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杆类构件组焊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37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长杆类构件组焊工装,属焊接工装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长杆类构件组焊中挠性变形难以有效控制,施焊作业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构成中有两侧的框架梁、中间间隔排布的滚轮及夹紧装置,滚轮将框架梁分割成多段,滚轮中有支撑座、滚轮体、连接板,滚轮体为上、下轮圈可旋转分离对接体,下轮圈位于支撑座上匹配设置的导轨轮上,连接板位于下轮圈中,框架梁的断开端头与相邻连接板连接,夹紧装置沿框架梁的断开段间隔分布,可借助中间滚轮的支撑大幅提高超长框架的结构强度刚性,可实现360°自由翻转,有效解决了长杆类构件焊接翻转中的挠性变形问题,可一次装夹完成全部焊接,确保焊接质量,提高焊接功效并降低施焊作业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长杆、长轴类构件组焊用工装,尤其是轨道车辆头车边梁的组焊用工 装,属杆类构件焊接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轨道车辆的制造中,头车边梁由直边梁与弯曲边梁焊接而成,属车体上重要受 力构件。边梁四周均有焊缝,四周的焊缝焊完后还要检测,焊接质量要求很高,组焊过程 中需对边梁构件进行360°的翻转,以方便施焊并确保焊缝质量。边梁对接后长度约达26 米,翻转时存在着强度低,变形挠度大的问题。目前,由于缺乏适宜的工装,组焊时大多 采用将边梁放置在几组平台支架上、通过天车吊挂翻转的作业方式,焊接翻转中的挠性变 形难以有效控制,焊封质量不高,同时还存有施焊作业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 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杆类构件组焊工装,以控制组焊中的翻转变形、确保 焊接质量、降低施焊作业强度大,提高焊接作业效率。 本技术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长杆类构件组焊工装,构成中有两侧的框架梁、中间间隔排布的滚轮及夹紧装置, 滚轮将框架梁分割成多段,滚轮中有支撑座、滚轮体、连接板,滚轮体为上、下轮圈可旋 转分离的对接体,下轮圈位于支撑座上匹配设置的导轨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杆类构件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构成中有两侧的框架梁、中间间隔排布的滚轮及夹紧装置,滚轮[2]将框架梁[1]分割成多段,滚轮[2]中有支撑座、滚轮体、连接板,滚轮体为上、下轮圈可旋转分离的对接体,下轮圈[5]位于支撑座[3]上匹配设置的导轨轮[7]上,连接板[4]位于下轮圈[5]中,框架梁[1]的断开端头与相邻连接板[4]连接,夹紧装置[8]沿框架梁的断开段间隔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帮成李宝旺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