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冲压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刹车片钢背的精冲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刹车片钢背的精冲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盘式制动刹车片钢背是汽车刹车片中的重要的零件之一,如图1所示,它用于固定摩擦材料,同时便于刹车片安装在刹车系统上。因此刹车片的质量受钢背断面质量的影响很大,其断裂面区域及其大小直接关系着钢背能否使用及其使用效果,毛刺越大,断裂面越不平整,则刹车噪音越大,制动效果越差。而目前钢背主要采用普通冲压方法进行冲裁,由于冲裁模具的设计欠缺完善,使得冲裁件的冲裁面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断裂面及毛刺,从而影响钢背的使用性能;又或者是增加了后续的加工,延长了生产周期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有的生产厂家采用三动精冲压力机冲裁,得到的冲裁件质量有所提升,但却大大增加了生产设备的投入以及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多规格、小批量的企业进行柔性生产,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刹车片钢背的精冲方法和精冲模具,在该精冲模具的基础上,该精冲方法效率高、能耗低,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且生产成本较低,能够有效地消除普通冲压方法带来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刹车片钢背的精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钢背的面积及厚度计算出压边力、反顶力、冲裁力、凹模刃口、冲裁间隙以及凹模刃口圆角半径的工艺参数的取值范围,并根据工艺参数制定精冲模具; (2)将板材放入由凸模、凹模以及弹性卸料装置组成的模具中; (3)使凹模处于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刹车片钢背的精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精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钢背的面积及厚度计算出压边力、反顶力、冲裁力、凹模刃口、冲裁间隙以及凹模刃口圆角半径的工艺参数的取值范围,并根据工艺参数制定精冲模具;(2)将板材放入由凸模、凹模以及弹性卸料装置组成的模具中;(3)使凹模处于锁定状态,控制凸模和弹性卸料装置下行,弹性卸料装置首先接触板材并压住板材提供压边力;(4)当弹性卸料装置达到极限位置时,凸模将部分板材压入凹模的型腔中得到冲裁件,冲裁件与凹模之间的巨大摩擦力提供反顶力;(5)控制凸模和弹性卸料装置上行,弹性卸料装置由压缩状态逐渐转为拉伸状态后,进行卸料,完成全部精冲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刹车片钢背的精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精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钢背的面积及厚度计算出压边力、反顶力、冲裁力、凹模刃口、冲裁间隙以及凹模刃口圆角半径的工艺参数的取值范围,并根据工艺参数制定精冲模具;(2)将板材放入由凸模、凹模以及弹性卸料装置组成的模具中;(3)使凹模处于锁定状态,控制凸模和弹性卸料装置下行,弹性卸料装置首先接触板材并压住板材提供压边力;(4)当弹性卸料装置达到极限位置时,凸模将部分板材压入凹模的型腔中得到冲裁件,冲裁件与凹模之间的巨大摩擦力提供反顶力;(5)控制凸模和弹性卸料装置上行,弹性卸料装置由压缩状态逐渐转为拉伸状态后,进行卸料,完成全部精冲过程。2.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刹车片钢背的精冲模具,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刹车片钢背的精冲方法,该精冲模具包括模柄(I)、上模座(2)、上垫板(3)、凸模(4)、凹模(5 )以及下模座(6 ),所述模柄(I)设于所述上模座(2 )上,所述上模座(2 )、所述上垫板(3)以及所述凸模(4)依次相连接,所述凹模(5)设于所述下模座(6)上,所述上模座(2)、所述下模座(6)通过导柱(7)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盘式制动刹车片钢背的精冲模具还包括弹性卸料装置,所述上模座(2)、所述上垫板(3)以及所述弹性卸料装置依次通过螺钉(11)相连接,所述凸模(4)滑动穿设连接在所述弹性卸料装置内,所述凸模(4)、所述弹性卸料装置均位于所述凹模(5)的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盘式制动刹车片钢背的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卸料装置包括固定板(8)、卸料板(9)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8)与所述卸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翌辉,赖志强,朱春东,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莱利模具有限公司,珠海华美汽车制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