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竹兰专利>正文

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4946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絮凝剂:将黏土干燥后粉碎至细度为50‑100μm,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用质量浓度为2‑5%的盐酸溶液溶解配制成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并与黏土粉混合搅拌,并在1000W的功率下超声3‑8h,过滤干燥后得到絮凝剂;沉淀处理:将上述絮凝剂投入到待处理的水中,在200‑3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快速搅拌30‑50min,静置沉淀1‑3h,过滤;臭氧处理:将过滤后的水通入到一个密闭的水池,通入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进行脱毒处理10‑30min,处理后的水静置0.5‑1h;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铜绿微囊藻,成本低,无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蓝藻“水华”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蓝藻“水华”以铜绿微囊藻为主,由于其产生的微囊藻毒素严重污染水体,可引起动物乃至人类中毒,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蓝藻水华的防治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黏土絮凝除藻作为一种应急除藻方法,备受推崇。黏土具有矿物来源充足,天然无毒,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目前黏土除藻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最低有效投加量仍然太高;主要原因是现有研究涉及的黏土种类不够广泛,可能有更高效的黏土尚未被发现;(2)缺少藻凝聚动力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而在停留时间短的水体中凝聚效果完全由动力学决定;(3)天然水体中藻细胞和黏土颗粒均带负电,其凝聚机理与常规混凝不同,因此有待进一步发现黏土-藻凝聚独特的作用机理,以指导寻找更高效的黏土和更有效的黏土改性方向;(4)研究的藻种多限于赤潮藻,对于淡水华常见藻类——微囊藻的黏土凝聚则鲜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该方法藻类去除速率快,铜绿微囊藻去除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对水体无二次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絮凝剂的制备将黏土干燥后粉碎至细度为50-100μm,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用质量浓度为2-5%的盐酸溶液溶解配制成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并与黏土粉混合搅拌,并在1000W的功率下超声3-8h,,过滤干燥后得到絮凝剂;(2)沉淀处理将步骤(1)制得的絮凝剂投入到待处理的水中,在200-3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快速搅拌30-50min,静置沉淀1-3h,过滤;(3)臭氧处理将过滤后的水通入到一个密闭的水池,通入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进行脱毒处理10-30min,处理后的水静置0.5-1h;其中,步骤(1)中,所述黏土、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5-20):(1-2):(0.5-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1)中,所述黏土、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15:1: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1)中,所述黏土为烂黄泥土与姜石黄泥土的混合物,二者质量比为(2-3):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1)中,所述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中,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质量浓度为2-5%的盐酸溶液的质量比为(5-20):(1-2):(0.5-1):3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所述絮凝剂的添加量为0.2-0.6g/L。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3)中,臭氧处理过程中,臭氧在水中的浓度为0.1-1.5mg/L。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壳聚糖、多巴胺对黏土进行改性,并与硅酸钠复合组成絮凝剂,其能够快速有效的除去水中的铜绿微囊藻,处理水时其添加量小,大大减少了水处理的成本,且其无毒环保,对水体无二次污染;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本专利技术可采用水华爆发地周边的黏土进行改性,且黏土使用量少,大大节约了成本,经济环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不会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絮凝剂的制备将黏土干燥后粉碎至细度为50-100μm,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用质量浓度为2%的盐酸溶液溶解配制成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并与黏土粉混合搅拌,并在1000W的功率下超声3h,过滤干燥后得到絮凝剂;其中,所述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中,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质量浓度为2%的盐酸溶液的质量比为5:1:0.5:32;(2)沉淀处理将步骤(1)制得的絮凝剂以0.2g/L的比例投入到待处理的水中,在2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快速搅拌50min,静置沉淀1h,过滤;(3)臭氧处理将过滤后的水通入到一个密闭的水池,通入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进行脱毒处理10min,处理后的水静置0.5h,臭氧在水中的浓度为1.5mg/L;其中,步骤(1)中,所述黏土、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5:1:0.5。实施例2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絮凝剂的制备将黏土干燥后粉碎至细度为50-100μm,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用质量浓度为5%的盐酸溶液溶解配制成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并与黏土粉混合搅拌,并在1000W的功率下超声8h,过滤干燥后得到絮凝剂;其中,所述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中,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质量浓度为5%的盐酸溶液的质量比为20:2:1:32;(2)沉淀处理将步骤(1)制得的絮凝剂以0.6g/L的比例投入到待处理的水中,在3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快速搅拌30min,静置沉淀3h,过滤;(3)臭氧处理将过滤后的水通入到一个密闭的水池,通入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进行脱毒处理30min,处理后的水静置1h,臭氧在水中的浓度为0.1mg/L;其中,步骤(1)中,所述黏土、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20:2:1。实施例3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絮凝剂的制备将黏土干燥后粉碎至细度为50-100μm,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用质量浓度为3%的盐酸溶液溶解配制成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并与黏土粉混合搅拌,并在1000W的功率下超声4h,过滤干燥后得到絮凝剂;其中,所述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中,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质量浓度为3%的盐酸溶液的质量比为8:1.2:0.6:32;(2)沉淀处理将步骤(1)制得的絮凝剂以0.3g/L的比例投入到待处理的水中,在2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快速搅拌35min,静置沉淀1.4h,过滤;(3)臭氧处理将过滤后的水通入到一个密闭的水池,通入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进行脱毒处理15min,处理后的水静置0.6h,臭氧在水中的浓度为1.2mg/L;其中,步骤(1)中,所述黏土、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8:1.2:0.6。实施例4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絮凝剂的制备将黏土干燥后粉碎至细度为50-100μm,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用质量浓度为3.5%的盐酸溶液溶解配制成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并与黏土粉混合搅拌,并在1000W的功率下超声5h,过滤干燥后得到絮凝剂;其中,所述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中,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质量浓度为3.5%的盐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1:1.4:0.7:32;(2)沉淀处理将步骤(1)制得的絮凝剂以0.4g/L的比例投入到待处理的水中,在2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快速搅拌40min,静置沉淀1.8h,过滤;(3)臭氧处理将过滤后的水通入到一个密闭的水池,通入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进行脱毒处理20min,处理后的水静置0.7h,臭氧在水中的浓度为0.9mg/L;其中,步骤(1)中,所述黏土、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11:1.4:0.7。实施例5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絮凝剂的制备将黏土干燥后粉碎至细度为50‑100μm,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用质量浓度为2‑5%的盐酸溶液溶解配制成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并与黏土粉混合搅拌,并在1000W的功率下超声3‑8h,,过滤干燥后得到絮凝剂;(2)沉淀处理将步骤(1)制得的絮凝剂投入到待处理的水中,在200‑3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快速搅拌30‑50min,静置沉淀1‑3h,过滤;(3)臭氧处理将过滤后的水通入到一个密闭的水池,通入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进行脱毒处理10‑30min,处理后的水静置0.5‑1h;其中,步骤(1)中,所述黏土、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5‑20):(1‑2):(0.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絮凝剂的制备将黏土干燥后粉碎至细度为50-100μm,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用质量浓度为2-5%的盐酸溶液溶解配制成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盐酸溶液,并与黏土粉混合搅拌,并在1000W的功率下超声3-8h,,过滤干燥后得到絮凝剂;(2)沉淀处理将步骤(1)制得的絮凝剂投入到待处理的水中,在200-3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快速搅拌30-50min,静置沉淀1-3h,过滤;(3)臭氧处理将过滤后的水通入到一个密闭的水池,通入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进行脱毒处理10-30min,处理后的水静置0.5-1h;其中,步骤(1)中,所述黏土、壳聚糖、多巴胺、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5-20):(1-2):(0.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竹兰
申请(专利权)人:付竹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