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871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包含在控制部中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性,并提高配置效率的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电池(56)在摆臂(30)靠车身前方的位置与把该摆臂(30)摆动自如地轴支在车身架(2)上的摆动轴(19)的贯通孔(19a)接近地配置。电动马达(M)在摆臂(30)靠车身后方的位置与后轮(WR)的车轴(32)接近地配置。使平面部指向车宽方向进行配置的作为控制装置的基板(50),包括控制基板(50a)和发热元件基板(50b),该控制基板(50a)具有发热量小的控制元件并配设有对电动马达(M)进行控制的驱动回路,该发热元件基板(50b)具有发热量大的发热元件并配设有对电池(56)进行充电的充电回路;控制基板(50a)配设在电池(5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发热元件基板(50b)配设在控制基板(50a)的车身后方且马达(M)的车身前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尤其涉及把从车载电池供给的电力作为动力源对马达进行驱动的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把马达作为动力源进行行驶的电动二轮车中,对用来驱动马达的电池、控制部等的最适当配置进行了研究。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在对作为驱动轮的后轮进行轴支的摆臂(摆动单元)中内装电池、控制部、马达等,把此摆臂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车身的下部的电动二轮车(参照图1)。此摆臂是由车宽方向左侧的臂对后轮进行支撑的悬臂式的,而且具有其车身前端部伸到乘员的脚踏板前方的长尺寸形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 2219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构成控制部的部件中,包含当把来自电池的电流供给到马达时使用的电容器、DC / DC转换器等因流过大电流而发热量大的部件,对于这样的发热元件考虑到对其它的部件的影响希望确保散热性。但是,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电动二轮车中,尽管公开了在摆臂内配置控制部,但是并未研究发热元件的具体的配设部位等。进而,在剩余空间少的二轮车中,不仅要求提高发热元件的散热性而且要求提高各部件的配置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提高控制部所包含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性,而且还能提高配置效率的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为,在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中,在对电动二轮车I的后轮WR进行轴支并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车身上的摆臂30的内部内装有电池56和对后轮WR进行驱动的电动马达M,上述摆臂30是用单个的臂部39对上述后轮WR进行轴支的悬臂式的摆臂,上述电池56在上述摆臂30靠车身前方的位置与把该摆臂30摆动自如地轴支在车身架2上的摆动轴19的贯通孔19a接近地配置,上述电动马达M在上述摆臂30靠车身后方的位置与上述后轮WR的车轴32接近地配置,该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具有作为控制装置的基板50,该基板50被配置成使平面部指向车宽方向,上述基板50包括控制基板50a和发热元件基板50b,该控制基板50a具有发热量小的控制元件并配设有对上述电动马达M进行控制的驱动回路,该发热元件基板50b具有发热量大的发热元件并配设有对上述电池56进行充电的充电回路;上述控制基板50a配设在上述电池5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上述发热元件基板50b配设在上述控制基板50a的车身后方而且上述马达M的车身前方的位置。而且,第二特征为,上述发热元件基板50b与上述控制基板50a的车身后方侧接近地配置。而且,第三特征为,上述发热元件安装在上述发热元件基板50b的车身内侧的表面。而且,第四特征为,上述发热元件安装在上述发热元件基板50b的车身内侧的表面,从而被收纳在将上述电池56的收纳空间35的外壳部与上述臂部39间连结的弯曲部40。而且,第五特征为,上述发热元件基板50b被配设在从车身侧面观察时与上述后轮WR重叠的位置。而且,第六特征为,上述电池56被形成为使其纵向指向车宽方向的大致长方体,上述控制基板50a使其平面部指向车宽方向,与上述电池56的纵向的一个端面接近地配置。进而,第七特征为,上述电池56是由软质的层叠薄板包装成每一个单元的叠片型电池的集合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I特征,摆臂是用单个的臂部对后轮进行轴支的悬臂式摆臂,电池在靠摆臂的车身前方的位置与把该摆臂摆动自如地轴支在车身架上的摆动轴的贯通孔接近地配置,电动马达在摆臂靠车身后方的位置与后轮的车轴接近地配置,具有使平面部指向车宽方向地进行配置的作为控制装置的基板,基板包括具有发热量小的控制元件并配设有对电动马达进行控制的驱动回路的控制基板,和具有发热量大的发热元件并配设有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回路的发热元件基板,控制基板配设在电池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发热元件基板配设在控制基板的车身后方而且马达的车身前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把控制部件中的发热量大的部件集约,减少对其它的部件的热负荷。而且,可以有效利用形成在电池与电动马达间的空间效率良好地配设发热元件。进而,由于控制基板配设在电池的车宽方向外侧,因此,即使在摆臂中内装控制装置,也可以防止摆臂朝车身前后方向变长。根据第2特征,发热元件基板与控制基板的车身后方侧接近地配置,因此,可以防止发热元件对位于车辆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的控制基板造成热影响。根据第3特征,发热元件安装在发热元件基板的车身内侧的表面,因此,可以有效利用摆臂的车身内侧的静空间配设发热元件。而且,当把发热元件仅安装在车身内侧的表面时,发热元件不会突出到车宽方向外侧,因此,可以缩小摆臂的车宽方向尺寸。根据第4特征,通过把发热元件安装在发热元件基板的车身内侧的表面,从而,将其收纳在将电池的收纳空间的外壳部与臂部间连结的弯曲部,因此,可以有效利用用来确保臂部的结合强度所需要的弯曲部的内部空间,配设发热元件。由此,可以缩小摆臂的车宽方向尺寸。根据第5特征,发热元件基板配设在从车身侧面观察时与后轮重叠的位置,因此,不会使摆臂长度过长,可以利用形成在电池与电动马达间的空间配置发热元件。根据第6特征,电池形成为使其纵向指向车宽方向的大致长方体,控制基板使其平面部指向车宽方向,与电池的纵向的一个端面接近地配置,因此,可以使电池与控制基板接近地配置,减少静空间。而且,当电池的电源端子、电压检测用的配线端子设置在纵向的端部时,可以缩短电池与控制基板间的配线等。根据第7特征,电池是由软质的层叠薄板包装成每一个单元的叠片型电池的集合体,因此,容易朝摆臂进行电池的安装作业和进行电池的更换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侧面图。图2是摆臂的放大侧面图。图3是摆臂的俯视图。图4是摆臂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浇注(日文:f〗> 7)处理后的状态的摆臂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适用于电动二轮车的电气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7是表示适用于电动二轮车的电气系统的充电器部分的结构的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型例涉及的摆臂的侧面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型例涉及的摆臂的俯视图。图10是节气门开度传感器的正面图。图11是节气门开度传感器的侧面图。图12是表示将节气门把手与节气门开度传感器连结的节气门缆索的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二轮车I的侧面图。电动二轮车I是具有低踏板16的轻便型的骑乘式车辆,通过被收纳在摆臂(摆动单元)30中的电动马达M对后轮WR进行驱动。在车身架2的前部,结合着旋转自如地对轴杆(未图示)进行轴支的头管3。在轴杆的上部结合着被把手罩11覆盖的转向把手8,在一方的下部结合着通过车轴7旋转自如地对前轮WF进行轴支的左右一对的前叉6。车身架2具有从头管3的后部朝下方延伸的主管4,和与该主管4的后端部连结并朝车身后部上方延伸的后车架5。在位于低踏板16的下部的主管4上安装有对低踏板16进行支撑的底板架15。而且,在主管4与后车架5的结合部安装有左右一对的枢轴板17。摆臂30是仅仅在车宽方向左侧具有臂部的悬臂式的摆臂,通过将安装在枢轴板17上的连杆18贯通的摆动轴19,摆动自如地轴支在车身架2上。摆臂30是由铝等的金属构成的局部中空结构体,在车轴32的近旁收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31 JP 2010-1950351.一种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在对电动二轮车(I)的后轮(WR)进行轴支并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车身上的摆臂(30)的内部,内装有电池(56)和对后轮(WR)进行驱动的电动马达(M),其特征在于: 上述摆臂(30)是用单个的臂部(39)对上述后轮(WR)进行轴支的悬臂式的摆臂, 上述电池(56)在上述摆臂(30)靠车身前方的位置与把该摆臂(30)摆动自如地轴支在车身架(2)上的摆动轴(19)的贯通孔(19a)接近地配置, 上述电动马达(M)在上述摆臂(30)靠车身后方的位置与上述后轮(WR)的车轴(32)接近地配置, 该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具有作为控制装置的基板(50),该基板(50)被配置成使平面部指向车宽方向, 上述基板(50)包括控制基板(50a)和发热元件基板(50b),该控制基板(50a)具有发热量小的控制元件并配设有对上述电动马达(M)进行控制的驱动回路,该发热元件基板(50b)具有发热量大的发热元件并配设有对上述电池(56)进行充电的充电回路; 上述控制基板(50a)配设在上述电池(5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上述发热元件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本智宏富永崇史柴田和己西浦久生加藤诚司阿久津进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