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圆柱滚动体复合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471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名称为系列圆柱滚动体复合加工工艺。属于轴类零件磨加工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大规格圆柱滚子采用车制工艺存在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采用冷镦机工艺存在设备与模具费用高、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⑴将料棒切成直料段;⑵将直料段镦倒角;⑶将直料段软磨外径;⑷将直料段软磨端面;⑸将直料段串光倒角;⑹将直料段进行淬、回火热处理,表面硬度HRC60~65;⑺经过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细磨外径、终磨端面、半精磨外径、精磨外径、超精外径、分组选别、清洗包装工序,得到圆柱滚动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备投资少、产品质量及合格率高、生产效率高、适合批量生产的特点,主要用于大规格圆柱滚子体的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类零件磨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系列圆柱滚动体复合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在轴承行业,圆柱滚子普遍采用Z32系列冷镦机进行冷成形技术生产,受设备条件限制,最大加工长度50 MM,超过此规格的大规格圆柱滚子一般采用车制工艺。一、车制工艺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生产效率低:以车加工工艺为例,班产为1000件; 2、材料利用率低:车工工艺需车断,每个产品车断最少消耗材料长度为3MM,因此,材料利用率低。二、冷镦机工艺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设备投资额大,Z31-25冷镦机的售价80万元,Z31-13冷镦机的售价45万元,设备价格昂贵,运行和维护成本很高,设备安装占地面积大。断料机每台售价约6万元,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2、工装模具费用高:冷镦机所需的主要工装磨具:冲头、凹模、切料筒、切料刀板、卡头等,平均每班消耗冲头 2个,凹模2个,切料筒、切料刀板、卡头各一个,冲头71元,凹模171元,切料刀板118元,卡头30.7元,每班所需工装磨具费用632.7元。断料机的工装费用明显的低于冷镦机。每粒工装费用0.02元。断料机所需的工装:切断刀和固定刀,切断刀77元,固定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系列圆柱滚动体复合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⑴、将直径符合要求的料棒切成长度符合要求的直料段;⑵、将切成的直料段镦倒角;⑶、将镦倒角的直料段软磨外径;⑷、将软磨外径的直料段软磨端面;⑸、将软磨端面的直料段串光倒角;⑹、将串光倒角的直料段经淬、回火炉进行热处理,840~850?℃、65分钟淬火,160~180?℃、2小时回火,表面硬度HRC60~65;⑺、将热处理后的直料段经过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细磨外径、终磨端面、半精磨外径、精磨外径、超精外径、分组选别、清洗包装工序,得到圆柱滚动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列圆柱滚动体复合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⑴、将直径符合要求的料棒切成长度符合要求的直料段; ⑵、将切成的直料段镦倒角; ⑶、将镦倒角的直料段软磨外径; ⑷、将软磨外径的直料段软磨端面; (5)、将软磨端面 的直料段串光倒角; (6)、将串光倒角的直料段经淬、回火炉进行热处理,84(T850°C>65分钟淬火,160^1800C >2小时回火,表面硬度HRC60 65 ; ⑴、将热处理后的直料段经过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细磨外径、终磨端面、半精磨外径、精磨外径、超精外径、分组选别、清洗包装工序,得到圆柱滚动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列圆柱滚动体复合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来韩有强蒙荣敏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