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罐式容器的装配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994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罐式容器的装配台。所述装配台包括:底架;滚轮架,设置在底架上;以及两个卡盘组件,设置在底架上。每个卡盘组件包括:主支架,设置在底架上;移动框架,设置在主支架上,并可沿平行该底架纵向的方向移动;以及卡盘,连接到移动框架的一端,所述卡盘上设有卡爪。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母材在装配时意外损伤,提高生产效率和装配精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罐式容器的装配台,其中,该罐式容器包括 筒体和设置在该筒体两端的封头。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罐式容器1主要由筒体2和设置在筒体两端的封头3构成。 在罐式容器l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先分别加工筒体2和封头3,然后再将它们 组对,并通过例如焊接的方式装配到一起。目前封头3与筒体2的组对装配大 多都采用原始的方法进行,即利用靠板定位、三角楔调整等一些笨重的手法。 焊靠板加楔子以及用手锤搞打等手工作业会影响产品质量,对母材、焊缝、产 品外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手工操作封头与筒体组对的时间长、效率 低,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罐式容器的封头 与筒体进行组对装配的装配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罐式容器的装配台,该罐式容器包括筒体和设置在该筒体两端的封头。所述装配台包括底架;滚轮 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用于支撑所述筒体;以及两个卡盘组件,设置在所述 底架上,使得所述滚轮架位于该两个卡盘组件之间。其中,每个卡盘组件包括 主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移动框架,设置在该主支架上,并可沿平行该底 架纵向的方向移动;以及卡盘,连接到所述移动框架的一端,所述卡盘上设有 多个用于抱卡封头的卡爪。所述卡盘包括用于连接到所述移动框架的主体和从该主体的边缘突出的 边缘部,在该主体上设有至少一圈用于连接卡爪的支耳。在所述卡盘边缘部和所述多个卡爪的外侧之间设有可充放气的环形气囊。在每个卡爪的外侧和所述卡盘边缘部之间设有拉伸弹簧。 所述卡爪上设有用于与该环形气囊相接触的支臂。在卡盘的靠近其底部的位置上设有托举装置,该托举装置具有可上下移动 的支撑头。所述卡盘内还设有多个侧推油缸。所述卡盘组件上还设有一主油缸,该主油缸的一端固定到所述主支架而另 一端固定到所述移动框架。所述卡盘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框架在垂直位置和倾斜位置之间转动。 在所述主支架上设有朝向所述滚轮架突出的支撑滑辊。 所述移动导轨上设有用于将对应的卡盘保持在垂直位置的小支架。 至少一个卡盘组件沿所述底架纵向方向的位置可调。所述滚轮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托辊,每个托辊上设有两个辊轮,所述两 个托辊之间的间距、各托辊上的辊轮之间的间距、和/或辊轮相对于所述底架 的高度可调。本技术的装配台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利用本技术的装配台对罐式容器的封头与筒体进行组对装配,能够有效地避免母材在装配时意外损伤; 相比于传统的手工装配,大幅度提高了封头与筒体的装配精度和罐式容器的生 产效率,改善了作业环境,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罐式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配台侧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沿图2中IV向的视图,示出了托辊的结构;图5为图2中一个卡盘组件的侧视图,其卡盘处于倾斜状态;图6为图2中另一卡盘组件的侧视图,其卡盘处于垂直状态;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示出了小支架的结构;图8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卡爪结构;图8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卡爪结构;图9为卡盘的正视图;以及图IO示出了利用本技术的装配台进行罐式容器装配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至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台100,其包括设置 在地面基础上的底架10,以及设置在底架10上滚轮架20和两个卡盘组件30, 其中,两个卡盘组件30彼此相对,用于装卡罐式容器的封头3;而滚轮架20 位于两个卡盘组件30之间,用于放置罐式容器的筒体2。滚轮架20包括两个 彼此间隔的托辊21。如图4所示,托辊21包括用于固定到底架10上的支架 22和两个设置在支架22上的辊轮23。罐式容器的筒体2就放置在辊轮23上。 优选地,为了适应不同规格的筒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两托辊21之间的间 距来满足不同长度规格的筒体,还可调节各托辊上辊轮23之间的间距来调节 不同直径规格的筒体相对于底架10的高度,从而达到实际需要。如图5和图6所示,每个卡盘组件30主要包括设置在底架10上的主支架 31、设置在主支架31上并可相对于该主支架滑动沿平行底架IO纵向的方向移 动的移动框架32、以及连接到移动框架32的一端的用于装卡封头3的卡盘33。 卡盘33包括连接到移动框架32的主体331和大体上垂直于该主体的边缘部 332,并设有多个用于抱卡封头3的卡爪335。优选地,移动框架32通过直线导轨34与主支架31可移动地连接,从而 可以提高移动框架32的运动精度,继而保证卡盘33的回位精度,同时还可减 少整机精度维修调整的工作量。卡盘组件30上还设有一主油缸,用于控制移 动框架32相对于主支架31的移动。具体来说,主油缸一端351固定到主支架 上,另一端352固定到移动框架32。当主油缸31收縮时,移动框架32及连 接到其上的卡盘33向远离滚轮架20的方向縮回,图5示出了主油缸31完全 縮回时的状态。当主油缸31伸长时,框架32及卡盘33被主油缸朝向滚轮架 20的方向推出,图6示出了主油缸伸长时的状态。卡盘33可相对于移动框架32在如图5所示的倾斜位置和如图6所示的垂 直位置之间转动。在垂直位置,卡盘的轴线大体上平行于移动水平面;在倾斜 位置,卡盘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如图5所示,在主支架31朝向滚轮架 20的一侧设有向外突出的支撑滑辊36。当移动框架32相对于主支架31縮回(即远离滚轮架20)时,卡盘33会逐渐靠近支撑滑辊36。当卡盘33接触到 支撑滑辊36后,由于支撑滑辊36对卡盘主体331的限制,卡盘33会随着框 架32的继续縮回而倾斜。在这里,倾斜角"最大可达25度。在移动框架32相对于主支架31伸出(即朝向滚轮架20移动)的过程中, 倾斜角"逐渐减小,直到卡盘33与支撑滑辊36分离。此时,卡盘33处于垂 直位置。如图6所示,在移动导轨32上设有朝向滚轮架20突出的小支架37。 当移动框架32伸出、卡盘33处于垂直位置时,小支架37与卡盘主体331相 配合,以将卡盘33保持在该位置。当移动框架32縮回、卡盘33处于倾斜位 置时,小支架37位于框架结构的主支架31的空隙中,从而不会与卡盘组件的 其它结构发生干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小支架37 包括固定到移动导轨32的固定部371和通过例如螺纹方式连接到该固定部 371的活动部372,该活动部372用于与卡盘33相配合。可以适当调整该活动 部372的位置,以保证卡盘33的垂直精度。当然,活动部372可以通过其它 可调节的方式连接到固定部371上,或者小支架37也可设置成不可调节的结 构。设置到卡盘33上的卡爪335是可调节的当卡爪335张开时,封头能够 被放入卡盘或者调整其在卡盘中的位置;当卡爪335收紧时,封头相对于卡盘 固定。在卡盘33上可设置至少一圈用于连接卡爪的支耳338。在本技术 的一个实施例中,卡盘主体331上设有内、外两圈支耳,各圈支耳分别均布设 置。内圈和外圈的支耳数量可以不同。如图8A所示,当待装配封头的直径较 小时,可以在内圈支耳338a上设置卡爪335a。如图8B所示,当待装配封头 的直径较大时,可以在外圈支耳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装配罐式容器的装配台,该罐式容器包括筒体和设置在该筒体两端的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 滚轮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用于支撑所述筒体;以及 两个卡盘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使得所述滚轮架位于该两个卡盘组件之间, 每个卡盘组件包括: 主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 移动框架,设置在该主支架上,并可沿平行该底架纵向的方向移动;以及 卡盘,连接到所述移动框架的一端,所述卡盘上设有多个用于抱卡封头的卡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明孙玉林周建东王淦张贤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