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行程前盖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896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行程前盖锁,基板上有长条开口槽,棘轮和棘爪转动定位于基板上,棘轮一侧有主啮合齿,另一侧有钩子和唇缘,钩子与唇缘之间形成长条状开口空间,棘轮的唇缘覆盖于基板长条开口槽的开口,锁扣能够沿基板的长条开口槽和棘轮上的长条状开口空间滑动并止挡于它们形成的闭合空间内,棘爪与棘轮啮合,棘轮和棘爪上具有弹性扭力,转动定位于基板上的主锁释放杆能带动棘爪与棘轮分离,主锁释放杆上有拉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汽车前盖与车身的柔性连接,确保了汽车前盖在行驶过程中的锁合稳定性,防止了车主猛力关闭前盖造成前盖汽车锁的损伤,且能保证前盖不会因基板上过长的长条开口槽产生的垂直方向自由度而过度凹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盖锁,特别涉及ー种过行程前盖锁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前盖与车身都是采用刚性连接结构,当汽车前侧碰撞行人时,行人被甩高,一般会落在前盖前端或是前挡风玻璃上,行人受到刚性反弹冲击力作用,容易给行人造成严重的创伤,汽车エ业正在试图寻找在车辆前部碰撞时更好保护行人,为了减小冲击的严重度,很自然让人想到前盖不要和车身结构刚性连接,而是采用柔性的连接,这样前盖会有弾性因而能吸收撞击冲击,然而前盖还必须能开关,且能承受客户习惯的猛カ关闭的操作习惯,并锁必须能阻止前盖因为道路颠簸和风カ载荷而上下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过行程前盖锁,该过行程前盖锁通过锁扣在锁合时长的活动空间实现了汽车前盖与车身的柔性连接,有效保护了行人,又保证了汽车前盖锁合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过行程前盖锁,包括基板、棘轮、棘爪、锁扣和主锁释放杆,基板上设有ー鱼嘴状的长条开ロ槽,棘轮和棘爪分别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能够转动定位于基板上,棘轮ー侧设有主啮合齿,棘轮另ー侧设有ー个钩子和ー个延伸超出于钩子外部的唇缘,钩子内侧与唇缘之间形成一与基板上长条开ロ槽具有夹角的长条状开ロ空间,所述棘轮上的唇缘恰覆盖位于基板的长条开ロ槽的开ロ位置,锁扣恰能够同时沿基板上的长条开ロ槽和棘轮上的长条状开ロ空间滑动并止挡于棘轮的长条状开ロ空间和基板的长条开ロ槽形成的闭合空间内,棘轮上设有保持唇缘位于基板上长条开ロ槽的开ロ位置的弹性扭力,棘爪上设有能够与棘轮上主啮合齿啮合的带动啮合齿,棘爪上具有保持其与棘轮处于卡合状态的弹性扭力,主锁释放杆能够转动定位于基板上,所述主锁释放杆能够带动棘爪朝向与棘轮分离的方向旋转,主锁释放杆上固定设有能够拉动主锁释放杆转动的拉索,当前盖锁处于锁合状态时,棘轮的主啮合齿与棘爪的带动啮合齿处于卡合状态,锁扣被限制于棘轮的长条状开ロ空间和基板的长条开ロ槽形成的闭合空间内,此时如果有行人撞到汽车前盖,汽车前盖受到向下的冲击カ后其带动锁扣沿基板上的长条开ロ槽向该长条开ロ槽深处滑动,不会受到前盖锁的硬支撑,又由于汽车前盖下方止挡物都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故而汽车前盖产生一个向下运动的弾性缓冲,此时有效减小了对撞上来的行人的回弹冲击力,减小了对行人的伤害,当前盖锁处于开锁状态时,棘轮的主啮合齿与棘爪的带动啮合齿处于分离状态,棘轮的唇缘处于基板长条开ロ槽的开ロ位置,棘轮上的长条状开ロ空间和基板的长条开ロ槽未形成闭合空间,此时锁扣脱离基板的长条开ロ槽,此时车主要关闭汽车前盖时,向下拉动汽车前盖,锁扣沿棘轮的唇缘进入到其长条状开ロ空间内并带动棘轮旋转使其与棘爪卡合,同时由于棘轮旋转其长条状开ロ空间逐渐与基板的长条开ロ槽形成闭合空间将锁扣止挡在其内部,实现该前盖锁的锁合动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棘轮上还设有一能与棘爪的带动啮合齿啮合的副啮合齿,该副啮合齿位于主啮合齿沿棘轮与棘爪分离旋转方向的后方,基板上设有ー副锁释放杆,副锁释放杆能够带动棘爪旋转使得带动啮合齿与棘轮的副啮合齿分离,当棘轮的主啮合齿与棘爪的带动啮合齿分离后,棘爪的带动啮合齿由于棘轮的副啮合齿卡合住,只有通过拉动副锁释放杆才能使棘轮与棘爪彻底分离,此种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因颠簸和冲击カ而导致棘轮的主啮合齿与棘爪的带动啮合齿分离进而导致汽车前盖被打开的情况,确保了汽车前盖在运行过程中的锁合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副锁释放杆能够带动棘爪旋转使得带动啮合齿与棘轮的副啮合齿分离的结构为:棘爪上设有ー折弯,副锁释放杆轴向止动圆周方向能够旋转,且副锁释放杆与棘爪的旋转轴线不重合,副锁释放杆上设有ー凸起,该凸起恰能够止挡于棘爪的折弯背向其释放棘轮的旋转方向的ー侧,当棘爪受主锁释放杆带动旋转到设定位置时,其带动啮合齿与棘轮的主啮合齿分离,同时棘爪上的折弯恰运动到副锁释放杆的凸起沿棘爪释放棘轮运动方向的前方位置,此时扳动副锁释放杆转动,使得其上的凸起止顶着棘爪的折弯继续旋转,此时棘爪上的带动啮合齿就可以与棘轮的副啮合齿分离,实现了汽车前盖锁的彻底开启;由于副锁释放杆与棘爪的旋转轴线不重合,当棘爪与棘轮的副啮合齿扣合时即在副锁止位吋,棘爪在副锁释放杆的转动轨迹上。当棘爪与棘轮的主啮合齿扣合时即在主锁止位时,棘爪不在副锁释放杆的转动轨迹上,这样副锁释放杆的动作不会干涉到棘爪在主锁止位动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副锁释放杆上具有保持其凸起靠近棘爪上折弯的弹性扭力,实现副锁释放杆的弹性复位,保证棘爪运动到与棘轮主啮合齿分离位置时恰好能够与副锁释放杆的凸起形成止挡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副锁释放杆上还设有一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伸縮的把手,这样可以有效増加手操作区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副锁释放杆的伸縮把手能够止顶于汽车前盖,副锁释放杆的伸縮把手最好使用高对比度的顔色,比如黄色,这样便于人们窥视到缝里副锁释放杆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基板上还设有一够转动的限位杆,限位杆包括限位臂和一限位激发臂,所述限位激发臂长度长于限位臂,限位臂与限位激发臂形成一 U型结构,限位激发臂上设有一圓弧状的长鼻部,该长鼻部恰凸出于基板的长条开ロ槽的开ロ部,限位臂的端部设有弧状的撞击面,限位杆上具有保持限位激发臂长鼻部凸出于基板长条开ロ槽内的弹性扭力,该弹性扭カ可以是通过扭簧来实现,扭簧套设于限位杆的旋转轴上,扭簧两端分别与基板和限位杆固连即可实现,当然还可以通过拉簧实现。车主用力按压汽车前盖吋,锁扣猛的滑入基板的长条开ロ槽内,此时锁扣撞击到限位杆的限位激发臂上的长鼻,限位杆受到冲击カ发生旋转,此时限位杆的限位臂转动到基板的长条开ロ槽深部位置,锁扣滑到长条开ロ槽深部时恰撞到限位杆的限位臂上的撞击面,锁扣此时停止继续向下,防止锁扣达到基板长条开ロ槽的底部,造成硬撞击损伤汽车前盖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限位杆上的限位臂与限位激发臂形成的U型开ロ槽恰与基板上的长条开ロ槽对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棘轮和棘爪分别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能够转动定位于基板上的结构为:还设有ー盖板,盖板与基板固定连接形成一支架结构,盖板与基板之间形成一空间,盖板与之间固定设有棘轮定位轴和棘爪定位轴,棘轮和棘爪分别套设于所述棘轮定位轴和棘爪定位轴上,棘轮和棘爪轴向两端面分别止挡与基板和盖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棘轮上设有保持唇缘位于基板上长条开ロ槽的开ロ位置的弹性扭力和棘爪上具有保持其与棘轮处于卡合状态的弹性扭カ的结构为:基板上设有第一、ニ定位柱,还设有第一、ニ扭簧,第一、ニ扭簧分别套设于第一、ニ定位柱上,第一、ニ扭簧一端与基板固定定位,第一、ニ扭簧另一端分别与棘轮和棘爪的圆周外侧壁固定定位,这样使得棘轮和棘爪上产生复位扭力,除此以外还可以是通过拉簧的拉カ来实现,此种都是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木,此处不再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基板上设置狭长的鱼嘴状的长条开ロ槽使得锁扣在锁合后仍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实现了汽车前盖与车身的柔性连接,又通过棘轮与棘爪上双重卡合结构及主、副锁释放杆分别带动棘爪实现棘轮与棘爪脱扣的方式,确保了汽车前盖在行驶过程中的锁合稳定性,又通过具有复位弹力的限位杆避免了锁扣撞击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行程前盖锁,其特征为:包括基板(1)、棘轮(2)、棘爪(3)、锁扣(4)和主锁释放杆(5),基板(1)上设有一鱼嘴状的长条开口槽(11),棘轮(2)和棘爪(3)分别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能够转动定位于基板(1)上,棘轮(2)一侧设有主啮合齿(21),棘轮(2)另一侧设有一个钩子(22)和一个延伸超出于钩子(22)外部的唇缘(23),钩子(22)内侧与唇缘(23)之间形成一与基板(1)上长条开口槽(11)具有夹角的长条状开口空间(24),所述棘轮(2)上的唇缘(23)恰覆盖位于基板(1)的长条开口槽(11)的开口位置,锁扣(4)恰能够同时沿基板(1)上的长条开口槽(11)和棘轮(2)上的长条状开口空间(24)滑动并止挡于棘轮(2)的长条状开口空间(24)和基板(1)的长条开口槽(11)形成的闭合空间内,棘轮(2)上设有保持唇缘(23)位于基板(1)上长条开口槽(11)的开口位置的弹性扭力,棘爪(3)上设有能够与棘轮(2)上主啮合齿(21)啮合的带动啮合齿(31),棘爪(3)上具有保持其与棘轮(2)处于卡合状态的弹性扭力,主锁释放杆(5)能够转动定位于基板(1)上,所述主锁释放杆(5)能够带动棘爪(3)朝向与棘轮(2)分离的方向旋转,主锁释放杆(5)上固定设有能够拉动主锁释放杆(5)转动的拉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行程前盖锁,其特征为:包括基板(I)、棘轮(2)、棘爪(3)、锁扣(4)和主锁释放杆(5),基板(I)上设有ー鱼嘴状的长条开ロ槽(11),棘轮(2)和棘爪(3)分别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能够转动定位于基板(1)上,棘轮(2) —侧设有主啮合齿(21),棘轮(2)另ー侧设有ー个钩子(22)和ー个延伸超出于钩子(22)外部的唇缘(23),钩子(22)内侧与唇缘(23)之间形成一与基板(I)上长条开ロ槽(11)具有夹角的长条状开ロ空间(24),所述棘轮⑵上的唇缘(23)恰覆盖位于基板⑴的长条开ロ槽(11)的开ロ位置,锁扣⑷恰能够同时沿基板(I)上的长条开ロ槽(11)和棘轮(2)上的长条状开ロ空间(24)滑动并止挡于棘轮(2)的长条状开ロ空间(24)和基板(I)的长条开ロ槽(11)形成的闭合空间内,棘轮(2)上设有保持唇缘(23)位于基板(I)上长条开ロ槽(11)的开ロ位置的弹性扭力,棘爪(3)上设有能够与棘轮(2)上主啮合齿(21)啮合的带动啮合齿(31),棘爪(3)上具有保持其与棘轮(2)处于卡合状态的弹性扭力,主锁释放杆(5)能够转动定位于基板(I)上,所述主锁释放杆(5)能够带动棘爪(3)朝向与棘轮⑵分离的方向旋转,主锁释放杆(5)上固定设有能够拉动主锁释放杆(5)转动的拉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行程前盖锁,其特征为:棘轮(2)上还设有一能与棘爪(3)的带动啮合齿(31)啮合的副啮合齿(25),该副啮合齿(25)位于主啮合齿(21)沿棘轮(2)与棘爪⑶分离旋转方向的后方,基板⑴上设有ー副锁释放杆(6),副锁释放杆(6)能够带动棘爪(3)旋转使得带动啮合齿 (31)与棘轮(2)的副啮合齿(25)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行程前盖锁,其特征为:所述副锁释放杆(6)能够带动棘爪(3)旋转使得带动啮合齿(31)与棘轮(2)的副啮合齿(25)分离的结构为:棘爪(3)上设有ー折弯(32),副锁释放杆(6)轴向止动圆周方向能够旋转,且副锁释放杆(6)与棘爪(3)的旋转轴线不重合,副锁释放杆(6)上设有ー凸起(61),该凸起(61)恰能够止挡于棘爪(3)的折弯(32)背向其释放棘轮(2)的旋转方向的ー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德里克·巴金斯科王红映于建军迪克伦·吉尔吉瑞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麦格纳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