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板材充液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油缸及带复合油缸具有双作用功能的液压机。复合油缸包括一级油缸系统和二级油缸系统,两个油缸系统独立工作,互不干扰,一级油缸系统是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环形油缸系统;二级油缸系统是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传统的可伸缩的活塞式油缸;锁紧螺母将二级缸体与一级缸体锁紧在一起,形成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互不干扰的两个油缸系统;二级油缸系统位于一级油缸内部,复合油缸自外向内依次是一级缸体、一级缸活塞杆、二级缸体、二级缸活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集一级油缸系统和二级油缸与一体,减少了活动梁,简化了整机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板材充液成形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油缸及带复合油缸具有双作用功能的液压机。
技术介绍
液力成形是利用液体压力使工件成形的一种塑性加工工艺,按使用坏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板料液力成形、壳体液力成形和管坯液力成形三种类型。液力成形技术实际应用于生产,在国外发达国家也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在我国1999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最早开始进行专题研究,实际应用于工业生产还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在液压机行业内,习惯上把板料液力成形液压机称为充液成形液压机,把壳体液力成形液压机称为水胀机,把管坯液力成形液压机称为内高压成形液压机。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内高压成形液压机。充液成形液压机,也有叫做充液拉伸液压机或液态拉伸液压机。其工艺方法是在凹模中充满液体,利用凸模带动扳料进入凹模时建立反向液压压力的成形方法。成形后零件回弹少,精度高。目前国内充液成形液压机还基本处在样机研究状态,作为商品供应市场的还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四梁四柱的结构形式。现有技术的充液成形液压机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种是四梁四柱、两旁边缸给压边梁加压形式的充液成形液压机,因为受结构布局限制,压边缸的受力点必定要离压边梁的中心较远,为了控制压边梁的变形量就要将压边梁的尺寸做得很大,机器要做得很笨重,制造成本增加;第二种是四梁四柱、活动梁和压边梁之间的多个小压边缸给压边梁加压形式的充液成形液压机,同样受结构布局限制,活动梁和压边梁之间的距离变得较大,整机的高度要增加,而且因为油缸数目多,油管连接复杂且难以布置得美观,成本也要增加。。现在用于液压机的油缸都是单一功能的,完成拉伸或压制功能的叫主油缸,完成压边功能的叫压边油缸,完成侧推功能的叫侧推油缸,完成退料功能的叫退料油缸或打料油缸等等。如现有技术的充液成形液压机在传统拉伸、压边时,实现板材的成形往往是先通过压边横梁带动压边圈压边,然后通过拉伸滑块带动拉伸滑块拉伸来实现零件成形。机器除了需要压边圈和拉伸滑块外,还需要拉伸横梁和压边横梁,机器的结构复杂,压边圈和拉伸模具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较难保证,使加工出的零件尺寸精度较差。现有改进结构的充液成形液压机实现拉伸、压边的同轴联动,但是它是通过一种叫作两级伸缩复合油缸的结构实现的,分别将两级伸缩复合油缸的两级活塞杆用作拉伸和压边功能,使拉伸液压系统和压边液压系统之间的压力吨位相互影响,导致拉伸或压边压力均难以控制,尽管能够实现拉伸和压边一次成型,但是,增加了液压机械的吨位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复合油缸及带复合油缸具有双作用功能的液压机,取消一般充液成形机必然存在的压边梁,将压边梁和活动梁合为一体为活动梁,简化整机结构,降低成本,同时使压边力和拉伸力更加容易控制,压边力位置更加合理,梁板变形量大为减少,产品的精度更高,成品率更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油缸系统和二级油缸系统,一级油缸系统包括一级缸体、二级缸体的外圆、一级缸活塞杆和一级缸导套,由一级缸体、二级缸体的外圆、一级缸活塞杆和一级缸导套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环形油缸系统;二级油缸系统包括二级缸体的内孔、二级缸活塞杆和二级缸导套,由二级缸体的内孔、二级缸活塞杆和二级缸导套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传统的可伸缩的活塞式油缸;锁紧螺母将二级缸体与一级缸体锁紧在一起,形成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互不干扰的两个油缸系统,同时一级油缸系统和二级油缸系统可单独动作;与二级缸活塞杆紧固在一起的定位销只能在一级缸活塞杆通过轴心开设的直槽内上下运动,二级缸活塞杆也只能上下动作而不能转动;机器工作时模具的上模通过专用联接杆安装在二级缸活塞杆上;二级油缸系统位于一级油缸内部,复合油缸自外向内依次是一级缸体、一级缸活塞杆、二级缸体、二级缸活塞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级油缸系统为压边油缸系统,二级油缸系统为拉伸油缸系统,压边油缸系统包括压边缸体、拉伸缸体的外圆、压边缸活塞杆和压边缸导套,由压边缸体、拉伸缸体的外圆、压边缸活塞杆和压边缸导套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环形油缸系统;拉伸油缸系统包括拉伸缸体的内孔、拉伸缸活塞杆和拉伸缸导套,由拉伸缸体的内孔、拉伸缸活塞杆和拉伸缸导套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传统的可伸缩的活塞式油缸;锁紧螺母将拉伸缸体与压边缸体锁紧在一起,形成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互不干扰的两个油缸系统,同时压边油缸系统和拉伸油缸系统可单独动作;与拉伸缸活塞杆紧固在一起的定位销只能在压边缸活塞杆通过轴心开设的直槽内上下运动,拉伸缸活塞杆也只能上下动作而不能转动;机器工作时模具的上模通过专用联接杆安装在拉伸缸活塞杆上;拉伸油缸系统位于压边油缸内部,复合油缸自外向内依次是压边缸体、压边缸活塞杆、拉伸缸体、拉伸缸活塞杆。带复合油缸具有双作用功能的液压机,包括主机、动力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上设置有复合油缸;复合油缸包括一级油缸系统和二级油缸系统;一级油缸系统包括一级缸体、二级缸体的外圆、一级缸活塞杆和一级缸导套,由一级缸体、二级缸体的外圆、一级缸活塞杆和一级缸导套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环形油缸系统;一级油缸系统的上下运动带动活动梁作上下运动;二级油缸系统包括二级缸体的内孔、二级缸活塞杆和二级缸导套,由二级缸体的内孔、二级缸活塞杆和二级缸导套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传统的可伸缩的活塞式油缸;锁紧螺母将二级缸体与一级缸体锁紧在一起,形成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互不干扰的两个油缸系统,同时一级油缸系统和二级油缸系统可单独动作;与二级缸活塞杆紧固在一起的定位销只能在一级缸活塞杆通过轴心开设的直槽内上下运动,二级缸活塞杆也只能上下动作而不能转动;机器工作时模具的上模通过专用联接杆安装在二级缸活塞杆上;二级油缸系统位于一级油缸内部,复合油缸自外向内依次是一级缸体、一级缸活塞杆、二级缸体、二级缸活塞杆。所述主机上还设置有上横梁、活动梁和工作台,上横梁、活动梁和工作台自上而下安装在立柱上。所述复合油缸的一级缸体与上横梁为一体组合,即上横梁集与一级油缸系统连接的压边梁和二级油缸系统连接的拉伸梁为一体。所述复合油缸的一级缸活塞杆通过连接螺母与机器活动梁连接在一起,一级油缸系统的上下运动带动活动梁作上下运动,即复合油缸通过连接螺母与活动梁也连结在一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具体的技术方案,带复合油缸具有双作用功能的液压机,包括主机、动力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上设置有复合油缸;复合油缸包括一级油缸系统和二级油缸系统;一级油缸系统为压边油缸系统,二级油缸系统为拉伸油缸系统;压边油缸系统包括压边缸体、拉伸缸体的外圆、压边缸活塞杆和压边缸导套,由压边缸体、拉伸缸体的外圆、压边缸活塞杆和压边缸导套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环形油缸系统;拉伸油缸系统包括拉伸缸体的内孔、拉伸缸活塞杆和拉伸缸导套,由拉伸缸体的内孔、拉伸缸活塞杆和拉伸缸导套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传统的可伸缩的活塞式油缸;锁紧螺母将拉伸缸体与压边缸体锁紧在一起,形成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互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油缸(1),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油缸系统和二级油缸系统,一级油缸系统包括一级缸体(11)、二级缸体(12)的外圆、一级缸活塞杆(13)和一级缸导套(14),由一级缸体(11)、二级缸体(12)的外圆、一级缸活塞杆(13)和一级缸导套(14)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环形油缸系统;二级油缸系统包括二级缸体(12)的内孔、二级缸活塞杆(15)和二级缸导套(16),由二级缸体(12)的内孔、二级缸活塞杆(15)和二级缸导套(16)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传统的可伸缩的活塞式油缸;锁紧螺母(18)将二级缸体(12)与一级缸体(11)锁紧在一起,形成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互不干扰的两个油缸系统,同时一级油缸系统和二级油缸系统可单独动作;与二级缸活塞杆(15)紧固在一起的定位销(17)只能在一级缸活塞杆(13)通过轴心开设的直槽(19)内上下运动,二级缸活塞杆(15)也只能上下动作而不能转动;机器工作时模具的上模通过专用联接杆安装在二级缸活塞杆(15)上;二级油缸系统位于一级油缸内部,复合油缸自外向内依次是一级缸体(11)、一级缸活塞杆(13)、二级缸体(12)、二级缸活塞杆(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油缸(I),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油缸系统和二级油缸系统,一级油缸系统包括一级缸体(11)、二级缸体(12)的外圆、一级缸活塞杆(13)和一级缸导套(14),由一级缸体(11)、二级缸体(12)的外圆、一级缸活塞杆(13)和一级缸导套(14)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环形油缸系统;二级油缸系统包括二级缸体(12)的内孔、二级缸活塞杆(15)和二级缸导套(16),由二级缸体(12)的内孔、二级缸活塞杆(15)和二级缸导套(16)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传统的可伸缩的活塞式油缸;锁紧螺母(18)将二级缸体(12)与一级缸体(11)锁紧在一起,形成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互不干扰的两个油缸系统,同时一级油缸系统和二级油缸系统可单独动作;与二级缸活塞杆(15)紧固在一起的定位销(17)只能在一级缸活塞杆(13)通过轴心开设的直槽(19)内上下运动,二级缸活塞杆(15)也只能上下动作而不能转动;机器工作时模具的上模通过专用联接杆安装在二级缸活塞杆(15)上;二级油缸系统位于一级油缸内部,复合油缸自外向内依次是一级缸体(11)、一级缸活塞杆(13)、二级缸体(12)、二级缸活塞杆(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油缸(I),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油缸系统为压边油缸系统,二级油缸系统为拉伸油缸系统,压边油缸系统包括压边缸体(11)、拉伸缸体(12)的外圆、压边缸活塞杆(13)和压边缸导套(14),由压边缸体(11)、拉伸缸体(12)的外圆、压边缸活塞杆(13)和压边缸导套(14)组成一封闭的可传递载荷的流体力学结构系统即一个环形油缸系统;拉伸油缸系统包括拉伸缸体(12)的内孔、拉伸缸活塞杆(15)和拉伸缸导套(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广,李经明,罗毅年,黎添沛,何福宁,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兴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