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供油系统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9167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供油系统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缩机供油系统包括:油箱(1),其内部容纳润滑油;供油槽(7),其内部容纳润滑油,供油槽(7)的供油口的位置高于压缩机的轴承(9)的位置;第一供油管路(10),连通油箱(1)与供油槽(7);油泵(3),设置于第一供油管路(10)上,将油箱(1)中的润滑油泵送至供油槽(7);第二供油管路(11),将润滑油从供油槽(7)的供油口输送至轴承(9);回油管路(12),将润滑油从轴承(9)输送至油箱(1)。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障压缩机正常运转中供应充足的润滑油,而且在突然停机等突发情况下仍能维持润滑油供应,保障压缩机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供油系统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对于制冷用离心压缩机,其轴承通常采用滑动轴承。由于制冷用离心压缩机具有较高的转速,通常为IOOOOrpm以上,并且需保持长期不间断运行,通常为每年的五月到十月开机甚至全年不停机,这些特点要求制冷用离心压缩机的轴承保证充分的润滑。采用润滑油对轴承进行润滑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作为高速旋转的转子轴与静止的滑动轴承之间的摩擦介质,通过润滑油自有的物理特性,能够极大的减小转子与轴承的磨损量及摩擦发热,从而保证转子与轴承长期运转而无须更换;其二,进入转子与轴承之间间隙的润滑油首先会进行冷却然后流经此间隙,在提供润滑的同时,带走由于转子与轴承间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从而保持轴承温度在其使用范围之内,避免轴承处热量积累使得温度过高而烧坏轴承。轴承作为目前离心压缩机必要的组成部分,其润滑及冷却是离心压缩机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对润滑油供油系统及油路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压缩机轴承在适当的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障压缩机正常运转中供应充足的润滑油,而且在突然停机等突发情况下仍能维持润滑油供应的压缩机供油系统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其内部容纳润滑油;供油槽,其内部容纳润滑油,所述供油槽的供油口的位置高于压缩机的轴承的位置;第一供油管路,连通所述油箱与所述供油槽;油泵,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油管路上,将所述油箱中的润滑油泵送至所述供油槽;第二供油管路,将润滑油从所述供油槽的供油口输送至所述轴承;回油管路,将润滑油从所述轴承输送至所述油箱。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冷媒管路,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油箱的顶部排气口,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设置于所述油箱的内部,位于所述润滑油的液面上方并将润滑油液体与所述油箱的顶部排气口完全隔离。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供油管路上设置节流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油泵设置于所述油箱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一供油管路的第一端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油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油管路上。进一步地,所述油过滤器设置于所述供油槽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一供油管路的第二端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油箱的内部,以对所述油箱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油泵与所述供油槽之间的所述第一供油管路上。进一步地,所述供油槽设置于所述压缩机顶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机及与该压缩机主机相连接的前述的压缩机供油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控制系统,其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主机的运行,所述压缩机供油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供油系统,通过设置供油槽,并使供油槽的供油口的位置高于压缩机的轴承的位置,不仅保障压缩机正常运转中供应充足的润滑油,而且在突然停机等突发情况下仍能维持润滑油供应,保障压缩机的安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供油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压缩机供油系统包括油箱1、供油槽7、第一供油管路10、油泵3、第二供油管路11和回油管路12。其中,油箱I的内部容纳设计要求指定的润滑油;供油槽7的供油口的位置高于压缩机的轴承9的位置,例如设置于压缩机顶部,供油槽7内部容纳一定量的润滑油;第一供油管路10连通油箱I与供油槽7 ;油泵3设置于油箱内部,并位于第一供油管路10的第一端的端部,将油箱I中的润滑油泵送至供油槽7 ;第二供油管路11将润滑油从供油槽7的供油口输送至压缩机的轴承9 ;回油管路12将润滑油从轴承9输送至油箱I。在压缩机供油系统中设置供油槽7,供油槽7的供油口的位置高于压缩机的轴承9的位置并在供油槽7中维持一定的油量,不但在压缩机正常运行时能起到稳定供给轴承9的润滑油量的作用,而且在机组突然断电时,电机进入惰转周期,仍需要维持一段时间供油,但油泵3停转,润滑油停止从油箱I处的供给,而供油槽7中的存量润滑油仍能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轴承9,可以充分保证轴承9的润滑。优选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冷媒管路13,其一端与油箱I的顶部排气口 14连接,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将油箱顶部与压缩机吸气口相连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油箱I内气体可由冷媒管路13排出,二是压缩机吸气口为压缩机的压强最低点,因此,可在油箱I腔体内形成低压,推动轴承9处的润滑油回到油箱I。优选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4,其设置于油箱I的内部,且位于润滑油的液面上方将润滑油液体与所述油箱I的顶部排气口 14完全隔离。例如可以如附图1中所示的使气液分离器4覆盖整个油箱I的气相区的一个平面,也可以使气液分离器4设置为围绕在顶部排气口 14周围。气液分离器4使进入气相区的润滑油液滴与其中混有的冷媒气体分离,既保证了从油箱中回收的冷媒的质量,也保证了润滑油的质量。优选地,在第二供油管路11上设置节流装置。例如,本实施例中,在供油槽7的供油口处的第二供油管路11端部设置了节流孔8。也可以在第二供油管路11的中部位置设置例如节流阀等其它节流装置。节流装置的设置可以使进入轴承9的润滑油量得到精确地控制。优选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油过滤器6,油过滤器6设置于供油槽7内部,并位于第一供油管路10的第二端的端部。但是油过滤器6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设置于换热器5与供油槽7之间的第一供油管路10上。优选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油箱I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器2,设置于油箱I的内部,且位于润滑油的液面以下。更优选地,加热器2为电加热器。通过对油箱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能使润滑油中溶入的冷媒蒸发,减低润滑油中的冷媒含量,从而保证进入轴承9的润滑油的纯度,以避免影响轴承9的润滑效果。优选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油泵3泵出的高温润滑油进行冷却的换热器5,设置于油泵3与供油槽7之间的第一供油管路10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包括压缩机本体及以上所描述的压缩机供油系统的压缩机。优选地,压缩机还包括控制系统,其用于控制压缩机本体的运行,压缩机供油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在压缩机的控制系统中同时加入压缩机供油系统的控制,使得压缩机供油系统与压缩机本体的运行相配合,从而能够达到压缩机自动长期运转的效果。下面以包括离心压缩机本体及相应的压缩机供油系统的制冷离心压缩机组为例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压缩机供油系统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本实施例中,将压缩机供油系统并入整个制冷离心压缩机组之中,并在机组控制逻辑之中加入供油系统的控制部分,使供油系统更好的服务于制冷离心压缩机组。如图1所示,压缩机供油系统包括油箱1、加热器2、油泵3、气液分离器4、换热器5、油过滤器6、紧急供油槽7、节流孔8、轴承9以及相应的第一供油管路10、第二供油管路11、回油管路12、冷媒管路13。油箱I可以设置为一筒形容器,挂置于离心压缩机组底部,其内设置气液分离器4、加热器2及油泵3,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其内部容纳润滑油;供油槽(7),其内部容纳润滑油,所述供油槽(7)的供油口的位置高于压缩机的轴承(9)的位置;第一供油管路(10),连通所述油箱(1)与所述供油槽(7);油泵(3),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油管路(10)上,将所述油箱(1)中的润滑油泵送至所述供油槽(7);第二供油管路(11),将润滑油从所述供油槽(7)的供油口输送至所述轴承(9);回油管路(12),将润滑油从所述轴承(9)输送至所述油箱(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I),其内部容纳润滑油;供油槽(7),其内部容纳润滑油,所述供油槽(7)的供油口的位置高于压缩机的轴承(9)的位置;第一供油管路(10),连通所述油箱(I)与所述供油槽(7);油泵(3),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油管路(10)上,将所述油箱(I)中的润滑油泵送至所述供油槽(7);第二供油管路(11),将润滑油从所述供油槽(7)的供油口输送至所述轴承(9);回油管路(12),将润滑油从所述轴承(9)输送至所述油箱(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冷媒管路(13),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油箱(I)的顶部排气口(14),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4),设置于所述油箱(I)的内部,位于所述润滑油的液面上方并将润滑油液体与所述油箱(I)的顶部排气口(14)完全隔离。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供油管路(11)上设置节流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3)设置于所述油箱(I)内部,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平钟瑞兴谢蓉蒋楠蒋彩云傅鹏闫秀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