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类芽胞杆菌及其在降解微囊藻毒素中的应用,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环境污染,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蓝藻水华频繁爆发,所带来的最主要危害之一是某些蓝藻细胞产生并向水体中释放多种不同类型的藻毒素,其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MCs)是一类出现频率最高、产生量最大和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种类。它是以动物肝脏为作用靶器官的一类肝毒素,能够特异性地抑制蛋白磷酸酶活性进而诱发癌症等一系列病变,是世界各地广泛存在并且危害极大的一种蓝藻毒素。微囊藻是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一类水华蓝藻,它所释放的微囊藻毒素(MCs)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由于MCs具有环状化学结构,具有稳定性高、难降解的特点,因此在常规的水处理工艺中难以有效地去除。MCs的基本结构是由7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由于多肽组成中氨基酸种类的变化,导致了 MCs类型的多样性。
【技术保护点】
一株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sp.)PN?S435,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M?20124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类芽胞杆菌(/^mi如Ci77心印.)PN-S435,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M 2012422。2.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芽胞杆菌PN-S435在降解微囊藻毒素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芽胞杆菌PN-S435在降解微囊藻毒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平板/斜面培养:将类芽胞杆菌PN-S435接种至平板或者斜面培养基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