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或织物的表面处理方法,特别涉及应用碱减量对纤维或织物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人们对织物的表面性能一直很感兴趣,国内外在织物纤维表面改性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表面接枝,辐照,偶联剂表面处理法、等离子体等表面改性方法。表面改性可以在不改变材料及其制品本体性能的前提下,赋予其表面新的性能,如亲(疏)水或亲(疏)油性、粘结性、抗静电性、染色性、耐老化性、生物相容性等。工业中,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表面与有机或高分子材料的粘结性能较差,容易从基材中脱出,而涤纶纤维由于强度高、弹性好、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在除服装纺织等其他行业也获得了广泛应用,涤纶分子中除存在两个端醇羟基外,并无其它极性基团,因而涤纶纤维亲水性极差。玻璃纤维、涤纶、尼龙、腈纶等纤维或织物需要表面处理,以提高其与其他材料的结合性能。在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中,表面接枝方法工艺复杂,实施困难,专利CN1400355中需要氮气保护进行反应,而且使 用了大量的溶剂。中国申请专利200610117936.8中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酯纤维进行处理,这种方法快速而又清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碱减量处理纤维或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碱溶液,溶液中含有以下各重量份的组分:0.5~18份碱,75~98份水,0.1~5份水解促进剂,1~20份醇;将纤维或织物放入配制好的碱溶液中,浴比为1:2~1:100,在60~100℃的条件下,处理5~60分钟,处理过后,洗涤样品,检测最后洗涤出的水的Ph值,当Ph值呈弱碱性或中性时终止洗涤,晾干或烘干纤维或织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减量处理纤维或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碱溶液,溶液中含有以下各重量份的组分:0.5^18份碱,75 98份水,0.Γ5份水解促进剂,Γ20份醇;将纤维或织物放入配制好的碱溶液中,浴比为1:2 1:100,在6(Tl00°C的条件下,处理5飞O分钟,处理过后,洗涤样品,检测最后洗涤出的水的Ph值,当Ph值呈弱碱性或中性时终止洗涤,晾干或烘干纤维或织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碱减量处理纤维或织物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中的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或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减量处理纤维或织物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碱的用量为5 10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减量处理纤维或织物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水的用量为85 95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减量处理纤维或织物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中的水解促进剂选自盐酸氨、硝酸铵、硫酸铵、碳酸铵、磷酸铵、三甲胺、三乙胺、三乙醇胺、2-溴乙基三甲基溴化铵、3-溴丙基三甲基溴化铵、氯化苄基三乙基铵、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烷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长征,张宝庆,王国华,冉文娟,黄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