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吡咯并吡咯二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正在进行研究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t匕,具有质轻、价廉、可溶液处理、高的机械柔性、可制成柔性大面积器件等优点,其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Kearns和C alvin将镁酞菁染料层夹在两个功函数不同的电极之间支撑了第一个有机光电转化器件,观察到了 200mV的开路电压,同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光电转化效率极低。在此后的二十年之间,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内创新不多。1986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将四羧基茈的一种衍生物和铜酞菁组成的双层膜,将两层膜分别与两个电极进行连接制成了有机太阳能电池,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达到I %左右,虽然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差较远,但是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该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双层膜本质是一个异质结,相当于用两种有机半导体材料来模仿无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该种双层膜异质结的结构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时至今日这种结构仍然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点之一。双层膜异质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双层膜分别为作为给体和受体,其中,作为给体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后产生空穴-电子对,电子注入到作为受体的半导体材料中,空穴和电子得到分离。在这种体系中,电子给体为P型,电子受体则为η型,从而空穴和电子分别传输到两个电极上,形成光电流。可溶型有机小分子材料具有明确分子结构,单分散性,可重复合成及提纯步骤等优点,已成为可应用溶液加工技术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理想材料之一。而可溶性有机小分子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吡咯并吡咯二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I)所示:式(I)中,n=2或4;R选自如式(I?a)、式(I?b)或式(I?c)所示的基团:式(I?a)、式(I?b)和式(I?c)中,“*”表示连接位置。FDA00002746107000011.jpg,FDA00002746107000012.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吡咯并吡咯二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I)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咯并吡咯二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2-氰基噻吩和叔丁醇钾溶解于醇溶剂中,加热搅拌条件下,滴加丁二酸二甲酯的醇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经后处理得到化合物(II),化合物(II)的结构如下式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吡咯并吡咯二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醇溶剂为叔戊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吡咯并吡咯二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无机碱为无水碳酸钾或无水碳酸钠。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吡咯并吡咯二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N-溴代丁二酰亚胺与所述的化合物(III)的摩尔比为I 1.1: I。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吡咯并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俊锋,叶丹丹,张文俊,胡钊,闵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