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浮气缸。
技术介绍
普通的气缸通常采用机械密封,缸筒和活塞之间存在接触摩擦力。传统的低摩擦气缸依靠提高加工精度、采用特殊的低摩擦材料或者脂润滑来减小摩擦力,但存在加工困难、成本高、维护困难且寿命短的缺陷;或者通过改善密封形式,来降低摩擦力,如德国FESTO公司采用特殊的密封技术应用于气缸,采用单向密封圈,具有很小的滑行阻力。日本SMC公司采用滚珠导向套技术以及间隙密封技术,该低摩擦气缸在匀速性、高低压摩擦、告诉以及高频方面都有所突破,然而也同样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对径向载荷敏感,结构复杂、加工制造难度大,价格昂贵。为满足超精密恒力输出控制、微压动作控制等方面的要求,气体润滑技术在实现零摩擦气缸上得到应用。如专利申请号为201120080863. 6的“一种带有气浮轴承的无摩擦气缸”就公布了一种根据气浮原理设计的无摩擦气缸,缸筒与活塞之间留有极小的间隙,在活塞径向上设置匀布的节流孔,通过中空的活塞杆以及软管为缸内的活塞供气,并通过球铰连接使得无摩擦气缸能承受一定的径向负载而不发生活塞卡死在气缸内。但是通过中空活塞杆和软管的供气方式复杂、装配繁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作用气悬浮无摩擦气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活塞杆与活塞连接,所述活塞与缸筒间存在间隙,所述前端盖安装在缸筒的前端,所述后端盖安装在缸筒的后端,所述后端盖上有进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从一端面沿轴向方向打第一盲孔形成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沿活塞周向均布,再从活塞壁沿径向方向打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形成第一节流孔,所述第一节流孔在活塞轴向方向至少有两组且对称分布;所述活塞从另一端面沿轴方向打第三盲孔形成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活塞另一端面的进气口形成夹角且不相通,再从活塞壁沿径向方向打第四盲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孔连通形成第二节流孔,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作用气悬浮无摩擦气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活塞杆与活塞连接,所述活塞与缸筒间存在间隙,所述前端盖安装在缸筒的前端,所述后端盖安装在缸筒的后端,所述后端盖上有进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从一端面沿轴向方向打第一盲孔形成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沿活塞周向均布,再从活塞壁沿径向方向打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形成第一节流孔,所述第一节流孔在活塞轴向方向至少有两组且对称分布;所述活塞从另一端面沿轴方向打第三盲孔形成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活塞另一端面的进气口形成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