杂介质进行扩散。步骤I)中,所述半导体层非掺杂或具有较低的掺杂浓度(即该半导体层中的P型或N型杂质的浓度与后续注入并扩散的P型或N型掺杂介质的浓度相比很低,因此可以忽略)。所述P型掺杂介质为硼;所述N型掺杂介质为磷、砷、锑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同一位置进行P型和N型掺杂介质的注入,提高了超级结耗尽区结构的工艺稳定性,解决了外延工艺填充深沟槽后所产生的空洞缺陷问题;同时还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的一种制造方法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的另一种制造方法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的制造方法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衬底2:第一半导体层3:第二掺杂介质4:第一半导体柱层5:第二半导体柱层6:第三半导体层7:第一掺杂介质8:第二掺杂介质9:外延层10:N型掺杂介质11:P型掺杂介质12:N型半导体柱层13:P型半导体柱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为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现结合图示的实施方式,详述如下:I)在高掺杂的N型(本实施例掺杂As)硅衬底I上生长本征硅外延层9,如图3 (I)所示。该硅外延层9的电阻率在30欧姆.厘米以上,厚度为2 15微米(本实施例中,厚度在7微米左右)。2)以光刻胶为掩模,打开预定窗口,窗口大小为0.5微米;然后,在同一预定窗口上同时进行N型和P型掺杂介质注入(即P型和N型杂质的注入位置相同),如图3 (2)所示。其中,P型掺杂介质11为B(硼);N型掺杂介质10为P(磷)、As(砷)、Sb(锑)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N型掺杂介质10为As。3)重复步骤I)和2),直至外延层9的总厚度达到预定厚度,如图3(3) (n_l)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延层9的总厚度在I 100微米之间,优选50微米。4)在800 1200°C、0.1托 I个大气压条件下,对P型和N型掺杂介质进行扩散。由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P型和N型掺杂杂质在半导体层中的扩散系数不同(As扩散速度快,B扩散速度慢),因此,在相同的注入位置扩散后,得到的两个半导体柱层的宽度不相等,从而形成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见图3(n)所示。例如,As横向扩散后的总宽度为5微米,B横向扩散后的总宽度为3微米,则可以形成P柱宽3微米、N柱宽4微米的交替排列的超级结的耗尽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硅衬底上形成半导体层;2)打开预定窗口,并在同一窗口上对所述半导体层进行P型和N型掺杂介质注入;3)重复步骤1)和2),直至半导体层的总厚度达到预定厚度;4)对P型和N型掺杂介质进行扩散。

【技术特征摘要】
1.替排列的P型和N型半导体薄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硅衬底上形成半导体层; 2)打开预定窗口,并在同一窗口上对所述半导体层进行P型和N型掺杂介质注入; 3)重复步骤I)和2),直至半导体层的总厚度达到预定厚度; 4)对P型和N型掺杂介质进行扩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硅衬底为高掺杂的N型硅衬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