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MS+PEPS的单继电器起动机控制系统,包括起动按钮/开关、起动继电器、EMS控制器、PEPS控制器和起动机;所述起动机通过起动继电器的开关与电源电压相连;所述起动继电器的默认状态为断路,其线圈的高端电压由PEPS控制器控制,低端电压由EMS控制器控制;所述PEPS控制器监测起动按钮/开关的信号,并且与EMS控制器通讯连接共同控制起动继电器的闭合或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EMS控制器和PEPS控制器协同控制单个继电器实现起动,通过两个控制器之间的相互逻辑配合完成起动机快速、安全、可靠的起动,不但兼顾了舒适性,而且省去了一个继电器,节约了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起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已发展到包括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耦合交叉技术等综合技术的第四代系统。高级轿车的电子装置更是占了整车造价的1/3以上。传统的起动机控制一般都是通过机械钥匙来实现的,其主要采用电磁操纵式控制装置。它一般由点火开关控制继电器,再由继电器控制起动机的主开关来接通或切断主电路,也称电磁控制式起动机。这种控制方式起动平稳,简单方便,在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驾乘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汽车起动过程中,不但要求起动平稳,还要求有一定的驾驶乐趣。传统的机械钥匙起动系统已无法满足这种要求,而且在起动过程中有时候容易熄火,无钥匙进入起动系统(PEPS)的出现不但能弥补机械钥匙起动系统的缺陷,而且能给驾乘者增添舒适的驾驶乐趣,更安全可靠。目前已有很多针对无钥匙进入起动系统控制起动机的方法,例如有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 EMS)独立控制、EMS 与车身控制模块(Body ControlModule,简称BCM)协同控制、BCM单独控制等,这些方法一般都采用两个继电器的逻辑配合控制起动电路的通断,使起动安全可靠。但是,采用两个继电器会造成开发成本及量产成本的增加,经济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EMS+PEPS的单继电器起动机控制系统,可以取代现有的双继电器起动控制系统,实现快速、安全、可靠的起动,并降低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EMS+PEPS的单继电器起动机控制系统,包括起动按钮/开关、起动继电器、EMS控制器、PEPS控制器和起动机;所述起动机通过起动继电器的开关与电源电压相连;所述起动继电器的默认状态为断路,其线圈的高端电压由PEPS控制器控制,低端电压由EMS控制器控制;所述PEPS控制器监测起动按钮/开关的信号,并且与EMS控制器通讯连接共同控制起动继电器的闭合或断开。进一步的,所述EMS控制器和PEPS控制器之间通过CAN总线通讯。其中,所述EMS控制器包含有低电压保护电路。其中,所述PEPS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向EMS控制器发送起动请求信号,EMS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向PEPS控制器发送起动成功信号。其中,所述EMS控制器采集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在不同温度下发送机转速达到对应的标定转速,EMS控制器判断发动机成功起动。本技术采用EMS控制器和PEPS控制器协同控制单个继电器实现起动,通过两个控制器之间的相互逻辑配合完成起动机快速、安全、可靠的起动,不但兼顾了舒适性,而且省去了一个继电器,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为起动按钮/开关;2为起动继电器;3为EMS控制器;4为PEPS控制器;5为起动机;6为发动机-J为cm总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阅附图,为本技术EMS+PEPS的单继电器起动机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其包括起动按钮/开关1、起动继电器2、EMS控制器3、PEPS控制器4和起动机5。其中,起动机5通过起动继电器2的开关与UBD (与电源直接相连,中间没有负载)相连;起动继电器2的默认状态为断路,其线圈的高端电压由PEPS控制器4控制,低端电压由EMS控制器3控制;PEPS控制器4连接UBR (经过起动继电器的电源),其监测起动按钮/开关I的信号,并且与EMS控制器3通过CAN总线7通讯,共同控制起动继电器2的闭合或断开。当有起动车辆需求时,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并按下起动按钮/开关1,PEPS控制器4接收到该信号后,通过内部逻辑判断(例如是否处于P/N档,高端控制电路诊断结果正常,没有发生电路故障等),然后控制起动继电器2高端电压拉高,同时PEPS控制器4通过CAN总线7向EMS控制器3发送起动请求信号。EMS控制器3接收到该起动请求信号后,首先判断起动条件是否满足,其中包括发动机转速为零、发动机上次起动与本次起动间隔时间满足条件(间隔时间必须大于某个阈值以防止起动机打齿)、发动机防盗认证通过等,若以上全部条件都满足,EMS控制起动继电器2低端电压拉低,起动继电器2吸合,起动机5获得供电开始运转并拖动发动机6起动。EMS控制器3通过发动机6的转速判断起动是否成功,当发动机6的转速达到不同水温的标定转速(不同温度下,起动成功的标定转速不同),EMS控制器3认为起动成功。当EMS控制器3判定起动成功后,一方面断开起动继电器2的低端电压,另一方面通过CAN总线7向PEPS控制器4发送起动成功信号,PEPS控制器4接收到起动成功信号后,断开起动继电器2的高端电压。这样就完成了对起动机起动过程的控制。在起动过程中,EMS控制器3根据起动机控制命令信号、起动机状态反馈线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蓄电池电压信号等判断起动机5是否发生堵转(EMS输出控制命令信号、起动机状态反馈线输出高电平、蓄电池有电压降而发动机转速为O或小于某个阈值,则认为起动机发生堵转故障),因为堵转可能会毁坏起动机5,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旦检测到发生堵转,EMS控制器3会立即终止起动过程,以保护起动机5。除起动机5堵转之外,EMS控制器3对起动继电器2的黏着、开路,驱动级的短地、短电源、开路,以及起动机反馈线的短地、短电源有相应的故障诊断策略,一旦发现故障,EMS控制器3会将相应的故障类型记录在故障内存中。上述故障诊断策略在EMS控制器3内部有不同的优先级及安全等级,EMS控制器3会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判断该故障发生时是否会影响到安全的起动,如果影响(发生堵转故障,如果持续起动容易烧坏起动机)则即刻终止起动过程,如不会影响则继续起动,最大限度地保证驾驶员的起动意愿,同时在内存中记录故障,这样保证了起动过程的安全性及策略的完整性。当车辆在低温条件下,起动过程可能导致蓄电池电压迅速下降,并有可能让EMS控制器3发生复位,故本技术的硬件驱动(位于EMS控制器3中的ECU控制单元里)采用了低电压保护电路,这样EMS控制器3的控制pin脚仍然拉低,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低温甚至极低温条件下的起动。本技术中EMS+PEPS的单继电器协同控制起动机以及相应的故障诊断策略保证了起动机控制的安全可靠,同样实现了双继电器控制起动机的效果,并且省去了一个继电器,降低了成本,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并非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控制系统的结构及控制策略等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技术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EMS+PEPS的单继电器起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起动按钮/开关、起动继电器、EMS控制器、PEPS控制器和起动机;?所述起动机通过起动继电器的开关与电源电压相连;?所述起动继电器的默认状态为断路,其线圈的高端电压由PEPS控制器控制,低端电压由EMS控制器控制;?所述PEPS控制器监测起动按钮/开关的信号,并且与EMS控制器通讯连接共同控制起动继电器的闭合或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EMS+PEPS的单继电器起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起动按钮/开关、起动继电器、EMS控制器、PEPS控制器和起动机; 所述起动机通过起动继电器的开关与电源电压相连; 所述起动继电器的默认状态为断路,其线圈的高端电压由PEPS控制器控制,低端电压由EMS控制器控制; 所述PEPS控制器监测起动按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於仕达,栗工,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