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该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45~68%的热塑性树脂、30~50%的连续纤维、2~3%的相容剂、0~1%的润滑剂和0~1%的抗氧剂。该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的制造方法:将上述配比的原料混配后经塑化、熔融,通过一个薄膜模头形成聚合物薄膜,同时,连续纤维在经过预热、分散程序后被引入到聚合物薄膜的顶端与薄膜汇合一同进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连续纤维经由螺杆切割后柔和地混合到预熔的聚合物中,然后直接送入到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压制模具中成型或者推压进汽车仪表板骨架的注射模具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成型周期短,制成的汽车仪表板骨架刚度高、耐冲击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涉及。
技术介绍
汽车仪表板是音响、空调、灯光等诸多操作功能的载体,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所支撑的各种仪表和零件能够在高速行驶及振动状态下正常工作,仪表板骨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以支撑其所附的零件在高速和振动的状态下正常工作,同时需要有较好的吸能性使其在发生意外时减少外力对正、副驾驶员的冲击。与此同时,出于舒适和审美的要求,仪表板的手感、色泽和色调等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常用的骨架材料主要有SMA/GF、PC/ABS、MPPO/GF、PP/GF、GMT 等材料。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ong-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材料性能可以设计、成型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而被人们所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优良,可以在线直接成型的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该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热塑性树脂45 68%,连续纤维30 50%,相容剂2 3%,润滑剂O 1%,抗氧剂O 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选自聚烯烃或其他通用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其中:聚烯烃进一步选自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其他通用树脂进一步选自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所述的连续纤维选自无机纤维或有机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其中:无机纤维进一步选自玻璃纤维、硼纤维、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有机纤维进一步选自尼龙66纤维、凯夫拉纤维、聚苯硫醚纤维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所述的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丙烯酸的接枝物或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所述的润滑剂选自硬脂酸、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石蜡、聚丙烯蜡、聚乙烯蜡或酰胺蜡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所述的抗氧剂选自受阻酚类、受阻胺类、亚磷酸酯或硫醚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优选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或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抗氧剂 DSTDP)。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重量百分比为45 68%的热塑性树脂、重量百分比为2 3%的相容剂、重量百分比为O 1%的润滑剂和重量百分比为O I %的抗氧剂,混配后经塑化、熔融,通过一个薄膜模头形成聚合物薄膜,同时,重量百分比为30 50%的连续纤维在经过预热、分散程序后被引入到聚合物薄膜的顶端与薄膜汇合一同进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连续纤维经由螺杆切割后柔和地混合到预熔的聚合物中,然后直接送入到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压制模具中成型或者推压进汽车仪表板骨架的注射模具成型。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综合性能优异: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性、耐冲击、耐热性好等特点,使成型后的仪表板骨架具有很高的刚度和抗冲击能力,其良好的耐热性也满足了汽车仪表板热老化的要求。2、本专利技术的成本低: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线直接成型是在线直接生产制品的一种工艺技术,省略了半成品的中间步骤,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该工艺生产的大型制品比普通的两步法的生产成本低20% 50%。3、本专利技术的产品美观=LFT-D生产工艺因其成型容易,外观设计的灵活性高,能方便的综合仪表盘的各项功能,适应多种车型的要求。4、本专利技术可以直接模压或注射成型,生产成本低、成型周期短,制成的汽车仪表板骨架具有刚度高、耐冲击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均聚聚丙烯56%、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3%、抗氧剂1010 0.2%、抗氧剂1680.3%、润滑剂酰胺蜡0.5%在180 230°C温度条件下塑化熔融,然后通过一个薄膜模头形成均聚聚丙烯薄膜,同时,连续玻璃纤维在经过预热、分散程序后被引入到均聚聚丙烯薄膜的顶端与薄膜汇合一同进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设置的温度范围为190 210°C,并通过控制玻璃纤维股数使玻璃纤维在成品中所占重量比为40%,连续玻璃纤维经由螺杆切割后柔和地混合到预熔的均聚聚丙烯中,然后直接送入到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压制模具中成型或者推压进汽车仪表板骨架的注射模具成型。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测试标准为ASTM0从表I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仪表板骨架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性、耐冲击等特点,成型后的仪表板骨架具有很高的刚度和抗冲击能力。表I 实施例1 拉伸强度(MPa)122 弯曲强度(MPa)179 弯曲模量(MPa)7278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36实施例2共聚聚丙烯46%、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3%、润滑剂聚乙烯蜡1%在180 200°C温度条件下塑化熔融,然后通过一个薄膜模头形成共聚聚聚丙烯薄膜,同时,连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在经过预热、分散程序后被引入到共聚聚丙烯薄膜的顶端与薄膜汇合一同进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设置的温度范围为180 200°C,并通过控制纤维股数使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在成品中所占重量比为50%,连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经由螺杆切割后柔和地混合到预熔的共聚聚丙烯中,然后直接送入到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压制模具中成型或者推压进汽车仪表板骨架的注射模具成型。实施例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67%、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2%、抗氧剂1076 0.4%、抗氧剂1680.6%在210 250°C温度条件下塑化熔融,然后通过一个薄膜模头形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薄膜,同时,连续玄武岩纤维在经过预热、分散程序后被引入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薄膜的顶端与薄膜汇合一同进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设置的温度范围为220 230°C,并通过控制纤维股数使玄武岩纤维在成品中所占重量比为30%,连续玄武岩纤维经由螺杆切割后柔和地混合到预熔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中,然后直接送入到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压制模具中成型或者推压进汽车仪表板骨架的注射模具成型。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热塑性树脂????????45~68%,连续纤维??????????30~50%,相容剂????????????2~3%,润滑剂????????????0~1%,抗氧剂????????????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热塑性树脂45 68%, 连续纤维30 50%, 相容剂2 3%, 润滑剂O 1%, 抗氧剂O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选自聚烯烃或其他通用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其中:聚烯烃进一步选自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其他通用树脂进一步选自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 聚物、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纤维选自无机纤维或有机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其中:无机纤维进一步选自玻璃纤维、硼纤维、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有机纤维进一步选自尼龙66纤维、凯夫拉纤维、聚苯硫醚纤维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骨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丙烯酸的接枝物或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