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液系统、静液转向系统及其静液限压补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9622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47
一种静液系统、静液转向系统及其静液限压补油装置,该静液系统包括多个静液液压缸及静液限压补油装置,该静液转向系统,包括转向信号缸、转向助力缸和静液限压补油装置,该静液限压补油装置包括缸体、活塞部件和弹性部件,该活塞部件安装在该缸体内,该弹性部件用于平衡该静液系统的静液腔的总压力,该弹性部件与该活塞部件连接,该活塞部件包括多个活塞和活塞杆,该活塞杆用于连接该多个活塞,该活塞将该缸体内空间分隔为容腔和储油腔,该容腔及该储油腔分别位于该活塞的两侧,该多个活塞的相邻活塞之间的该容腔和该储油腔通过密封隔套分隔,该多个储油腔分别与该静液系统的相应静液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静液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液系统,特别是一种可实现保持静液系统压力稳定,并解决静液系统压力受环境温度和意外过载影响变化大,需要对静液系统(如静液转向系统)频繁补油的静液系统、静液转向系统及其静液限压补油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多轴车辆或挂车多采用静液转向系统或采用静液传递转向信号(或反馈信号)、动液伺服转向系统。为保证转向精度,静液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因此是一个充油压的封闭回路。静液系统的压力受外界温度变化和意外过载影响变化较大,在炎热气温时充的压力,在午夜或遇阵雨等气温突降的环境下,油压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压力为零;反之在气温突升的环境下,油压会大幅度上升,不及时放掉油压,有损坏系统的可能。即便在温度变化不大的环境中使用,由于静液系统中的油缸在工作过程中活塞杆必然会带出油膜,因此静液系统中充的油压很快就会下降,静液系统需要频繁补油,操作复杂繁琐。现有技术中常在静液系统的两管路中各采用一个蓄能器,可以长时间稳定油压,但在静夜系统工作时,例如转向过程中静液系统传递信号或力时,一腔压力会升高,油液会进入蓄能器,而另一腔的压力会降低,蓄能器内的油液会放出,导致转向信号在传递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液限压补油装置,用于保持静液系统的压力稳定,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活塞部件和弹性部件,所述活塞部件安装在所述缸体内,所述弹性部件用于平衡所述静液系统的静液腔的总压力,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活塞部件连接,所述活塞部件包括多个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用于连接所述多个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内部空间分隔为容腔和储油腔,所述容腔及所述储油腔分别位于所述活塞的两侧,所述多个活塞的相邻活塞之间的所述容腔和所述储油腔通过密封隔套分隔,所述多个储油腔分别与所述静液系统的相应静液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液限压补油装置,用于保持静液系统的压力稳定,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活塞部件和弹性部件,所述活塞部件安装在所述缸体内,所述弹性部件用于平衡所述静液系统的静液腔的总压力,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活塞部件连接,所述活塞部件包括多个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用于连接所述多个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内部空间分隔为容腔和储油腔,所述容腔及所述储油腔分别位于所述活塞的两侧,所述多个活塞的相邻活塞之间的所述容腔和所述储油腔通过密封隔套分隔,所述多个储油腔分别与所述静液系统的相应静液腔连通。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液限压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缸体连接,所述容腔设置有回油口。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液限压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一高压气囊,所述高压气囊设置在所述容腔内。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液限压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一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包括液体腔和气体腔,所述液体腔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气体腔充填高压气体或所述气体腔与一气源连通。5.按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静液限压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活塞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小苏陈建有段培勇周燕闫红宾吴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