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控制装置及发动机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939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一种能防止误判定并迅速判定再起动失败、从而能重新开始进行再起动而不使驾驶员产生不协调感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及发动机控制方法。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包括:对再起动条件成立后因发动机初次点火而引起的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进行计算的发动机转速上升量计算部;基于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来设定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的起动失败判定曲柄角变化量判定值设定部;及再起动失败判定部,在即使发动机完全燃烧判定部未判定为发动机已完全燃烧、但从再起动条件成立后的发动机的初次点火时刻起的曲柄角变化量也比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要大的情况下,该再起动失败判定部判定为再起动失败,使发动机的再起动中止,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使发动机重新开始再起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装置的,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装置根据规定的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成立来使发动机自动停止,然后,根据再起动条件成立来使发动机再起动。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改善汽车的燃料消耗效率、降低环境负担等,而开发出了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系统。在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系统中,若通过驾驶员的操作而使得满足用于使发动机停止的规定的条件(例如,规定车速以下的制动操作),则自动切断燃料而使发动机自动停止,若通过驾驶员的操作而使得满足用于使发动机再起动的规定的条件(例如,刹车解除操作、加速踏板踩踏操作等),则再次开始喷射燃料而使发动机自动再起动。这里,当在发动机自动再起动时发生燃烧不良等妨碍正常再起动的现象而导致再起动失败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迅速对再起动失败的情况进行判定,并重新开始进行再起动,来抑制驾驶员感到不协调感(再起动延迟感)此外,若无法迅速对再起动失败或再起动时的燃烧异常进行判定,则也无法迅速地重新开始进行之后的再起动,因此,使再起动失败的判定时刻提前并防止误判定,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当发动机在从再起动动作开始起的规定的周期数内未达到完全燃烧状态的情况下,现有的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判定为再起动失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45063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图15是对专利文献I所示的现有的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的动作和问题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在图15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动机转速,另外,实线表示正常起动时的发动机旋转行为,虚线表示再起动失败时的发动机旋转行为。如图15所示,对于从再起动动作开始时刻tl到成为发动机完全燃烧状态的时刻t2为止的周期数,根据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而变动,所述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随再起动时的燃烧状态而变化。因此,在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较小的情况下,到达发动机完全燃烧状态为止的周期数较多。因而,考虑到该情况,需要将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规定周期数)设为具有余量的值,以防止再起动失败的误判定。因此,在专利文献I所示的现有的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中,将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设定为相当于距离成为发动机完全燃烧状态的时刻t2具有余量的时刻t3的值。这里,如再起动失败时的发动机旋转举动(参照虚线)所示那样,在再起动时的燃烧状态变差、再起动后在时刻t4再起动失败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即,虽然原本可以在更早的时刻判定出再起动失败,但在周期数成为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即,相当于t3时刻的值)之前,都无法判定出再起动失败。另外,还存在以下问题:即,随着再起动时的燃烧状态变差,到重新开始再起动为止的时间延迟变长,导致驾驶员产生不协调感。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所述基于根据再起动时的燃烧状态而设定的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来对再起动失败进行判定,以此来防止误判定,并迅速对再起动失败进行判定,在判定为再起动失败的情况下,能重新开始进行再起动,而不使驾驶员产生不协调感(再起动延迟感)。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是包括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装置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装置因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的成立而使发动机自动停止,然后,因再起动条件的成立而使发动机再起动,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曲柄角传感器,该曲柄角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曲柄轴的曲柄角;发动机转速计算部,该发动机转速计算部基于曲柄角,来计算发动机转速;曲柄角变化量计算部,该曲柄角变化量计算部基于曲柄角,来计算曲柄角变化量;发动机完全燃烧判定部,该发动机完全燃烧判定部在再起动条件成立后、发动机转速高于预先设定的规定转速的情况下,判定为发动机已完全燃烧;发动机转速上升量计算部,该发动机转速上升量计算部对再起动条件成立后因发动机初次点火而引起的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进行计算;起动失败判定曲柄角变化量判定值设定部,该起动失败判定曲柄角变化量判定值设定部基于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来设定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以及再起动失败判定部,在即使发动机完全燃烧判定部未判定为发动机已完全燃烧、但从再起动条件成立后的发动机的初次点火时刻起的曲柄角变化量也比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要大的情况下,该再起动失败判定部判定为再起动失败,从而使发动机的再起动中止,并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使发动机重新开始再起动。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方法是因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的成立而使发动机自动停止,然后,因再起动条件的成立而使发动机再起动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曲柄角检测步骤,该曲柄角检测步骤检测发动机的曲柄轴的曲柄角;发动机转速计算步骤,该发动机转速计算步骤基于曲柄角,来计算发动机转速;曲柄角变化量计算步骤,该曲柄角变化量计算步骤基于曲柄角,来计算曲柄角变化量;发动机完全燃烧判定步骤,该发动机完全燃烧判定步骤在再起动条件成立后、发动机转速高于预先设定的规定转速的情况下,判定为发动机已完全燃烧;发动机转速上升量计算步骤,该发动机转速上升量计算步骤对再起动条件成立后因发动机初次点火而引起的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进行计算;起动失败判定曲柄角变化量判定值设定步骤,该起动失败判定曲柄角变化量判定值设定步骤基于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来设定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以及再起动失败判定步骤,在即使发动机完全燃烧判定部未判定为发动机已完全燃烧、但从再起动条件成立后的发动机的初次点火时刻起的曲柄角变化量也比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要大的情况下,该再起动失败判定步骤判定为再起动失败,从而使发动机的再起动中止,并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使发动机重新开始再起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发动机转速上升量计算部(步骤)对再起动条件成立后因发动机的初次点火而产生的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进行计算,起动失败判定曲柄角变化量判定值设定部(步骤)基于所计算出的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来对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进行设定,对于再起动失败判定部(步骤),在即使发动机完全燃烧判定部未判定为发动机已完全燃烧、但从再起动条件成立后的发动机的初次点火时刻起的曲柄角变化量也比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要大的情况下,该再起动失败判定部(步骤)判定为再起动失败,从而使发动机的再起动中止,并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使发动机重新开始再起动。因此,能获得一种,所述基于根据再起动时的燃烧状态而设定的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来对再起动失败进行判定,以此来防止误判定,并迅速对再起动失败进行判定,在判定为再起动失败的情况下,能重新开始进行再起动,而不使驾驶员产生不协调感(再起动延迟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简要结构的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装置中的起动器的局部剖面主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中的发动机ECU的简要结构的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中的燃料切断控制例行程序(routine)的流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中的发动机再起动控制例行程序的流程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控制中的燃料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是包括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装置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装置因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的成立而使发动机自动停止,然后,因再起动条件的成立而使所述发动机再起动,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曲柄角传感器,该曲柄角传感器检测所述发动机的曲柄轴的曲柄角;发动机转速计算部,该发动机转速计算部基于所述曲柄角,来计算发动机转速;曲柄角变化量计算部,该曲柄角变化量计算部基于所述曲柄角,来计算曲柄角变化量;发动机完全燃烧判定部,该发动机完全燃烧判定部在所述再起动条件成立后、所述发动机转速高于预先设定的规定转速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发动机已完全燃烧;发动机转速上升量计算部,该发动机转速上升量计算部对所述再起动条件成立后因所述发动机初次点火而引起的所述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进行计算;起动失败判定曲柄角变化量判定值设定部,该起动失败判定曲柄角变化量判定值设定部基于所述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来设定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以及再起动失败判定部,在即使未判定为所述发动机已完全燃烧、但从所述再起动条件成立后的所述发动机的初次点火时刻起的所述曲柄角变化量也比所述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要大的情况下,该再起动失败判定部判定为再起动失败,使所述发动机的再起动中止,并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使所述发动机重新开始再起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02 JP 2011-2411061.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是包括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装置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再起动装置因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的成立而使发动机自动停止,然后,因再起动条件的成立而使所述发动机再起动,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曲柄角传感器,该曲柄角传感器检测所述发动机的曲柄轴的曲柄角; 发动机转速计算部,该发动机转速计算部基于所述曲柄角,来计算发动机转速; 曲柄角变化量计算部,该曲柄角变化量计算部基于所述曲柄角,来计算曲柄角变化量; 发动机完全燃烧判定部,该发动机完全燃烧判定部在所述再起动条件成立后、所述发动机转速高于预先设定的规定转速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发动机已完全燃烧; 发动机转速上升量计算部,该发动机转速上升量计算部对所述再起动条件成立后因所述发动机初次点火而引起的所述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进行计算; 起动失败判定曲柄角变化量判定值设定部,该起动失败判定曲柄角变化量判定值设定部基于所述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来设定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以及 再起动失败判定部,在即使未判定为所述发动机已完全燃烧、但从所述再起动条件成立后的所述发动机的初次点火时刻起的所述曲柄角变化量也比所述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要大的情况下,该再起动失败判定部判定为再起动失败,使所述发动机的再起动中止,并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使所述发动机重新开始再起动。2.按权利要求1 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动失败判定曲柄角变化量判定值设定部在所述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小于预先设定的规定上升量的情况下,将所述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设定为比所述发动机转速的上升量大于所述规定上升量的情况下的再起动失败判定阈值要小的值。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修冈部健正田智久北野弘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