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党远林专利>正文

可调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4182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用于车辆的一种可调悬挂装置,包括:致动器、减震装置、驱动装置、用于安装车轮组件的车轮支承装置、枢转安装于车体的枢轴、用于连接所述车轮支承装置至所述枢轴的悬臂,其中,所述致动器与所述枢轴连接再经由所述减震装置连接至车体,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啮合部件与所述枢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啮合部件运动,带动枢轴转动,进而通过所述悬臂带动所述车轮支承装置相对于车体运动,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悬臂和所述致动器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悬挂装置
本技术通常涉及交通车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车辆的可调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液压、气囊或电磁等常规致动器的可调悬挂装置,具有许多优点,但也 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如响应速度、成本以及集成度等问题,都影响着可调悬挂的 普及,尤其是采用常规致动器的可调悬挂装置,被操作以允许车轮相对于所述可调悬挂装 置运动,会向所述减震装置施加载荷,而影响减震装置的刚度,为了规避该问题,使得可调 悬挂装置,结构设计的比较复杂,需要繁杂的支持装置和控制机构配合,不仅需要较高工 艺,还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进行布置,且减震装置的通用性较差,既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 悬挂的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可调悬挂装置,使可调 悬挂装置的致动机构和减震机构相对独立,既可以方便操作车轮相对于车体运动还可以避 免向减震装置施加影响,以便于更好的平衡车辆的运行稳定性与舒适性的关系。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悬挂装置,包括致动器、减震装置、驱动装置、用于安 装车轮组件的车轮支承装置、枢转安装于车体的枢轴、用于连接所述车轮支承装置至所述 枢轴的悬臂,其中,所述致动器与所述枢轴连接再经由所述减震装置连接至车体,所述驱动 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啮合部件与所述枢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啮合部件 运动,带动枢轴转动,进而通过所述悬臂带动所述车轮支承装置相对于车体运动,所述驱动 装置停止驱动,所述悬臂和所述致动器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优选地,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啮合部件包括相互啮合的蜗杆和蜗轮,其中所述蜗 杆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枢轴连接。优选地,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啮合部件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和齿轮,其中所述齿 条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枢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悬挂装置还包括悬挂联动装置,其中,车轮支承装置经由悬 挂联动装置连接至车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把致动器与所述枢轴连接再经由所述减震装置连接至车体,所述驱动 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啮合部件与所述枢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啮合部件 运动,带动枢轴转动,进而通过所述悬臂带动所述车轮支承装置相对于车体运动,所述驱动 装置停止驱动,所述悬臂和所述致动器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这样的结构,使得致动器的结 构更加简单,控制更加方便,既便于维护,还大幅的降低了可调悬挂装置的成本,且使致动 器和减震装置相对独立,不仅提高了减震装置的通用性,更使得可调悬挂装置无论是调节车轮运动还是调节减震装置自身的刚性,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更容易平衡。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连接车轮支承装置的悬臂与枢转安装于车体的枢轴连接,该枢轴与所述致动器连接,该致动器又经由所述减震装置连接至车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啮合部件包括蜗杆和蜗轮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啮合部件包括齿条和齿轮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轮支承装置经由悬挂联动装置连接至车体,所述车轮支承装置经由所述悬臂连至所述枢轴,该枢轴与所述致动器连接,该致动器又经由所述减震装置连接至车体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其目的是能更好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但是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权力要求范围内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也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悬挂装置,包括致动器213、减震装置214、驱动装置211、用于安装车轮组件的车轮支承装置、枢转安装于车体的枢轴28、用于连接所述车轮支承装置至所述枢轴的悬臂212,其中,所述致动器213与所述枢轴28连接再经由所述减震装置214连接至车体,所述驱动装置211通过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啮合部件与所述枢轴28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11驱动所述啮合部件运动,带动枢轴28转动,进而通过所述悬臂212带动所述车轮支承装置相对于车体运动,所述驱动装置211停止驱动,所述悬臂212和所述致动器213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以上述方案为基础,在实际安装应用时,实施方式如下所述。优选地,如图1所示,用于连接车轮支承装置的悬臂212刚性连接在枢轴28上,该枢轴28枢转安装在车体上,致动器213与所述枢轴28连接,且致动器213再通过减震装置214连接至车体,其中,致动器213设置有连接在驱动装置211和枢轴28之间的啮合部件,以使得驱动装置211驱动时带动枢轴28转动,当驱动装置211停止驱动时,将枢轴28的转动锁止,进而将悬臂212和致动器213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锁定〕。优选地,如图2所示,设置于致动器213的啮合部件包括相互啮合的蜗杆210和蜗轮29,其中,蜗杆210与驱动装置211连接,蜗轮29与枢轴28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蜗杆210枢转设置在致动器213上,驱动装置211可以设置在车体上,且通过可以伸缩的传动轴与蜗杆210连接,驱动装置211也可以直接固定在致动器213上,蜗杆210直接与驱动装置211连接。该方案中,可调悬挂装置如下方式工作。当驱动装置211未启动,且蜗杆210不运动,并同时将蜗轮29以及枢轴28锁住,进而将悬臂212相对于致动器213的位置固定住,此时,车轮支承装置相对于车体只能通过克服减震装置214的弹性才可以运动。当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命令可调悬挂装置动作时,驱动装置211开始工作,蜗杆210在驱动装置211的驱动下转动以带动蜗轮29以及枢轴28转动,进而枢轴28又带动悬臂212以及车轮支承装置相对于致动器213开始运动,使得车轮支承装置相对车体运动。该方案中,驱动装置211可以采用其它任何适当的驱动装置,优选地为伺服电机,以便于精确的控制蜗杆210的转动。优选地,如图3所示,设置于致动器213的啮合部件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210A和齿轮29A,其中,齿条2IOA与驱动装置211连接,齿轮29A与枢轴28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齿条210A可往复运动的设置在致动器213上,该方案中,驱动装置211,优选地实施为液压油缸,该液压油缸设置在致动器213上,且液压油缸的活塞与齿条210A连接,液压油缸通过管路与设置在车体的液压油泵连通并通过液压油传动。该方案中,可调悬挂装置的如下方式工作。当液压油缸未启动,齿条210A被液压油缸锁止不能运动,并同时将齿轮29A以及枢轴28锁住,进而将悬臂212相对于致动器213的位置固定住,此时,车轮支承装置只能通过克服减震装置214的弹性才可以相对于车体运动。当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命令可调悬挂装置动作时,通过液压油泵控制液压油缸的活塞运动,齿条210A在液压油缸活塞的带动下往复运动以通过齿轮29A带动枢轴28转动,进而枢轴28又带动悬臂212以及车轮支承装置相对于致动器213开始运动,即车轮支承装置相对车体运动。进一步地,以适应可调悬挂装置不同形式的安装需求,以上述方案为基础,如图4所示,可调悬挂装置还包括悬挂联动装置212A,车轮支承装置上部经由悬挂联动装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悬挂装置,包括:致动器;减震装置;驱动装置;车轮支承装置;枢转安装于车体的枢轴;用于连接所述车轮支承装置至所述枢轴的悬臂;所述的可调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与所述枢轴连接再经由所述减震装置连接至车体,其中,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啮合部件与所述枢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啮合部件运动,带动枢轴转动,进而通过所述悬臂带动所述车轮支承装置相对于车体运动,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悬臂和所述致动器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4.16 CN 201210127161.81.一种可调悬挂装置,包括 致动器; 减震装置; 驱动装置; 车轮支承装置; 枢转安装于车体的枢轴; 用于连接所述车轮支承装置至所述枢轴的悬臂; 所述的可调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与所述枢轴连接再经由所述减震装置连接至车体,其中,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啮合部件与所述枢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啮合部件运动,带动枢轴转动,进而通过所述悬臂带动所述车轮支承装置相对于车体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远林
申请(专利权)人:党远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