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筒供气均压式气浮无摩擦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172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56
一种缸筒供气均压式气浮无摩擦气缸,活塞套装在缸筒内且与缸筒间存在间隙,活塞与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缸筒一端安装底座,缸筒的另一端安装端盖,底座上设有气源进气口,活塞杆穿过端盖,缸筒包括外缸筒和微孔材料层,外缸筒内壁上附加一层微孔材料层,外缸筒外壁上有进气孔,微孔材料层在外壁进气孔处有一条轴向分布的第一凹槽,微孔材料层与外缸筒内壁接触的表面有沿圆周方向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在微孔材料表面轴向均布;活塞靠近进气口一侧有一圈第三凹槽,从第三凹槽内沿径向打孔与活塞靠近有杆腔一侧的空腔连通,活塞杆与活塞有空腔的一端连接,空腔通过通孔与缸筒内有杆腔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避免高低压气流对气膜产生影响、控制精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浮气缸。
技术介绍
普通的气缸通常采用机械密封,缸筒和活塞之间存在接触摩擦力。传统的低摩擦气缸依靠提高加工精度、采用特殊的低摩擦材料或者脂润滑来减小摩擦力,但存在加工困难、成本高、维护困难且寿命短的缺陷;或者通过改善密封形式,来降低摩擦力,如德国FESTO公司采用特殊的密封技术应用于气缸,采用单向密封圈,具有很小的滑行阻力。日本SMC公司采用滚珠导向套技术以及间隙密封技术,该低摩擦气缸在匀速性、高低压摩擦、告诉以及高频方面都有所突破,然而也同样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对径向载荷敏感,结构复杂、加工制造难度大,价格昂贵。为满足超精密恒力输出控制、微压动作控制等方面的要求,气体润滑技术在实现零摩擦气缸上得到应用。如专利申请号为201120080863. 6的“一种带有气浮轴承的无摩擦气缸”就公布了一种根据气浮原理设计的无摩擦气缸,缸筒与活塞之间留有极小的间隙,在活塞径向上设置匀布的节流孔,通过中空的活塞杆以及软管为缸内的活塞供气,并通过球铰连接使得无摩擦气缸能承受一定的径向负载而不发生活塞卡死在气缸内。但是通过中空活塞杆和软管的供气方式复杂、装配繁琐、不易维护,后来对无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缸筒供气均压式气浮无摩擦气缸,所述气浮无摩擦气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底座和端盖,所述活塞套装在缸筒内且与缸筒间存在间隙,所述活塞与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缸筒一端安装底座,所述缸筒的另一端安装端盖,所述底座上设有气源进气口,所述活塞杆穿过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包括外缸筒和微孔材料层,所述外缸筒内壁上附加一层微孔材料层,所述外缸筒外壁上有进气孔,所述微孔材料层在外壁进气孔处有一条轴向分布的第一凹槽,所述微孔材料层与外缸筒内壁接触的表面有沿圆周方向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在微孔材料层表面轴向均布;所述活塞靠近进气口一侧有一圈第三凹槽,从第三凹槽内沿径向打孔与活塞靠近有杆腔一侧的空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筒供气均压式气浮无摩擦气缸,所述气浮无摩擦气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底座和端盖,所述活塞套装在缸筒内且与缸筒间存在间隙,所述活塞与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缸筒一端安装底座,所述缸筒的另一端安装端盖,所述底座上设有气源进气口,所述活塞杆穿过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包括外缸筒和微孔材料层,所述外缸筒内壁上附加一层微孔材料层,所述外缸筒外壁上有进气孔,所述微孔材料层在外壁进气孔处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辉周海清单晓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