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钦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906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配制35~40%质量的淀粉乳液;配制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备用;2)调节淀粉乳液的pH值至8.0~8.5,碱化10~20min,得到碱化的淀粉乳液;3)向碱化的淀粉乳液中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形成反应体系,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8.0~8.5,反应110~170min,所述反应期间的最后20~50min在超声条件下进行,超声功率为110~270W;4)反应结束后用酸调节反应液的pH值至6.5~6.8,过滤,用水和乙醇洗涤,干燥,即得。由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得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高,黏度稳定性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性淀粉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商品名为纯胶,是酯化淀粉的一种,由于同时引入了亲水性和疏水性基团,因此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乳化增稠剂,可用于食品、化妆品、纺织、造纸、微胶囊和制药工业中,能大大提高产品的应用品质。现有技术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大多采用湿法制备,如公开号为CN196269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铃薯淀粉与水在恒温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混和成乳液;2)采用重量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调节上述乳液的PH值至7. 5 8. O ;3)采用无水乙醇稀释辛烯基琥珀酸酐;4)将步骤3)所得的稀释后的辛烯基琥珀酸酐与步骤2)所得的乳液相混和形成反应体系;添加重量浓度为3%的NaOH溶液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至7. 5 8. 0,反应时间为2 4小时;5)先用2mol/L的盐酸溶液调至步骤4)所得产物的pH值至6. 4 6. 6 ;再分别用水、重量浓度为70%的乙醇各洗涤一次;接着依次进行干燥和粉碎。由该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得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取代度在O. 012 O. 017之间,只有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35°C,淀粉乳液浓度35%,反应体系pH8. O)取代度才能达到O. 01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由该方法制得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高(取代度> O. 017),经变性后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糊黏度稳定性增强,质量分数为2%时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的黏度至少54000mPa .s以上,是木薯原淀粉 黏度的2 4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加水,配成质量分数为35% 40%的淀粉乳液;取辛烯基琥珀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得到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备用;2)用碱液调节淀粉乳液的pH值至8. O 8. 5,碱化10 20min,得到碱化的淀粉乳液;3)向碱化的淀粉乳液中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形成反应体系,控制辛烯基琥珀酸酐的加入量为木薯淀粉干基的3%,用碱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8. O 8. 5,反应110 170min,所述反应期间的最后20 50min在超声条件下进行,超声功率为110 270W ;4)反应结束后用酸调节反应液的pH值至6. 5 6. 8,过滤,用水和乙醇洗漆,干燥,即得产品。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I)中,辛烯基琥珀酸酐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一般为1:3 6。步骤2)中,碱化的温度为32 50°C。该步骤中,优选是将淀粉乳液的pH值调节至 8. 3 8. 5。步骤3)中,优选是在反应期间的最后25 35min时开始对反应体系施加超声直至反应结束,所述的超声功率优选为200 270W,超声频率优选为35 53KHz。该步骤中,反应一般在32 50°C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的pH值最好是调节至8. 2 8. 4。上述步骤2)和3)中所述的碱液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碳酸氢钠等的水溶液,碱液的浓度一般为lmol/L。上述步骤4)中所述的酸通常是盐酸,浓度一般为lmol/L。该步骤中,洗涤用的乙醇的体积浓度为65% 75%,通常在洗涤时,用水和乙醇交替洗涤I 4次。与现有合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湿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在辛烯基琥珀酸酐的加入量为木薯淀粉干基的3%时,通过在酯化反应期间的最后20 50min时开始进行超声强化酯化变性反应直至反应结束,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可获得取代度> O. 017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产品黏度比原淀粉黏度高且稳定。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I)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加水,配成质量分数为40%的淀粉乳液;取辛烯基琥珀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辛烯基琥珀酸酐无水乙醇=1:5,体积比),得到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备用;2)用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淀粉乳液的pH值至8. 5,35°C条件下碱化IOmin,得到碱化的淀粉乳液;3)向碱化的淀粉乳液中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形成反应体系,控制辛烯基琥珀酸酐的加入量为木薯淀粉干基的3%,用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8. 5,于35°C条件下反应150min,所述反应期间的最后30min在超声条件下进行,超声功率为270W,超声频率为53KHz ;4)反应结束后用lmol/L的盐酸调节反应液的pH值至6. 8,过滤,滤饼用水和70%乙醇(体积比浓度)交替洗涤4次,50°C条件下干燥10h,粉碎,即得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对比例I (除了超声是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进行,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I)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加水,配成质量分数为40%的淀粉乳液;取辛烯基琥珀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辛烯基琥珀酸酐无水乙醇=1:5,体积比),得到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备用;2)用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淀粉乳液的pH值至8. 5,35°C条件下碱化IOmin,得到碱化的淀粉乳液;3)向碱化的淀粉乳液中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形成反应体系,控制辛烯基琥珀酸酐的加入量为木薯淀粉干基的3%,用 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8. 5,于35°C条件下反应150min,整个反应期间均在超声条件下进行,超声功率为270W,超声频率为53KHz ;4)反应结束后用lmol/L的盐酸调节反应液的pH值至6. 8,过滤,滤饼用水和70%乙醇(体积比浓度)交替洗涤4次,50°C条件下干燥10h,粉碎,即得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对比例2 (除了反应过程中超声是在反应的最后70min进行,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I)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加水,配成质量分数为40%的淀粉乳液;取辛烯基琥珀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辛烯基琥珀酸酐无水乙醇=1:5,体积比),得到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备用;2)用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淀粉乳液的pH值至8. 5,35°C条件下碱化IOmin,得到碱化的淀粉乳液;3)向碱化的淀粉乳液中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形成反应体系,控制辛烯基琥珀酸酐的加入量为木薯淀粉 干基的3%,用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8. 5,于35°C条件下反应150min,所述反应期间的最后70min在超声条件下进行,超声功率为270W,超声频率为53KHz ;4)反应结束后用lmol/L的盐酸调节反应液的pH值至6. 8,过滤,滤饼用水和70%乙醇(体积比浓度)交替洗涤4次,50°C条件下干燥10h,粉碎,即得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实施例2I)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加水,配成质量分数为35%的淀粉乳液;取辛烯基琥珀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辛烯基琥珀酸酐无水乙醇=1:3,体积比),得到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备用;2)用lmol/L的碳酸钠溶液调节淀粉乳液的pH值至8. 2,40°C条件下碱化15min,得到碱化的淀粉乳液;3)向碱化的淀粉乳液中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形成反应体系,控制辛烯基琥珀酸酐的加入量为木薯淀粉干基的3%,用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8. 0,于32°C条件下反应120min,所述反应期间的最后20min在超声条件下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加水,配成质量分数为35~40%的淀粉乳液;取辛烯基琥珀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得到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备用;2)用碱液调节淀粉乳液的pH值至8.0~8.5,碱化10~20min,得到碱化的淀粉乳液;3)向碱化的淀粉乳液中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形成反应体系,控制辛烯基琥珀酸酐的加入量为木薯淀粉干基的3%,用碱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8.0~8.5,反应110~170min,所述反应期间的最后20~50min在超声条件下进行,超声功率为110~270W;4)反应结束后用酸调节反应液的pH值至6.5~6.8,过滤,用水和乙醇洗涤,干燥,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加水,配成质量分数为35 40%的淀粉乳液;取辛烯基琥珀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得到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备用;2)用碱液调节淀粉乳液的pH值至8.O 8. 5,碱化10 20min,得到碱化的淀粉乳液;3)向碱化的淀粉乳液中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乙醇溶液形成反应体系,控制辛烯基琥珀酸酐的加入量为木薯淀粉干基的3%,用碱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8. O 8. 5,反应 110 170min,所述反应期间的最后20 50min在超声条件下进行,超声功率为110 270W ;4)反应结束后用酸调节反应液的pH值至6.5 6. 8,过滤,用水和乙醇洗涤,干燥,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是在反应期间的最后25 35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海信李桥顾静唐香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