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温挤压模具冷却与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7434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挤压模具冷却与润滑系统,包括支架、气缸、喷头、高压气管路A、高压气管路N、高压气管路M、冷却液管路、润滑液管路和控制盒。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控制盒式设计,结构紧凑,简单实用,小巧方便,易于选材、装配以及电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继电器系统来控制气缸进出、冷却液与润滑液交替以及两液体喷出时间,控制精确可靠。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润滑液与冷却液分开喷出,充分利用润滑液,节省润滑液的同时,还使得喷涂更加均匀,使润滑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温挤压生产过程中模具的自动冷却与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温挤压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毛胚精化新型工艺。温挤压适用于对常温成型时变形抗力高、塑性差、加工硬化激烈且又很难成型的高强度金属及耐蚀耐热钢、不锈钢、铁合金钢及含铬量高的钢等材料的加工,更适合于形状复杂的非轴对称异形零件的成形,在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军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已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成形方法。目前,温挤压冷却系统通常采用模具内液体流道循环,带走部分挤压时产生的热量以及高温毛坯所传递的热量,以减小模具的形变,保证模具的强度和产品的精度,但仅凭模具内部水循环冷却,在短时间内还不足以使模具温度降到合适的作业温度。因此还需要外置冷却系统,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润滑对于工件成型和保护模具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防止金属质点粘附在模具上的作用,进而确保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挤压过程中仅仅使坯料浸涂润滑剂,挤压过程中工件成形的效果并不理想,往往会出现产品不够饱满的现象,因此还需在模具的上下模喷涂润滑剂,以达到理想效果。现有冷却与润滑方法大多采用人工喷涂,费时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挤压模具冷却与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1)、气缸(1)、喷头(4)、高压气管路A(5)、高压气管路N(12)、高压气管路M(13)、冷却液管路(7)、润滑液管路(8)和控制盒;支架(11)的底端与压力机工作台紧固连接,支架(11)的顶端与气缸紧固连接;气缸(1)中活塞杆(2)的端部与一管路固定板固定连接;高压气管路A(5)、冷却液管路(7)和润滑液管路(8)均固定在所述管路固定板上;所述冷却液管路(7)和润滑液管路(8)的末端通过三叉接头汇合成一汇合管路(6);所述喷头(4)为一虹吸式雾化喷头,喷头(4)的入口分别与高压气管路A?(5)和汇合管路(6)连接;气缸(1)的两端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挤压模具冷却与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1)、气缸(I)、喷头(4)、高压气管路A (5)、高压气管路N (12)、高压气管路M (13)、冷却液管路(7)、润滑液管路(8)和控制盒; 支架(11)的底端与压力机工作台紧固连接,支架(11)的顶端与气缸紧固连接;气缸(O中活塞杆(2)的端部与一管路固定板固定连接;高压气管路A (5)、冷却液管路(7)和润滑液管路(8)均固定在所述管路固定板上;所述冷却液管路(7)和润滑液管路(8)的末端通过三叉接头汇合成一汇合管路(6); 所述喷头(4)为一虹吸式雾化喷头,喷头(4)的入口分别与高压气管路A (5)和汇合管路(6)连接; 气缸(I)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第一气口与高压气管路M (13)连接,第二气口与高压气管路N (12)连接; 所述控制盒包括第一继电器(R1)、第二继电器(R2)、第三继电器(R3)、第一时间继电器(TLR1)、第二时间继电器(TLR2)、第三时间继电器(TLR3)、启动按钮(BS1)、复位按钮(BS2)、冷却液电磁阀(MCI)、润滑液电磁阀(MC2)和高压气路电磁阀(MC3);冷却液电磁阀(MCl)与冷却液管路(7)连接,用于控制冷却液管路(7)的通断;润滑液电磁阀(MC2)与润滑液管路(8)连接,用于控制润滑液管路(8)的通断;高压气路电磁阀(MC3)为二位三通电磁阀,高压气路电磁阀(MC3)的一端连接高压气源管路(24),另一端的常开端口连接高压气管路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爱新薛伟武晓志顾永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