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准电压源的改进,具体的说是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基准电压源。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路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对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锁相环等模拟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精度、高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基准电压源是这些模拟电路的基本模块,其精度和稳定度直接关系到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电路的性能,因此一个高精度的基准电压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高精度基准电压源要求输出电压稳定,温度系数小,电源抑制比高。目前常用的电压源是带隙基准电压源,如图1,采用双极型器件实现。双极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Vbe具有负温度系数,两个工作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双极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差A Vbe具有正温度系数,对Vbe和A Vbe进行适当的加权就可以得到零温度系数的输出电压。这种传统的带隙基准电压源结构很难获得很高的电源抑制比,而高精度的模拟电路又要求具有很高的电源抑制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高精度基准电压源,用于解决传统带隙基准电压源很难获得高电源抑制比的问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基准电压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基准电压源,包括偏置电路(1)、零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2)、运放电路(3)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4),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调节电路(5);所述偏置电路(1)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零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运放电路(3)的输出端、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4)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调节电路(5)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偏置电路(1)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零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偏置电路(1)的第三输出端与运放电路(3)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零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基准电压源,包括偏置电路(I)、零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2 )、运放电路(3 )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4 ),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调节电路(5 );所述偏置电路(I)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零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运放电路(3)的输出端、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4)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调节电路(5)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偏置电路(I)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零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偏置电路(I)的第三输出端与运放电路(3)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零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运放电路(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零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2)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运放电路(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4)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节电路(5)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调节电路(5)的输出端与所述偏置电路(I)的第一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路(1),包括 NMOS 管 M1A、M1B、M2A、M2B 和 PMOS 管 M3A、M3B、M4,其中 NMOS 管 MlA 的漏极和栅极、NMOS管MlB的栅极与NMOS管M2A的源极相连作为所述偏置电路(I)的第三输出端,NMOS管MlB的漏极与NMOS管M2B的源极相连,NMOS管M2A的漏极和栅极、NMOS管M2B的栅极与PMOS管M3B的漏极相连,PMOS管M4的漏极和栅极、PMOS管M3B的栅极与NMOS管M2B的漏极相连作为所述偏置电路(I)的第二输出端,PMOS管M3B的源极与M3A的漏极相连,PMOS管M3A、PM0S管M4的源极接直流电输入端,PMOS管M3A的栅极作为所述偏置电路(I)的第一输出端,NMOS管MlA的源极和NMOS管MlB的源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电源抑制比的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零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2),包括 PMOS 管 M5A、M5B、M6A、M6B、M7A、M7B、M12A、M12B、M13A、M13B,NMOS 管 M8,PNP 管 Q1、Q2、Q3、Q4 和电阻 R1A、R1B、R2 ;其中,PMOS 管 M5A、M6A、M7A、M12A 和M13A的栅极相连作为所述零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2)的第一输入端,PMOS管M5B、M6B、M7B、M12B、M13B的栅极相连接作为所述零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PMOS管M5A的漏极与PMOS管M5B的源极相连,PMOS管M6A的漏极与PMOS管M6B的源极相连,PMOS管M7A的漏极与PMOS管M7`B的源极相连,PMOS管M12A的漏极与PMOS管M12B的源极相连,PMOS管M13A的漏极与PMOS管M13B的源极相连,NMOS管M8的栅极和漏极、PNP管Ql的基极、PNP管Q3的基极、电阻RlA的负端和电阻RlB的负端与M5B的漏极相连,PNP管Ql的发射极和PNP管Q2的基极与PMOS管M6B的漏极相连,PNP管Q2的发射极和电阻RlA的正端与P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振刚,李启龙,邱德华,单来成,尚绪树,桑涛,宋金凤,颜雨,李新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